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读抄之 20
这是大女青2020年第4(总 380)篇原创
分割线
① 梁漱溟 《出世入世 梁漱溟随笔》
>>做事则要集中精力去做,一面须从容安详,一面还要挺然。挺然是有精神,站立得起。安详则随时可以吸收新的材料,因为在安详悠闲时,心境才会宽舒;心境宽舒,才可以吸收外面材料而运用融会贯通。否则读书愈多愈无用
>>照我说:人生没有什么意义可指,如其寻问,就是在人生生活上而有其意义;人生没有什么价值可评,如其寻问,那么不论何人当下都已圆足无缺无欠(不待什么事业、功德、学问、名誉,或什么好的成就,而后才有价值)。人生没有什么责任可负,如其寻问,那么只有当下自己所责之于自己
>>不可战胜的是谁?是生命。被战胜的是什么?是物质。
一切看你有没有决心与毅力。——此即证明你有自由,没有限制你的东西。
② 费尔南多佩索阿《自决之书》
>>我不相信人类具有一点点自由,相比别人的内心变化,我不会因为自己内心中的变化而吃惊——我自己与别人都是彻彻底底的陌生人。
③ [法] 亨利柏格森《生命的意义》
>>我们的心灵生活是整体流动的,而各个心灵事件就是在这种整体流动中产生的。我们所处的每一个活动地带既包含了各个事件,又包含了我们的感觉、想法和意志,而那个被我们意识到的事件就是这个活动地带中被照亮的点。由此可见,我们的各个心灵状态或事件是前后联结、彼此交融的,它们共同组成了生命的河流。
>>若我们能发现并利用事物的优点,那么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会显得格外轻松;但如果只能发现事物的缺点,我们也不必气馁,因为事物的缺点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在特定情况下利用它们,有时缺点也可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一个生命只有在进行创造时,意识才会显露出来。如果生命处于一种自由的状态,那么意识就会沉睡下去;而当生命作出选择时,意识才会苏醒过来。
④ [美] 爱德华威尔逊 《大自然的猎人》
>>在关键时刻获取丰富的实践经验,而非系统知识,才是造就博物学家的重要因素。所以说,最好能先当个野人,什么学名、解剖学知识,都不知道也不要紧,最好能先花上大量时间去随意探索和做梦。
>>大师对于入门弟子的指示:勇气、苦干、决心、忍耐痛苦,最后成功的甜美果实(发现新物种)将等待着心志坚忍者。
⑤ [日] 松尾芭蕉《但愿呼我的名为旅人》
>>
愿以滴答如露坠
岩间清水,
洗净浮世千万尘
>>
但愿呼我的名为
“旅人”——
初冬第一场阵雨
>>
初冬第一场阵雨:
让我们
只今天感觉老吧
⑥ 蔡澜《随心随意去生活》
>>
我们一生下来就哭,
人生忧患识字始,
长大后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只有玩,
才能得到心理平衡。
>>今天是一个好日子,明天也是一个好日子。一起身就那么想好了。”
“一旦有什么不愉快的事发生了,就说:咦,弄错了吧?”
>>岳华和我两人,在日本千叶的小旅馆,半夜找东西下酒,无处觅寻,只剩一条咸萝卜干,要切开又没有刀子,唯有用啤酒瓶盖锯开来吃,亦为毕生难忘的事。
⑦ 蒂姆哈弗德《混乱:如何成为失控时代的掌控者》
>>如果团队成员都站在同一角度思考问题,那么所有人都会被困在同一个地方。”佩奇说。相反,如果成员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式和知识结构,当一个成员陷入死胡同时,其他成员便能伸出援手。术业有专攻,“一个成员在专业范围内展开工作的时候,其他成员可以站在不同视角、利用不同领域的知识帮助他做得更好”。
⑧ 亚瑟乔拉米卡利《共情力》
>>母亲之所以成为一名很棒的倾听者,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她知道不用事事都刨根问底,有时一知半解就已足够,她也不会试图给每个问题都找到一个答案或一种所谓的解决办法。
