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祭侄文稿》及《争座位帖》笔法与历史的渊源

颜真卿《祭侄文稿》及《争座位帖》笔法与历史的渊源

愙斋书法2020-05-07 12:28:00

真正代表的颜真卿是《祭侄文稿》及《争座位帖》,而并不是其正书。

推荐这两个帖,原因有三:

一是这两帖是训练书法线条中段能力的经典版本;

二是其结字宽博大气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能开阔人的胸怀;

三是其笔法向上可以接魏晋向下可以启宋元乃至明清。

祭侄稿1

祭侄稿2

《祭侄稿》局部

两帖笔法说明:颜氏行书宜选择中锋羊毫,写出的笔画饱满而厚重,不宜用灵巧的狼毫笔。如果用当前美院所流行的写二王法来写颜氏,则不得法。其起笔多藏锋,但也有直接露锋提笔而行的,随机性较大。笔用中锋,转折的处理也是中锋来完成,笔不用多锋面转换,只要保持最基本锋面即可。颜真卿笔法来自张旭,因而对张旭《古诗四帖》的关注分析乃至临摹,都是更好理解颜真卿行书的方式方法。怀素书学颜真卿,其《自叙帖》《小草千字文》也是理解颜鲁公的重要途径,可前后结合起来研究,基本可以弄明白这一路中锋的内涵。中锋入手也可从吴昌硕的临《石鼓文》来完成。

《争座位帖》1

《争座位帖》2

两帖先后安排:《争座位帖》是刻本,其优势是章法结字更成熟经典,但用笔不如直接从墨迹中获得更直接。所以,入手宜从《祭侄稿》。之后结合《争座位帖》进行学习。

张旭《古诗四帖》

怀素《自叙帖》

黄庭坚草书

两帖与草书关系:就大草而言,张芝的书法刻帖多是后人伪造的,那么,张旭、怀素、黄庭坚、王铎等草书主要构成部分都是中锋,或说大草中锋的真正有迹可寻的传承者是张旭,其后就是颜真卿。这一体系成了宋元之后书法栋梁,小草、小稿书已不成为主流。而碑刻入书,清人采用的是将碑用中锋提炼出其元素来应用到书法中,并丰富了中锋的内涵。

于右任草书

与两帖相关的书帖:张旭草书《古诗四帖》,怀素草书《自叙帖》《小草千字文》,何绍基行书,于右任草书,吴昌硕临《石鼓文》。这几本书帖,要做为学习颜鲁公行书的参考资料,通过这些资料会更容易的理解颜氏的两个字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