行万里路 | “荡舟英伦”五:低调的校园 开放的课堂 | 诗画采风


图片/来自“诗画绍国”

罗杰·阿斯克姆小学作为伦敦三环附近的一所普通社区学校,保存了原汁原味的英伦平民学校的风格。

建筑是老建筑,有一百多年的时间,外墙不粉刷,呈现出砖体本身经过岁月洗礼的颜色,古朴而凝重。

学校大门的门楣是维多利亚时期的建筑,是典型的巴洛克风格,一层的尖顶房屋丝毫没有半点张扬的气势,就那样谦逊稳重的立于蓝天白云之下。

屋顶仍然保留着一根根绿色的烟囱,那是一百多年前为了取暖而使用的,如今早已不用,但人们不会去拆除它们,给房子平添了一抹景致。

这些低矮的三角形房屋互相连接起来,构成了学校的教学区,一些高大的树木穿梭在房屋之中,让房屋好像是树木的影子一样。

在蓝天的碧影下,在静立的树丛里,古色古香的校园,让人多了一份宁静和遐想。

在大不列颠群岛上,这个民族经过海风的吹拂,沉淀下来的田园风格,浸透着淡淡的贵族气质,哪怕这样一所平民学校,都给我这样的感觉。

图片/来自“诗画绍国”

伦敦的学校没有高楼,更没有气派的大门。走进罗杰·阿斯克姆小学门口,你会发现一个十分不起眼的牌子,上面写着学校的名称和校长的姓名以及联系电话,那便是学校大门。

走进大门,没有保安,设玄关,玄关处安放电子签到系统,摆放沙发,电视,学校宣传视频,就便是一个家长接待区。

校园里一律是一层的建筑,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都在一楼学习。

校园里的操场没有塑胶,没有环形跑道,没有高大的篮球架,有的是一大片绿色的草坪,有的是活动的运动器械,有的是柔软的特质地面,一切都不是那么高大上,一切都很低调。

一架从操场上空掠过的飞机的影子投射到操场草坪的中央,好像一只黑色的小狗在那里玩耍。

图片/来自“诗画绍国”

伦敦三环附近的这座小镇原来居民不多,现在,随着居住在伦敦市中心的人们生活成本的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从市中心迁移至郊外的这座小镇定居。

随着定居的人越来越多,这里的学校就发展得越来越好。

英国国家规定,适龄儿童从5岁开始接受义务教育,第一年幼儿教育(相当于小学预科)读半天书,从6岁开始,进入小学阶段,一天的学习从上午9点到下午3点,上午有一个15分钟的休息,其它没有下课时间,全在教室里活动。

一般早上的课是英语和数学,下午是科学、地理、艺术、信息技术、宗教教育、主题学习等。

学校里是多国家、多民族、多信仰混杂的大家庭,孩子们来自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装束、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母语,但学校一律用英语进行教学,国家慷慨地接纳不同民族、不同国籍的孩子,在学校里接受免费的义务教育。

图片/来自“诗画绍国”

走进课堂,教室并不大,由于孩子少,最多一个班20个人,有的更少,所以教室里的格局就可以做到家庭化、人性化。

教室里分成几个功能区,电视屏幕下是一席空地,孩子们多半是围坐在地上,听老师集中授课。

小组活动的时候,他们再起身回到各自的小组里,课桌、学具、书籍,都是学校统一提供,不需要每天背着书包带来。

我看见这样一幅景象,老师正在给孩子们上用直尺量物体的数学课,全班被分成了几个小组,其中有三个小组在听老师的集中授课,还有两个小组则在助教的指导下在旁边画版画,做泥塑。

因为这些孩子关于用直尺量物体的课已经学过了,此刻他们全然在关注自己的版画和泥塑了。

这边的数学课,老师集中讲授后,就让孩子们回到各自的小组里,拿着手中的活动纸,一件件的用尺去量东西,学具全在桌上摆放,老师一个个地去指导。

教室里看似没有规则,熙熙攘攘,这边在讨论,那边在画画;这边在指导,那边有孩子自动开门去上厕所,你举目一看,没有看见老师,原来她坐在地上正给一个孩子做个别指导。

这样的课堂,是英国课堂的常态,是英国课堂的自然流露。

这看似熙攘的空间,背后却有着惊人的规则:孩子们很少有闲聊除本节课以外的话题,都在动手操作;孩子们很少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的,都在干自己的事;孩子们很少因为困难而不知所措的,因为老师随时在他的身边。

