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泽穴之神机妙用

腰痛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在临床上我也常使用尺泽、腰痛点、手三里、液门透中渚、后溪、腕骨、太冲或太溪等穴位加以治疗,效果也可以。

在这些有效的穴位中,我尤为喜爱用的一个穴位是尺泽穴。

处理一些急性的腰痛,我经常会使用运动针法,即扎上针之后,叮嘱患者活动患处,怎样活动疼就怎样动,活动的幅度可由轻到大一点点地递增,这样的疼痛经常用不了多久就能缓解甚至消失。

其实,在古代的针灸歌赋里,已经记载了尺泽穴可用来治疗腰痛,比如《针灸大成.手足腰腋》篇:“挫闪腰痛,胁肋痛,尺泽、合谷。”

一 子母补泻

尺泽穴是肺经的合穴,也是金水穴。

腰痛一症多与肾经有密切关系,肾属水,肺属金,金可生水,肺为肾之母,根据虚则补其母的原理,对于肾经虚弱的腰痛可以补其母经(肺经)的水穴。

二 全息对应

从全息的角度去考虑,我们知道,头对应手掌,颈项对应手腕,肚脐以上的躯干对应小臂,肚脐以下的躯干对应大臂,肩膀对应阴部。

其中,无论正向的全息还是反向的全息对应,肘关节都是与脐腰互为对应的关系,因此肘关节的穴位都具有治疗腰脐周围疾病的功效。

而且,平时我也经常使用尺泽穴治疗腹痛,因为肺与脾属于同名经,尺泽穴又能治疗肚脐周围的疾病,其实道理都是一样的。

三 脏腑别通

肺经与膀胱经是属于脏腑别通的关系。所以,用肺经的穴位是可以治疗膀胱经的疾病。

针刺技巧

我在临床上使用尺泽穴治疗腰痛有一些小技巧。

平时,为了提高效率,我都会针完尺泽穴之后,配上对侧的腰痛穴或后溪与腕骨穴,这样左右手的阴经与阳经的穴位都分别扎上了,能够达到一个左右阴阳的平衡,如此一来,这疗效会更加可观。

该穴主治病症众多,应用极广,取穴方法有本经、表里经、相同经(膀胱)、五行生克等,这里不作具体讲述、只要记住肺经合穴、合主气逆、对痛症治疗效力非凡。
A、治疗时间:按压5—8分钟
B、取穴要点:点压尺泽穴后向外侧大筋挤压,指下可摸到结节,以有痛、胀、麻、酸感为找准穴位。
C、已验证可治疗:
⑴整条腿外侧痛 ⑵坐骨神经痛 ⑶腹痛、痛经 ⑷肩、颈背痛 ⑸胆结石、肾结石痛、腰痛 ⑹各类扭伤(加强疗效作用) ⑺腰椎增生、胸闷、抽筋 ⑻肺经主治 ⑼点刺放血可治咽喉炎,所有上肢痛、定喘、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梗 ⑽止喘特有效方:鱼际、内关、尺泽(可根治)⑾手足干裂出血:尺泽、委中点刺出血 ⑿其他
运用尺泽穴,缘于我的一次治疗。一天,我一亲戚因受凉造成右腿疼痛,来电话问我能否治疗,因他在外地已治疗了十几天,毫无效果,到我家时其右腿疼痛行走困难,要人搀扶,他说整个腿外侧都痛,医生说是坐骨神经痛。我发现其外侧主要是胆经区域痛,根据×形平衡法,其高升点应在左臂中段,仔细寻找,只有尺泽穴压之特痛,我就压尺泽穴,并让其活动右腿,几分钟后,患者说腿不痛了,我让其走几步看看,已无大碍。第二天早晨虽不痛了,又压一次巩固疗效。可说是一次治愈。这次治疗对我来说意义非比寻常。我开始思考疾病治疗的思路问题。后来,我碰到肩颈背痛、腰痛、肾结石痛、腹痛、胃痛等痛症患者,有意的去压尺泽穴都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我发现凡痛症尺泽穴压之都痛,其他疾病有些压之也痛。在治疗中,我往往采用尺泽穴配合各部高升点或其它穴位,一次仅取两穴却收到惊人的效果。如腰痛:尺泽穴配腰腿点或全息腰,效果非常好。为什么尺泽穴会有如此效果?尺泽穴乃肺经合穴,主气逆。百病无非是气血出问题,尺泽穴在心经之侧,具活血之妙,治风先活血,可治多种气闭,例:耳鸣、耳聋。具体说来尺泽穴为金之水穴,能治本经火热病,例:扁桃腺炎、咽喉炎;金水同源。合水与肾水五行相应,又能治尿意频数;由于金能克木,水能润木,木主筋,所以是理筋要穴;而透过与复溜(水之金穴)并用,又能达到金水想通之效,而治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病。从×形平衡法来说,可以这样考虑:人体有三弯,即:肘弯、腿弯、腰弯,尺泽穴位于肘弯之侧,所以对三弯附近的疾病皆可治疗。从全息顺对应来看,尺泽可治头、肩、颈、背胸、膝部疾病;从全息逆对应来看,尺泽穴又可治脚、手扭伤之疾。

