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与感受-想象——卢晓峰的当代人物画
卢晓峰是一位年轻的国画家,他的彩墨人物画非常独特,难以被简单的归类。他自幼爱画、习画,至今每天作画不缀,从不间断。我敬佩他的勤奋,也感叹他的敏锐艺术感受力和表现力。一个画家,难得的是保持住新鲜微妙又独特的艺术感受。更难得的是拥有二十几年扎实努力所形成的表现力,把自己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卢晓峰有这样功底,但也能跳脱出来,用画传达出他对当代社会生活独特的认识和感受。
我们为什么要画画?在电脑和网络的时代,我们为什么还需要绘画?作为一个画家,我们为什么一生不做别的事情,专心绘画?归根结底,其实是因为我们喜欢画画,因为艺术家需要用画来表达自己。就像卢晓峰所说,“生活中、书本上所得到的感受与领悟,都已放到画纸上了……”画,就是他的声音和他的文章,表达出文字难以言传的思绪、感受和想象。画画,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与现实联接,也是与自己联接的一个窗口。
卢晓峰作品 《情书》系列(一) 225X100cm 2016年
(该作品摘录自艺盘卢晓峰的艺库第000300096号作品)
卢晓峰的艺术创作,让我们看到一个艺术家对现实,对生活,对自己,对艺术和人生的感受和领悟。但他的画是奇妙的,这些思考、感受和领悟,并没有以某种可以被简单归类的风格,或确定的思想内容出现。相反,卢晓峰的画准确的表达当代人在都市中生存的感觉,这样的感觉往往是超现实的,与人的想象和直觉相联系。
我常常觉得,卢晓峰的画,其实是一座优美的桥梁。既联接了物质的客观的现实生活与艺术家自己的精神感受世界,也沟通了所谓中国画和西画两个类型区隔。虽然从材料上看,卢晓峰的画是中国画,但是从内容和精神状态上看,他的国画在很多方面超出了中国人物画的传统,吸收和借鉴了很多西方绘画的因素。当然,在艺术中我们也许不需要,或者也不应该过多地去想这些区分和隔离。古代和当代,东方和西方,现实和感受、想象,这些方面不应该成为二元对立的划分区域,而应该在艺术中成为一个视觉的整体。
卢晓峰研习中国画多年,对于中国画,特别是人物画的各种技法已然纯熟于胸。但对于艺术的思考,他有世界的眼光和不断探索的好奇心。在与他的交谈中,我发现他常常琢磨思考的不仅是中国画,对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绘画、尼德兰地区的三联画、祭坛画,以及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现代绘画的发展,他都有着深厚的兴趣,也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以此中西方艺术和历史的背景,来思考中国当代人物画的位置和处境,我们都同意中国人物画的发展空间和可能性是非常巨大的。
卢晓峰作品 《情书》系列(二) 225X100cm 2016年
(该作品摘录自艺盘卢晓峰的艺库第000300097号作品)