小组学习也不需要太多的规则,一切都是那么真实,都是那么天然,他们天天都是这样渡过的。

那边画版画和做泥塑的孩子,作品完成后就马上由老师布展在教室的墙壁上,孩子们的所有作品都在教室的空间里展出,教室上方被横线竖线缠绕着,上面挂满了孩子们的作品。

图片/来自“诗画绍国”

课间15分钟,操场上聚集了很多孩子,不同肤色的孩子在追逐、嬉笑、闲谈。

没有大声喧哗的,没有在地上打滚的,没有推推嚷嚷的。在孩子们的嬉戏中,总有几个老师穿行其中,跟孩子们一起玩耍,一起交谈。

偶尔,你会发现一个中国面庞的孩子,你走上前跟他们轻轻交谈,然后你会很失望地发现,他们根本听不懂中国话,他们睁着大大的眼睛告诉你,我是中国人,但我只会说英语。

我迎着初冬的风,静静地站在操场上,看这一地的孩子,突然有一种悲悯的情怀充斥胸腔。

这时,有一个中国面孔的小姑娘独自一个人在操场的边缘走,我走过去,蹲下来,轻轻地拉起她的小手,她突然十分愿意地伸出她的小手,在我的手掌里,她的小手在摩挲中变热。

我知道她听不懂中国话,我只是用眼光看着她,她也静静地看着我,我的眼角有泪水在涌动,不知道为什么,因为在这么遥远的异国他乡,和这个小女孩的一次相遇。

上课了,她跑了,她知道她是中国人吗?我不知道,她和她的父母在英国过得怎样。

图片/来自“诗画绍国”

静静的校园,

在夕阳的柔波里,

结束了她一天的旅程,

操场清爽的风,

拐角婆娑的树,

还有那睁着大眼睛静静看着我的中国小女孩……


 “荡舟英伦”精彩回顾  

“荡舟英伦”四 | 三个关键词看英伦教育体制

“荡舟英伦”三 | 英伦教育的历史溯源

“荡舟英伦”二 |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育融合

“荡舟英伦”一 | 伦敦 伦敦

(0)

相关推荐

  • 【原创】难道这就是代沟吗?

    早上五点闹铃响了,马上起床,穿好衣服,就准备叫女儿起床.一想不对,现在已经是冬令时了,到校时间也变了.前几天夏令时,五点四十到校,所以五点十分前必须叫醒她.现在换成了冬令时,六点到校,她还可以多睡一会 ...

  • 安庆、望江之行的心得

    安庆.望江之行的心得 在为期两天的研学旅行外出学习中,我为此感到很庆幸,能参与到这一系类的学习以及参观活动,最大的感受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受益匪浅. 作为一名普通的新入职的新人来说,更是不枉此行,在此 ...

  • 教育,请慢慢走 ......(1)

    做老师23年了,最怕的就是写教育的话题,因为敬畏,因为资历尚浅,也因为不想做皇帝身边那个孩子.这几日,看了一些"教育故事",也有机会去学校转了几圈,我终于忍不住还是想客观冷静地叙述 ...

  • 课间10分钟,孩子们为什么不爱出去玩了?

    下课铃响了,小明第一个冲出了教室. 身后,是一大群孩子嬉笑着来到了操场上. 同学们自发的三三两两地围成了一堆. 踢毽子.跳绳.打乒乓球.扔沙包. 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响彻天空. -- 望着操场上星星点点的 ...

  • 课间、午休不许出教室,怕什么?

    课间和午休,除了上厕所不许出教室是不少中小学校的规定.究其原因,是一个"怕"字. 首先是怕孩子出事.走廊里.楼梯间.操场上,孩子们难免奔跑打闹,万一磕了碰了咋办?进而是怕家长&qu ...