综合以上思路考虑,我觉得治疗取穴就简单多了。在痛症的治疗中,前后对应取穴,尺泽配高升点取穴,加上耳尖刺血几乎可治全身痛症,在临床中就看你如何去把握了。

按压时嘱患者活动患处,如病在体内,就深呼吸或轻拍患处。这个非常重要,不要忽视。按住不动,累了松一下再按,怕痛的就揉,不过揉也很痛,谁叫它是高升点呢!按时会有很多反应,如打嗝、放屁、热流走动、患处发热等。

效果:立即止痛或缓解疼痛。

附:杨维杰用尺泽

主治:
1.咳嗽‖。2.五十肩(泻针)|。3.半身不遂∠。
4.网球肘|。5.任何关节屈伸、挛急‖。
6.尿意频数‖癃闭‖。7.上腹疼痛‖。8.鼻衄‖。
9.牙痛。10.痿症。11.荨麻疹。
※以上皆以毫针针刺为主。
12.气喘。13.霍乱(急性吐泻)(配委中更佳)。
14.急性呕吐。15.胸闷胸痛。16.肩臂不举,肩臂痛。
17.手腕痛。18.急性扁桃腺炎。
※以上皆以三棱针刺血甚效。
按:
尺泽亦为刺血要穴。本穴为肺经合水穴,合主逆气而泄,因此对肺经之气逆病,如喘咳等疗效颇佳。本穴为金之水穴,肺(金)主肃降,肾(水)主受纳,治疗咳喘当然有效。
本穴能治手臂拘挛筋急,肘臂疼痛,手臂不能上举等。针本穴尤其是泻法甚为有效,盖本穴为金之子穴,泻金使其不能克木,木舒则筋即舒也。

肺为肝之主,尺泽穴在大筋旁,刺入筋中,或贴筋而刺,至筋病甚效,对于肢体之拘挛,牵扯,弛缓,强直等均有疗效。

我家世代业医,至今已延续近二百年,对许多腧穴功用每多新发现,虽吉光片羽,却颇有实效,今举七则于下,供同道参考。

一、三间穴治头面病

三间穴为手阳明经之俞穴,临床上常用于治牙痛、咽喉痛、眼痛、手背红肿、疟疾等。

早年治一头昏顽症颇棘手,后请祖母诊治,谓三间穴能治头面诸疾,针之竟愈。自后仔细观察,体会到对脑血流图所查之颈或椎-基底动脉痉挛,脑血管弹性减低之头昏最为有效。

如冉xx,男,57岁,脑震荡后一年半仍头昏痛,失眠恶梦,常服中西药物而效差,针三间穴,每日一次,左右手交替使用,一周后即愈。

此穴治周围性面瘫效佳,经治十余例,均效。

二、天泉穴能解腰腿疼痛

天泉穴属手厥阴经,文献载其主治咳嗽、胸胁痛、上臂内侧疼、心悸等。

我家临床上对各种腰腿疼痛,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肥大性脊柱炎、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等症,按压或针刺此穴能很快缓解疼痛,对辅助其他方法治疗和病人自我缓解痛苦均有补益。甚至有不少慢性腰腿痛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按压后,获得痊愈。