这些西方不同时代和地区的绘画,有一种共性可能吸引了卢晓峰的眼光:尚不够纯熟的绘画技术、非常真诚单纯的绘画动机。二者的结合展现出绘画中真实的观察、感受和想象。所谓大巧若拙,过于圆熟、丰富乃至炫耀的技法,有时会牺牲掉作画时最初和最重要的动机。卢晓峰在创作中意识到了这一点,并认真地维持着绘画应有的真诚动机。拙,有时会成为一股巨大的力量,给艺术家带来相当的自由和动力,表达出自己对物质世界的观察;表达出艺术家对精神和世界的想象;也表达出自我的真实感受,哪怕这些感受是微妙而难以言传的。这样的艺术创作过程,最终一旦在绘画中形成,我相信,作为一个艺术家,面对自己的作品感受到的快乐是难以言喻的!我也相信,卢晓峰的很多作品,一定让他体会到了作为真正艺术家的创作的快乐。
之前见过卢晓峰的一些作品:《声音向上的传播》、《夜澡》、《男人的三个阶段》等等,让我看到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敏锐、自由的感触力。画面内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物形象、笔法、画法,也不受程式的限制,一切只为鲜明地表达出艺术家对于当代现实生活中,城市、个人、人群所带来的真实感受,不必哲学和理论的言说,真实就在细微之处。作为艺术家,这种敏感、真实的感受力可能是最可宝贵的力量。
卢晓峰作品 《情书》系列(三) 225X100cm 2016年
(该作品摘录自艺盘卢晓峰的艺库第000300098号作品)
卢晓峰的博士毕业作品《城市》寓言性地展示出他对当代中国城市生活的关注,对人与空间的认识和感受。人和人群都生存在城市这个人造就的空间之中。这个标题,也和这幅作品一样,让我们看到卢晓峰的艺术关注的重点是什么,创作的出发点是什么:是人,对人的悉心观察和深入表现。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各种各样的中国人。这些人可能刚刚从乡村来到城市,可能正处在迷惑和适应之中;这些人也可能已经习惯了城市的杂乱和拥挤,忙于为生计奔波;或者这些人在城市狭窄和快速的生活中忘记了自己,但是也有的人可能还会记得停下来片刻,抬眼望望天空。
我喜欢卢晓峰的画中这样抬着头仰望的人物形象。在他的很多作品中,总有这样安静地停下来抬头仰望的人物。人抬起头向上看,就是一个从城市中抽离出来的一个瞬间。是人留给自己去安静去感受的一个刹那。也许就在这个片刻,人和生活现实拉开了一种精神的距离,想象和感觉就从这个距离的夹缝中走了进来。
卢晓峰作品 《情书》系列(四) 225X100cm 2016年
(该作品摘录自艺盘卢晓峰的艺库第000300099号作品)
当人们低下头时,他/她不得不又回到了现实。但那一瞬间的想象和感觉还在,保留在他的心中。对卢晓峰来说,他的敏锐的感受不仅保留在了心中,也保留在视觉的呈现中,他把自己真实敏锐的感受保留在画纸上。纸变成一张画的过程,也是艺术家的思考、感受和想象呈现出来和放大开来的过程。所以我愿意把卢晓峰的画称作“超现实中国人物画”。
在他的画中,人的形象、身体的比例、动作和表情,画面的空间和纵深,都不是对某一特定时间、特定地点中某些具体人物的再现。虽然他的画是具象的,但是他画中的那些形象表现的不是人或空间的视觉真实,而是艺术家观察和感觉的真实。就像夏加尔、克里姆特或罗塞蒂的绘画,色彩、构图、人物的动作都是主观设计的结果,艺术家要表现的是自己感受到的“真实”、自己想象和感觉的“真实”。这样的真实,在图像爆炸、信息过剩的当代,比视觉的真实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为我们置身其中的当代城市,视觉所见已逐渐远离了真实。人造景观、复制图像、二手三手的图片,充斥着人的感官视觉,视觉所见中还有多少“真实”?