  • 故乡记忆(之十三)——夭亡的母校绍兴一初(1)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一诗是著名诗人臧克家在1949年11月1日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1949年10月19日) ...

  • 大东北那些土生土长的“成语故事”之七十八

    那些土生土长的大东北"成语故事" 之 费劲巴拉 在大东北地区,过去的贫苦日子里,老百姓根据生活中的经历,造出了许多土生土长的四个字的土话,即咱们所谓的乡村"成语" ...

  • 潘文进:孩子的课间十分钟都去哪儿了

    文/潘文进 从教二十余载,不知从何时起,孩子们所期待的课间十分钟里,变得越来越"文明"了,孩子们除非去上厕所,否则是不出教学楼的,更别说在教室外的操场上高声说笑,嬉戏打闹了. 回想 ...

  • 『荡舟英伦』十:当教育遇到量身定制 | 诗画采风

    英伦的河流是颇有风致的. 那些河流往往隐匿于平坦的大草原里,汽车在一望无垠的绿地里开,两旁是一排一排的枫树,油画般的色泽被大自然调节得恰到好处.在那些成排的枫树地下往往隐藏着碧蓝碧蓝的河流,河道不宽, ...

  • 『荡舟英伦』十三:课堂亦课间 课间亦课堂 | 诗画采风

    □ 肖绍国 在海鸥的清脆中,在晨曦的沐浴里,在城堡的魅影下,在钟声的萦绕畔,我要离开爱丁堡,离开这座充满浪漫传奇的城堡,离开这绮丽的北海之滨了.此生与爱丁堡一约,我想,必定是为了心灵牧场的一次奔跑与呐 ...

  • 富春三小 楼书舟 ||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西安文化之旅》

    No.6 少年文学院2019暑假西安研学习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西安文化之旅 富春三小  六(1)班 楼书舟 每个城市都有它的特色,可能是令人向往的自然风光,也可能是历史悠久的人文历史,而西安这 ...

  • 『荡舟英伦』十五:为信仰而教 | 诗画采风

    文 I 肖绍国 伦敦降温了. 纯英伦的冬日况味. 气温降至零下,异国的街道给人一种镜子般的明亮感觉.远远的,从马路对面开来的一辆辆汽车,由于空气的洁净,在阳光的反射下,车影全部被投射到马路一侧高大的玻 ...

  • 《地理五诀》大厚册 学风水或许就意味着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吧

    ·全书共有八卷︰卷一 为五行基础和罗盘初步篇,五行歌诀罗盘学法:卷二 论龙脉生旺死绝形象,论龙生旺龙绝形象:卷三 论穴之阴阳富贵贫贱,穴分阴阳富贵贫贱:卷四 论砂形贵贱得位失位,砂形贵贱得位失位卷五 ...

  •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如何学透人情世故

    宁夏布商何生,容貌俊美,家财万贯,为人十分豪爽,但是,就是不喜欢留恋烟花之地.他喜欢养母猪,把十几头母猪养得极肥,洗得十分干净整洁,然后关起门来行事.猪见到他也十分亲热.布商以为别人不知道,不料被仆人 ...

  • 行万里路,不如回到内心深处

    /  Don't forget music  / 夏影 麻枝准 - AIR Original SoundTrack 有人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可诗意一定要去远方 ...

  • 行走天下 ▏人文武汉豫冀鲁皖八日游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人文武汉志愿者团队的跨地域交流寻访活动,多年来一直在卓有成效的进行着.然而2020年一场疫情使本应在春节后成行的人文寻访交流活动推迟到了国庆.也是因为疫情,本是一次城市之间的文保交流,改成了途经四省十 ...

  • 行万里路,阅人无数,然后暴富!

    今天我们终于登陆火星了,而早晨才吃完北京的早餐,如今又躲在上海的电影院里码字,科技的日新月异有时候真的梦幻啊,所以转发了今天刷屏的 火星,我们来了! 后朋友圈附上的转发语是这样的: 所以你看人类文明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