具体方法是取该穴按压得气后,再向四周找最酸胀处用力按摩,一般数分钟内即可见效。亦可在此处用膏药贴一围棋子,时时按压之。此法患者自己使用甚为方便。

三、神门、养老可健脑延年

先祖母郭贞卿医师享年九十二岁,仍行动、思维敏捷,精神矍铄,每日除诊治病人外,还著书立说,外观看去,俨然六旬老人,她养生方法之一就是每日多次按压神门、养老二穴,七十六岁后持之以恒。自谓能强身防病、养心健脑、延年益寿。

近年来,我们以此二穴治疗因脑炎或其他先、后天因素所致的小儿脑性瘫痪、智力低下有明显的疗效,用于成人中风后遗症,对精神运动症状的改善有良效,对血压的调整也有显著的稳定作用。

四、承山穴能健胃消食

承山穴有健胃消食,调整胃肠功能的作用,对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胃肠神经官能症所致上腹部疼痛;小儿食积、吐酸嗳腐,腹泻;老年人脾胃虚弱、纳呆食减等症,均可推按承山,有良效。

五、少府、劳宫穴可治口眼歪斜

周围性面瘫用常规面部穴位效差,可试改为面部轻柔按摩,针刺少府、劳宫,每次留针40分钟,左右手交替,日一次。我们用此法治愈二十余例,其机理值得研究。

六、阳池穴治疗失枕

阳池为手少阳经之原穴,因手少阳经在秉风穴与手太阳经相交会,在大椎穴与督脉相交会,在肩井穴与足少阳经相交会之缘故,可治疗失枕、颈椎病等所致之颈项酸楚疼痛,选用针剂如当归注射液等,疗效最佳。

七、天府穴能调月经

天府穴配手三里、中渚、肱中等穴,用于月经不调、闭经、痛经。

偏热用针,偏寒用灸,每次于经净后施术(闭经不在此例),每日或隔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亦可根据情况选用挑筋、穴位注射、埋线、外敷等疗法,收效均显著。

找12原穴,断全身百病

什么是元气?

发源于先天之本肾,通过三焦输布全身,推动五脏六腑的运转,是人体活动的原动力!

什么是原穴?

是元气在五脏六腑腧注、经过、留止的腧穴,可见原穴在人体的重要性!十二条正经在腕关节或踝关节处各有一个原穴。

  • 《素问·刺法论》言:预防心之疾,刺手少阴之原;预防肺之疾,刺手太阴之原等,以“补神固根”,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 《灵枢·九针十二原》言:“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若原穴动气绝,则病即不可为。”

  • 《难经.六十六难》言:“五脏六腑之有病者,取其原也”。

古代先贤极为重视“原穴”治疗,认为“五脏六腑有病了,可先取原穴。”原穴具有虚可补、实可泻的双相调节功能。

1、肺经:太渊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胸痛,心悸,腕臂痛。现多用于治疗感冒,咳嗽,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结核,心绞痛,肋间神经痛,无脉症,腕关节疼痛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 《千金方》:唾血振寒嗌干,太渊主之。

  • 《玉龙赋》:咳嗽风痰,太渊、列缺宜刺。

  • 《金鉴》:主治牙齿疼痛,手腕无力疼痛及咳嗽风痰,偏正头痛等症。

【配伍】

配列缺、孔最,有疏风解表,宣肺止咳的作用,主治咳嗽,气喘,胸背痛;

配内关、冲阳、三阴交,有益心通阳,祛瘀通脉的作用,主治无脉症。

2、心包:大陵

【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癫狂,痫症,胸闷,胁痛,惊悸,失眠,烦躁,口臭。现多用于心动过速,胃炎,扁桃腺炎,精神分裂症,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 《甲乙经》:两手挛不收伸,及腋偏枯不仁,手瘈偏小筋急,大陵主之。

  • 《千金方》:主目赤,小便如血。

  • 《铜人》:治热病汗不出,臂挛腋肿,善笑不休,心悬善饥,喜悲泣惊恐。

  • 《大成》:短气,大陵、尺泽。

【配伍】

配神门、列缺,有舒畅经筋,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腕下垂;

配心俞、膈俞,有通心络,祛瘀血的作用,主治心血瘀阻之心悸;

配丰隆、太冲,有疏肝理气,化痰醒脑的作用,主治气郁痰结型之癫狂。

3、心经:神门

【主治】心痛,心烦,怔忡,惊悸,健忘,不寐,癫狂,痫症,痴呆,胁痛,掌中热,目黄。现多用于无脉症,神经衰弱,心绞痛,癔病,舌骨肌麻痹,产后失血,淋巴腺炎,扁桃体炎等。

