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评论:省委书记发出“灵魂之问”,引发热议,倒逼整改。

海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在6月15日上午召开的全省“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动员部署会上,向全省干部发出“灵魂之问”,立即引发舆论广泛热议。
一向具有媒体监督敏锐触角的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新闻直播节目《今日新闻汇》,昨晚推出“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特别策划专题节目,对此进行专题评论,节目引发广泛关注。
本期节目由帅哥主持人张鹤主持,
邀请特约评论员海洋教授对此作出专题评论。
主持人:
海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在6月15日上午召开的全省“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动员部署会上刚向全省干部发出“灵魂之问”,为何就立即引发舆论热议?
评论员:
首先,主流媒体即时关注报道。
沈书记的“灵魂之问”刚一发出,人民日报客户端、央广网和海南省委自由贸易港工作委员会官方公众号等对舆论影响举足轻重的权威主流媒体,都在第一时间以《海南省委书记向全省干部发出“灵魂之问”》的标题发出即时报道。一时间,立即引发搜狐、新京报、新浪、中华网、腾讯、网易、天涯社区等其他主流媒体的纷纷转载,并同时引发自媒体的广泛热议。
其次,在如此重要的会议上,作为省委书记,以“清醒判断”问题倒逼,对“全省各地各级干部”发出的一连串“灵魂之问”,“毫不客气又毫无留情”的行事风格,让人初而惊讶,再而点赞,继而反思。
再则,“为什么没能有产业项目落地?”、“为什么设立了专项资金市县却很少申报?”,“有的市县新官不理旧账,为什么以前对投资商说可以,现在又说不可以?”,“一直喊着海南菜价贵,为此省委和省政府提出的大棚蔬菜基地建设计划,结果面积不增反减,地方领取的相关补贴却一直不少”等犀利之问,句句直指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堵点”、“难题”,说出了投资商们和广大老百姓的心声,自然要引起广泛共鸣。
主持人:
请问要如何结合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背景来正确理解省委书记的“灵魂之问”?
 
评论员:
沈书记的“灵魂之问”,大致涉及三大主要内容:即营商环境、民生问题与作风建设。
此前,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对沈晓明书记的专访。沈书记掷地有声地表示:“如果说我们海南今天的发展靠政策环境、靠生态环境,我更希望今后我们的发展能够靠营商环境”。
然后沈书记又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把营商环境作为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金饭碗’”。
营商环境包括影响市场、企业活动的社会要素、经济要素、政治要素和法律要素等各方面,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改革和对外开放众多领域的系统工程。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舆论环境等,是构成营商环境的关键性要件。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明确了阶段性目标:到2025年海南的营商环境“总体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到2035年“营商环境更加优化”。
沈书记在全省“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动员部署会上指出:“近年来,我省营商环境虽有改进,但与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实际感受尚有偏差。”
一流营商环境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目标,营商环境建设也是当下制约发展的“堵点”、“难题”。“灵魂之问”所问问题即证实这一点。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亦是建设海南自贸港的根本要求。
党的百年历史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领导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在于共产党具备领导人民战无不胜的战斗力,而这种战斗力就来源于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的作风建设。
而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成效,营商环境的优劣,关键就在党员干部队伍的战斗力以及相关联的作风整顿建设。
沈晓明书记曾在海南全省作风整顿建设年动员部署会上特别强调,作风关乎事业成败。自由贸易港建设是海南发展的巨大机遇,也是巨大挑战。打好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这手好牌,必须建设一支担当实干、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但是,海南的干部队伍中,一些作风不严不实、执行落实不力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些错误犯得很低级,但是根子是在作风上。如果再不重视作风问题,不立即进行整改,不引起警醒和重视,还谈何加快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谈何自由贸易港建设?
所以,沈书记的灵魂之问,直逼全省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问题,可谓抓住了问题的实质与关键;换言之,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问题,是海南自贸港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
因此,在全省“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中,应当按照海南省委的部署,通过“灵魂之问”来促动提高认识,深刻反思,通过“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和作风整顿建设”,来查找营商环境的“堵点”,破解营商环境的“难题”,从而达到“促发展”的目的。
主持人:
请问该如何从效果评判层面来回应沈书记的“灵魂之问”?
评论员:
既然人民日报客户端谓之“灵魂之问”,首先就必须从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和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高度来拷问灵魂。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让大家清醒地认识到,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党的性质宗旨就是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本次全省“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动员部署会主题,即为通过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和作风整顿建设,引导全省广大党员干部通过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
关于“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的效果评判,海南省委明确要求“要以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评判标准”。
这与此前沈书记强调的“营商环境好不好,政府说了不算,领导说了不算,甚至评价体系本身说了也不算,企业说了算,企业家说了算”,精神完全一致。
沈书记在本次大会上强调,要以实事求是为原则查准堵点,找到在推动经济发展、政策落地、营商环境优化、人居环境改善、民生保障、工作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堵点盲点和问题症结;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破解难题,特别是对长期没能解决的问题,要敢于转变思路、创新机制、攻坚破题。查堵点“把脉问诊”、破难题“治病用药”,目的是为了促发展“强身健体”。
关于“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的一些具体规定,例如“厅处级领导干部亲自要深入基层一线,自觉站在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角度,通过换位体验,对各项惠民惠企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感受评估,对各类堵点难点问题进行疏解排查”,“要杜绝搞形式、走过场,好大喜功、虎头蛇尾”,“对只下基层不解决问题、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评价不高的干部,要及时进行提醒、批评乃至撤换,涉及违法违纪的要严肃处理”等,特别是振聋发聩的“撤换”等硬措施,经媒体披露后,当即引发舆论广泛好评。
主持人:
请问如何看待全省“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中的媒体监督作用。
评论员:
沈晓明书记在全省“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动员部署会上要求,“要加强宣传引导,开展案例评选,用好舆论监督,推动活动有序开展、取得扎实成效”。人民日报客户端与央广网称:“为做好此次活动,海南当地媒体还将开设舆论监督栏目,并要确保天天有新闻”。可见海南省委对媒体监督作用十分重视。
新闻舆论监督,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它代表着民情民意,对社会发展有着很强的引导和制约作用。因而,就有了“不怕通报,只怕见报”之说。
1998年10月7日,朱镕基同志在中央电视台考察同《焦点访谈》节目记者编辑座谈时指出:“大部分节目以宣传成绩为主,有这么一两个节目来指出前进过程中的问题,动员全党的力量去解决它,这样做的效果比单纯宣传成绩好得多。没有这样的节目,群众的声音反映不出来,那还有什么民主?还有什么监督?并不是因为开展了批评,报道了问题,大家就垂头丧气,而是从中接受批评,改进工作,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前途,坚定了斗志。”
此前,沈晓明书记在与部分中央驻琼媒体和省内媒体的一线记者座谈时要求,推动媒体在自贸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欢迎媒体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通过及时反映情况和问题,改进政府工作,推进自贸港建设。
一向具有媒体监督敏锐触角的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新闻直播节目《今日新闻汇》,第一时间认真落实省委要求,主动在全省“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中,推出“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特别策划专题栏目,深入观察,深刻思考,深度评论,积极发挥省级主流媒体监督的正能量作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