>>负面预测和投射心理这两种扭曲的认知被纠正、重塑,让过去的就永远停留在过去。负面预测是指夸大某个行为会带来某种负面结果的可能性。投射心理是指我们想象那些自己不想要的态度、想法或情绪会体现在别人身上。
>>我们发现有八种认知偏差会严重影响我们与他人的关系:
√指责他人
√读心术
√负性偏差回忆
√投射
√微秒级反应
√个人化
√假设相似性
>>当我们试图用我们内在的个性去换取别人的接纳、认同和爱的时候,我们自己的灵魂便会迷失。
为了生活得平和、冷静,你一定要采用一种探索的心态去了解自己。如果你真的不知道关于自我的真相,你将无法找到可持续的爱;你将无法在不承受巨大压力的情况下获得成功。当我们不能放松做自己时,便制造了一种自我的压力。某种程度上,我们都渴望向这个世界表现出真实的自己,同时也渴望我们独一无二的自我能够被人接受和认同。我们为什么会感觉害怕放手,也害怕真实地表现自己呢?这往往是因为我们担心如果别人发现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样子,就会拒绝、否定我们,或者至少在一段关系里,我们不能被看作一个令人满意的搭档。
⑨ 南怀瑾《老子他说》
>>所谓“处无为之事”,是说为而无为的原则,一切作为,应如行云流水,义所当为,理所应为,作应当作的事。作过了,如雁过长空,风来竹面,不着丝毫痕迹,不有纤芥在胸中。
所谓“行不言之教”,是说万事以言教不如身教,光说不作,或作而后说,往往都是徒费唇舌而已。因此,如推崇道家,善学老子之教的司马子长(迁),在他的自序中,引用孔子之意说:“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都是同一道理。
>>天赋人生,已够充实。能够将生命原有的真实性,善加利用,因应现实的世间,就能优游余裕而知足常乐了。
>>佛家也不敢说佛是全能的,实际上佛有三不能,第一佛不能转“定业”,就是“天之所恶,孰知其故”的道理。第二不能度无缘之人。第三不能度尽众生,这是佛的三不能。佛一切皆能,但仍有三不能。
>>只有人自己的心念,所谓“惟人自召”,是你自己召的。所以我们人生一切的遭遇,严格地反省下来,痛苦、幸福、烦恼等等,都是自己召来的。天道就是这样一个东西。
>>要活就要软 想死就强硬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婴儿的骨头很软,年纪越老,骨头越硬,什么都硬,死的时候最硬。所以有些人说,什么都不怕,我这个骨头很硬;真到骨头很硬的时候,就是快要死了。人越年轻身体越轻软柔弱。
“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这是讲物理的现象,柔软是生命充沛的时候,植物与其他生物的骨骼一样,死的时候变硬。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强调用“柔”,也就是用“和平”。
⑩《正见》宗萨钦哲仁波切
>>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一切事物都会改变。一切万有,没有一样是以独立、恒常、纯粹的状态存在。你手上的书不是,原子不是,甚至神祇也不是。因此,任何存在于人心可达之处的事物,即使只是想象的,譬如一个四臂人,都需要依赖于其他的东西存在。
>>这个世间存在着无以计数的各种情绪。每一刹那,无数的情绪因为我们的误判、偏见和无明而产生。
⑪ 三毛《万水千山走遍》
>>我笑看着这个名为助理的人,这长长的旅程,他耐得住几天?人生又有多少场华丽在等着?不多的,不多的,即使旅行,也大半平凡岁月罢了。
⑫ 金庸《笑傲江湖》
>>风清扬道:“活学活使,只是第一步。要做到出手无招,那才真是踏入了高手的境界。你说'各招浑成连绵,敌人便没法可破’,这句话还只说对了一小半。不是'浑成’,而是根本无招。你的剑招使得再浑成,只要有迹可寻,敌人便有隙可乘。但如你根本并无招式,敌人如何来破你的招式?”