  • 《甲乙经》:遗尿,关门及神门、委中主之。

  • 《铜人》:治疟心烦。

  • 《大成》:主心性痴呆,健忘。

【配伍】

配支正为原络配穴法,有益气,养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心神失养,健忘失眠,无脉症;

配大椎、丰隆,有醒脑安神,豁痰开窍的作用,主治癫狂,痫证。

配关元、中极,有安神益肾的作用,主治遗溺,遗精。

配膈俞、血海,有活血止血的作用,主治呕血、吐血、便血。

4、脾经:太白

【主治】胃痛,腹胀,便秘,痢疾,吐泻,肠鸣,身重,脚气。现多用于急、慢性胃炎,急性胃肠炎,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胃痉挛等。

  • 《甲乙经》:热病,满闷不得卧,太白主之;胸胁胀,肠鸣切痛,太白主之;身重骨痠,不相知,太白主之。

  • 《千金方》:头痛寒热,汗出不恶寒;膝股肿,痠转筋。

  • 《金鉴》:太白、丰隆二穴,应刺之症,即身重,倦怠,面黄,舌强而疼,腹满时时作痛,或吐或泄,善饥不欲食,皆脾胃经病也。

【配伍】

配公孙、大肠俞、三焦俞,有清利湿热的作用,主治肠鸣,腹泻;

配复溜、足三里,有和胃调中的作用,主治腹胀。

5、肝经:太冲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目赤肿痛,郁证,小儿惊风,口喎,胁痛,崩漏,疝气,小便不利,痫证,内踝前缘痛。现多用于高血压,尿路感染,乳腺炎,神志疾病等。

  • 《甲乙经》:痉互引善惊,太冲主之。

  • 《千金方》:主黄疸,热中喜渴。

  • 《铜人》:治胸胁支满,足寒大便难,呕血,女子漏血不止,小儿卒疝呕逆。

  • 《大成》:女人漏下不止,太冲、三阴交。

  • 《金鉴》:主治急慢惊风,羊痫风证,及咽喉疼痛,心胸胀满,寒湿脚气,行痛步难,小腹疝气,偏坠疼痛,两目昏暗等证。

【配伍】

配合谷,称为四关穴,有镇静安神,平肝熄风的作用,主治头痛,眩晕小儿惊风,高血压;

配足三里、中封,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行步艰难;

配气海、急脉,有疏肝理气的作用,主治疝气。

6、肾经:太溪

【主治】咽喉干痛,齿痛,耳聋,耳鸣,头晕,咳血,气喘,消渴,月经不调,不寐,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脊痛。现多用于支气管哮喘,肾炎,膀胱炎,慢性喉炎,神经衰弱,贫血,下肢瘫痪等。

  • 《甲乙经》:热病烦心,足寒清,多汗。

  • 《大成》:主久疟咳逆,心痛如锥刺,心脉沉,手足寒至节。

  • 《金鉴》:消渴,房劳,妇人水蛊,胸胁胀满。

【配伍】

配少泽,有滋肾阴,清虚热的作用,主治咽喉炎,齿痛;

配飞扬,为原络配穴法,有滋阴补肾的作用,主治头痛目眩;

配肾俞、志室,有温肾壮阳的作用,主治遗精。阳痿,肾虚腰痛。

7、大肠:合谷

【主治】头痛,颈项痛,目赤肿痛,鼻衄,鼻塞,鼻渊,齿痛,耳聋,面肿,咽喉肿痛,痄腮,牙关紧闭,口眼歪斜,热病无汗,多汗,腹痛,痢疾,便秘,闭经,滞产,小儿惊风,上肢疼痛,痿痹。现多用于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电光性眼炎,近视眼,腮腺炎,扁桃体炎,舌炎,牙龈炎,牙痛,流行性感冒,高血压,皮肤瘙痒,荨麻疹等。

  • 《铜人》:妇人妊娠不可刺之,损胎气。

  • 《资生》:风疹,合谷、曲池。

  • 《大成》:疔疮生面上与口角,灸合谷;小儿疳眼,灸合谷(二穴),各一壮。

【配伍】

配颊车、迎香,有通经活络止痛作用,主治牙痛,面痛,面瘫。有疏风解表,宣肺利窍作用,主治感冒,头痛,发热,鼻塞。

配列缺,为原络配穴法;

配太冲,称四关穴,有镇静安神,平肝熄风作用,主治癫狂,头痛,眩晕,高血压。

配风池、大椎,有清热凉血,截疟作用,主治皮肤瘙痒,荨麻疹,疔疮,疟疾。

配三阴交,有调经活血催产作用,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滞产。

8、三焦:阳池

【主治】肩臂痛,腕痛,疟疾,耳聋,消渴。现多用于腕关节炎,风湿热,糖尿病等。

  • 《甲乙经》:肩痛不能自举,汗不出颈痛,阳池主之。

  • 《外台》:治寒热痎疟,肩痛不能自举,汗不出,颈肿。

  • 《图翼》:主治消渴口干烦闷,寒热疟,或因折伤,手腕提物不得,臂不能举。

【配伍】

配外关、曲池,有行气活血,舒筋通络的作用,主治前臂肌痉挛或麻痹;

配少商、廉泉,有清热通络利咽的作用,主治咽喉肿痛;

配脾俞、太溪,有疏调三焦,养阴润燥的作用,主治糖尿病。

9、小肠:腕骨

【主治】热病无汗,头痛,项强,指挛腕痛,黄疸。现多用于口腔炎,糖尿病等。

  • 《甲乙经》:消渴,腕骨主之。

  • 《大成》:主头痛,惊风。

  • 《金鉴》:主治臂腕五指疼痛。

【配伍】

配通里,为原络配穴法,有清热安神定惊的作用,主治高热,惊风;

配太冲、阳陵泉,有清肝利胆的作用,主治黄疸,胁痛,胆囊炎;

配足三里、三阴交,有健脾滋阴增液的作用,主治消渴。

10、胃经:冲阳

【主治】上齿痛,足背红肿,口眼歪斜,足痿。现多用于齿龈炎,癫痫,脉管炎等。

  • 《素问》:刺跗上,中大脉,出血不止,死。

  • 《甲乙经》:善啮颊齿唇,热病汗不出,口中热痛;胃脘痛,时寒热。

  • 《铜人》:偏风口眼喎斜,肘肿。

【配伍】

配足三里、仆参、飞扬、复溜、完骨,有补益气血,润养经筋的作用,主治足痿失履不收;

配丰隆,有豁痰宁神的作用,主治狂妄行走,登高而歌,弃衣而走。

11、胆经:丘墟

【主治】颈项痛,腋下肿,胸胁痛,呕吐,嗳酸,下肢痿痹,外踝肿痛,疟疾。现多用于胆囊炎等。

  • 《甲乙经》:目视不明,振寒,目翳,瞳子不见,腰两胁痛,脚酸转筋,丘墟主之。

  • 《千金方》:主胸痛如刺。主脚急肿痛,战掉不能久立。跗筋脚挛。《大成》:胁痛,针丘墟、中渎。

  • 《图翼》:主治胸胁满痛不得息,寒热,目生翳膜,颈肿,久疟振寒,痿厥,腰腿痠痛。髀枢中痛,转筋足胫偏细,小腹坚卒疝。

【配伍】

配风池、太冲,有清肝明目的作用,主治目赤肿痛;

配昆仑、申脉,有通经活络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外踝肿痛;

配阳陵泉、期门,有疏肝利胆的作用,主治胆囊炎。

12、膀胱:京骨

【主治】清热止痉,明目舒筋。主治头痛,项强,腰腿痛,踝关节痛,癫痫。现多用于小儿惊风、神经性头痛等。

  • 《甲乙经》:癫疾,狂妄行,振寒。

  • 《圣惠方》:善惊悸,不欲食,腿膝胫痿。

  • 《循经》:寒湿脚气,两足燥裂,或湿痒生疮。

【配伍】

配风池、天柱治头痛项强。

配百会、太冲治头痛。

散落在民间的道术

关于道术的记载,始见于《庄子·天下》:道术将为天下裂。当然,庄子所说的道术是一个哲学名词,这跟我们熟知的道术没有半毛钱关系。

我国古代的道术主要包括内丹、外丹、服食、房中等,为上古方士修道的主要内容。道教创立之后,道术涵盖的范围不断扩大,囊括了经、忏、斋醮、符咒、遁术、伏魔、降妖、消灾、祈禳、神仙术、辟谷等,名目繁多。