⑬ 庆山《夏摩山谷》
>>不管走到哪里,她知道所见的都是众生平淡而坎坷的生涯。一些人平顺,未曾被大风大浪席卷,不过是普通人和普通人,维持普通感情,过完普通的一生。那些不断被冲击被摧毁着的人,他们埋藏着自己所遭受的命运。很多人的故事未尝不是惊心动魄的戏剧,只是习惯守口如瓶。
>>具备般若的认识,才会有真正的慈悲升起。此时才会有新生。你爱身边的众人,希望他们快乐,不增加他们的痛苦。没有憎恶,也不忧虑。时刻检查自己的动机,觉知身口意并把它们的清净供养给法界。有利他的发心。这是破除自我执着的象征。
>>我在禅定入深的时候,常会全身涌起感动,仿佛来自内心深处的眼泪情不自禁不断涌出,但并不是哀伤,而是很难以言语解释的一种柔软与怜悯。即便是围绕古塔巡礼,或者进去某个神圣的修行山洞或圣人闭关处,这种眼泪也常涌出。以前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后来阅读一本关于印第安巫师的书,看到对悲伤的重新注解,书里说,悲伤并不属于个人感觉,那是一波来自宇宙深处的能量。悲伤属于无限。读到这句话我才释然。
>>如果决定修行,要接受自己成为一个叛逆的人。因为生活会逆着大部分人的价值观而行,也会逆人性的沉堕重力而行。大部分人在做的事情,不去做。跟他们相反地去做。当他们急需在人群中获得承认,得到世俗的成就,你要甘心自我完善。修行人是叛逆的,被遗弃的。
>>当人越是博学多闻,通晓法意,会成为看起来越发普通的人,谦虚,温和,朴素无华。他不会骄傲自大,孤芳自赏。习得禅定的人能够管理好情绪与妄念,一切显示清朗无物,因此能够与众生和谐而圆满地相处,不会无端恼怒或心生恨意。只有在自心达成和谐而圆满的时候,才能做到。
万事万物皆显现,但没有坚固的参照点或攀执。练习接纳事物的本貌,记得正知正见以及禅修的意义。不论你做什么,应当以无念作为封印,将累积福德的行为作回向。没有任何应舍弃或成就的事情,这是可以随时回归的中心。
⑭ 加缪 《鼠疫》
>>男人和女人,要么在所谓的做爱的行为中,快速地相互餍足,要么在婚约中长相厮守。这两种极端之间,往往找不到折中。这也算不上独特。在奥兰如同在别处一样,大家都没有时间,缺少思考,不得不相爱而又浑然不觉。
>>这就是为什么,上帝等你们不来,实在厌倦了,就让灾难来光顾你们,正如有史以来,灾难光顾了所有罪恶深重的城市那样。现在你们懂得了什么是罪孽,正如古代该隐及其儿子们、大洪水之前的人们、所多玛和蛾摩拉两城的居民、法老和约伯,以及所有受到天谴的人,无不懂得了什么是罪孽
>>毫无疑问,一场战争肯定是愚蠢到家了,但是愚蠢并不妨碍战争会持续很久。人若是不总为个人着想,那么就会发觉,原来愚蠢是常态。在这方面,我们的同胞又跟所有人一样,他们考虑自身,换言之,他们是人本主义者:他们不相信灾祸。灾祸无法同人较量,于是就认为,灾祸不是真实的,而是一场噩梦,总会过去的。然而,并不是总能过去,噩梦接连不断,倒是人过世了,首先就是那些人本主义者,只因他们没有采取防范措施。我们的同胞,论罪过也并不比别人大,只不过他们忘记了应当谦虚,还以为自己无所不能,这就意味着灾难不可能发生。他们继续经营,准备旅行,发表议论。他们怎么能想到鼠疫要毁掉他们的前程,打消他们的出行和辩论呢?他们自以为自主自由,殊不知,只要还有灾难,就永远不可能自主自由。
⑮ 萧红《我的野心是做一个自由的人》
>>自由从来不容易,不是一个姿态,一个手势,自由是永恒的克服重力,挣扎向上飞行。
⑯ [哥伦比亚] 艾玛雷耶斯《我在秘密生长》
>>关上身后粗重的大门,我闻到了一股不同于修道院的气息,冷冽的风让我为自己从门后走了出来而感到震惊,然而一切为时已晚。街道很长,平缓的上坡,尽头处能看到教堂尖塔的一角。迈步走进外面的世界之前,我发觉自己很久之前就不再是小女孩了。街上空无一人,只有两只瘦狗,一只跟在另外一只屁股后面闻着。
分割线
打开这篇文章的你:
此刻好;
见字如面。
不写字的时候,皆因状若困兽,不得安。
好在有阅读,甚而多出神静时读书倍数的投入进去,像是自救。
渐愈。
节前疫情突然爆发,封字当头,人性之恶善之芜杂纷纷涌涌,你方唱罢我登场,没个休,酒或愤慨或掬泪都非出口。
遂翻出少年时挚爱的红楼、三毛、金庸等等重读,意外得开怀。
桌上一盘小卤一听乌苏,手边旧书解封,读得意趣阑珊,痴笑傻想,仿佛那个当年混忘世间一切,沉入书中手舞足蹈不知今夕何夕的少年又回转了来。
管他什么不可坠入习惯喜好,勿落矫情文艺伤春悲秋,当将此些荼蘼过你的毒书置之千里之外,扩大猎取范围,广收百科知识这些多年以来的自我教诲?
姑娘我头都敢剃,这纷慌慌的疫情时刻,禁足在家,只要不犯人伤己,再更有逾矩犯规,又当如何?不过几本旧书,背了莫须有的罪名,被尘封这许多年?
你们可晓得,在敲出三毛、金庸这几个字的时候,我心里是有着多么心疼心悸又心动的亲爱亲切和亲近啊!
真特么像初恋,和楚爹一般样儿
感谢你在,你看。
安了您内
此致
Yours
桃子
Shining monment 20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