可惜的是,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很多道术已经慢慢退出我们的视野,那些降妖除魔、五行遁术、飞举变化之类的法术也只能用影视特效加以实现,以满足公众的好奇心而已。

那么,问题来了:道术是真的吗?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一般人没有缘分亲眼目睹而流于传说而已。可以说,很多绝密的道术一直在民间传承,所谓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记得师爷曾说过一件真事。说云南某地有一老人,其貌不扬,据说其有玄妙道术在身却很少显露。一日,一衣衫褴褛的年轻人因饥饿难忍,昏倒在老头家门口,后被老人救起。

老人见他有些慧根,便花了几天时间炼制了一颗红色的丹丸送给年轻人,并亲授口诀,无论什么疾病,只要在身上滚一滚便可痊愈。后来年轻即凭借那颗丹药为人治病维持生计。

不过可惜的是,前些年,那年轻人不慎说出了丹丸的来历,之后那颗丹便不再有任何功效,年轻人也复归于贫穷。

十多年前,那老人有一次被秘密邀请前往某地为一官员勘察风水,因路途遥远,要求立刻上路。老人抽着烟斗让那些人开车先走,说自己随后就到。那些人大惑不解,但推脱不过,也不知道他要使什么花招,于是便开车返回。

大约六个小时后,等那些赶到时,老人早已在约定地点等他们了,大伙面面相觑。据说,这是道家秘传的缩地法,是道家遁术的一种。通过遁术,虽然远隔千里,却霎时便到,其原理大概与神行太保差不多。

当然,类似的道术在气功方面也有所体现。记得有一次,师伯在论道时提过此术,并亲自示范。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大家围坐一团,师伯说:实际上只要将太阳拉近一些,我们就可以吸取太阳发出的热量,或者用念力将远处热水壶取来让我们端着,立马就热乎了。

我不信,师伯便让我端坐,放松,然后他果然将热水壶端过来放在我手上。说来也怪,只一分多钟,我便浑身酷热无比,额头上还有汗珠。当然,练习气功的人都能做到,只是个念力的问题。

前几日,我看香港老电影《奇门遁甲》时,其中也讲到那两个老道士的道术,不过,那只是电影作品罢了。但是,现实生活中确有这样可呼风唤雨的人。

我听亲戚说,云南某地有一个常年住在山洞里的老女人,据说刚出生时身体特异,双臂与两肋之间有皮连接,酷似蝙蝠,后来人称蝙蝠大仙。此女身世可怜,刚生下来就被当成异类抛弃,无奈在山洞中生活。她天生神异,常有人找她看事,无所不灵。

2008 年,蝙蝠大仙自知大限将到,欲启坛度一些善人上天。作法当日,天空万里无云,她启坛焚香,书符念咒,霎时天空中出现一座天桥,即不知道从哪里突然聚集了一条白云,众人皆叹为观止,纷纷用手机拍照。

我还亲眼看过亲戚在现场拍下的视频,果然如此,心中赞叹不已。莫非还真有如此神奇的道术?当我恳请亲戚带我去拜访这位蝙蝠大仙时,亲戚说,她在 2008 年底仙逝,甚是遗憾。不过,看了视频,我更加确信道术的存在,很多人不信,只是无缘亲眼目睹罢了。

我还听师父说过,十多年前,普洱一带有一小伙子,口吃,貌丑,但其身上的道术却令家师刮目相看。他常扎些草人,施法后让这些草人下地干活。

另外,此人天生懂些医术,常常为人看病开药、作法驱邪等。一次,他被邀请出诊几日,但刚看完病不久,家人带信说他父亲突然病重,要他火速赶回家。于是,他来到公路边一小卖部前等顺风车。

当时天色已晚,等了很久,来了一辆货车,于是他上前祈求货车司机送他一程。不料,司机见他衣衫褴褛、口吃不清,其貌不扬,尽管他多次请求,司机还是拒绝了他。他心想得惩治一下司机才行,于是在货车上使了个千斤坠。

司机抽完烟回到车上,点火发动准备赶路,不料,无论他如何挂挡,车子却纹丝不动。他下车检查油路,也未查出故障,一时不知所措。后经小卖部老板娘指点,买了些东西向小伙子赔了不是,最后被放一马,开车走了。

实际上,我听过的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但限于篇幅,只能闲聊几句而已。很多时候,我们以为那些被认为玄幻的道术,在民间依然存在,只是秘而不宣而已。另外,还得看我们有没有缘分遇上。因为有了这些需要缘分才能遇到的道术,才使得道法玄妙无比。慈悲。

本头条号有很多内容只对粉丝开放,如有需要,请加关注

(0)

相关推荐

  • 一、尺泽

    尺泽穴,该穴为手太阴肺经所入之合穴,五输穴性属水.该穴主治众多,应用极广,尤其对痛症疗效非凡,可治全身疾病,是个功效非凡的穴位. 取穴要点 在肘横纹上最外侧的下1寸左右,压痛取穴,按压时向外侧大筋挤压 ...

  • 董氏奇穴|(三三部分)前臂部位穴位详解(收藏版带高清大图)

    董氏奇穴广流传,造福人群杏林满: 景昌先生济世针,妙手回春世赞叹: 诊断准确取穴佳,久年病痛迅速消: 治病养生皆可用,深入浅出变化高. 灵骨堪称第一穴,常与大白来搭配: 肺虚头晕坐骨痛,从头到尾都可配 ...

  • 宣宾:部位选讲-尺泽与曲池 (尺泽.腰腿点视频)

    原创 宣宾 罾事物语 2018-06-11 收录于话题 #宣宾老师×形法治病经验集萃(一)117 #宣宾老师×形法治病经验集萃213 部位选讲--尺泽与曲池 宣宾 以后凡讲穴,都是在传统穴上下左右1. ...

  • 尺泽穴:润肺止泻应急要穴

    取穴尺泽为手太阴肺经上的合穴,又有"肘中动脉"的美名,五行属水.伸臂向前,仰掌,掌心向上,肘关节弯曲约呈120°角时,肘窝处可摸取一绷起的大筋,大筋外侧缘即是尺泽穴. 尺泽穴有&q ...

  • 除寒,注意左尺泽穴

    天气冷了,受寒的感冒增多. 除寒,通常用雪莲花贴左前谷穴和左足通谷穴. 辰是坤土的龙脉,太阳寒水与先天坤土共处同一空间方位,所以,太阳寒水容易影响到辰的小肠经.辰---乙---先天兑卦,进而,寒气会影 ...

  • 肺部健康的守护神——尺泽穴

    "孩子咳嗽老不好?多半是肺热."相信大家都听过这句广告语,那么肺热导致的咳嗽,除了吃药外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帮助减轻呢?此时我们可以刺激尺泽穴来减轻这种咳嗽. 尺泽穴为肺经上的合穴,整 ...

  • 【尺泽穴】

    尺:指尺部(脘至肘之前臂); 泽:沼泽; 穴在尺部肘窝陷中,脉气流注入此,如水注沼泽.

  • 耳尖 尺泽穴的妙用

    耳尖 尺泽穴的妙用

  • 颈部淋巴结肿大与尺泽穴治疗关键把压痛点揉开结节散开即可

    尺泽穴属于手太阴肺经,为手太阴肺经之合穴,尺泽穴的主治疾病为: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疾病,为实热性病证;肘臂挛痛;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 人体尺泽穴位于肘横纹,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 ...

  • 小穴位大作用,尺泽穴的神奇功效

    尺泽穴,出<灵枢·本输>.别名鬼受.鬼堂.属手太阴肺经的合(水)穴.尺泽穴为手太阴肺经的合穴,五行属水.尺即皮肤,指前臂,泽为沼泽,为水之聚集处,此穴在肘部,脉气汇集于此,故名尺泽.其定位 ...

  • 【每日一穴】尺泽穴——补益心气、清肺泻热、通经活络!

    【每日一穴】尺泽穴——补益心气、清肺泻热、通经活络!

  • 尺泽穴的准确位置与作用

    尺泽穴属于手太阴肺经,为手太阴肺经之合穴,尺泽穴的主治疾病为: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疾病,为实热性病证;肘臂挛痛;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 人体尺泽穴位于肘横纹,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