卢晓峰作品 《情书》系列(五) 225X100cm 2016年
(该作品摘录自艺盘卢晓峰的艺库第000300100号作品)
但是无论我们的视觉看到的是什么,艺术家们知道,自己心中感受到的真实是存在的,而且是诚实的。文艺复兴早期绘画以及尼德兰地区的祭坛画,对于色彩、构图、人物动作的设定,常常更多地表现出艺术家对某些主题或场景的主观认识和感受。透视和解剖是否正确,对这些时期的艺术家来说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如何传达出艺术家所理解和感觉到的现实,即艺术家认为现实应该的样子。
卢晓峰的画,也属于这种从主观认识和感受出发的具象绘画。“具象的超现实中国水墨人物画”我喜欢用这个名称形容卢晓峰的画。中国画的各种擦、染、皴法,线条的蜿蜒、色彩的使用和晕染,在卢晓峰的画中都成为他表现感受和思考的工具。传统的绘画技法不会成为负担和拘束。在卢晓峰的一些近作中,我发现中国古代绘画特别是人物画和壁画中的一些表现因素,成为有力的语言,表达着他对当代生活和人的感受。
2013年的《蛙声十里出山泉》、《付大满的面馆》,2014年的《爱情》这几件作品,借鉴了中国古代肖像画和宗教壁画中人物居中站立的满构图方式,人物没有用复杂的身体扭转动作来突显空间或动态。平淡天真的姿态,是更贴近艺术家真实感受的表现方式,远离匠气的设计,或任何炫耀技能的动机。佛教壁画中的“头光”,转变成围绕在普通当代人头部的彩色光影,与画中的“云气”相呼应。
中国画的平面性特征和以线条勾勒人物的画法,成为卢晓峰近作中主要的塑造手段。他在努力运用减法,让自己的画减至最单纯、自然、真实的状态。虽然有多年坚实的西画素描基础,但是西方绘画光影造型的手法,已经在卢晓峰的近作中减到最低。绘画的艺术主观性,感受与想象的结合,平淡天真的趣味,在他的近作中越来越突显出来。
卢晓峰作品 《情书》系列(六) 225X100cm 2016年
(该作品摘录自艺盘卢晓峰的艺库第000300101号作品)
一幅画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对这个问题,每个艺术家可能都有不同的答案,也许最要紧的,是一幅画要真实地传达出艺术家的感知与想象。作为跨越20世纪和21世纪的当代中国艺术家,卢晓峰和许多他的同龄人一样,面对着这个多元化和全球化同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中,回答这个问题,可能变得更困难,也更有意思。
文化、艺术、绘画,都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一部分。虽然画画只是这个世界中一个很小的部分,但对于艺术家来说,画画却是对整个世界的思考和反映。对人类来说,画画不论在什么时代,仍然是个体创造力和感知力最直接的视觉体现。作为中国的当代艺术家,特别是当代中国画家,卢晓峰和许多青年艺术家一样,他们意识到在多元化和全球化的世界中,中国是世界的一个部分,那么其他那些部分是什么样?中国这个部分与其他那些部分是什么样的关系?中国的传统艺术形态与中国的当代艺术形态,如何在这样的世界中生存并生长?这些问题,是每一个对文化和艺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必须追问自己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会与艺术家如何定位与认识自己有关。当然这样的思考不见得必须见诸笔墨,也不一定要借助理论,艺术和视觉自有一种真诚又直接的力量,会把艺术家的思考和感受表达出来。
卢晓峰的画其实也在慢慢思考和回答这些问题。艺术不需要进行问答式的强制思考;但艺术需要的真诚感受,可以用视觉形式更好地回答某些困难的问题。在卢晓峰的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的广泛了解和学习,《付大满的面馆》采用了西方绘画中传统的三联画形式。左侧是正在从大锅中捞面的面馆老板娘,右侧是正给面浇卤的老板付大满。这是中国普通城市中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小面馆。面馆主人的形象顶天立地充满整个画面,直视观众,面带微笑。背景的一片金黄色、人物的站姿、人物头顶的紫色光圈,都让人联想起敦煌壁画的构图和形式。
三联画中间的一幅,是一组狭窄的,用很低视角画出的静物。画中是面馆的煤气罐、小桌子、炉子,桌上的矿泉水瓶。炉子上的小锅,升腾起一团云气,形成一团状如灵芝的祥云。这是一幅平静、幽默、隽永的市井人物图,可能每一个中国人在每一个城市中,都进入过这样一个小小的空间,享受过一小段吃下简单一餐的时光——可能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这样平凡又深入人心的画面,这样一个平淡永恒的瞬间,可以让艺术家在画中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试图让绘画超越现实的一个时刻,具有超越特定时间的永恒感。当我们记住某个瞬间中一个真实的感受时,这个片刻即成永恒。
卢晓峰作品 《情书》系列(七) 225X100cm 2016年
(该作品摘录自艺盘卢晓峰的艺库第000300102号作品)
艺术的力量就在于可以把感受和想象,物质化为一个图像。超越现实,既意味着超越物质世界中的视觉表象,也意味着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中国山水画追求的精神境界和精神家园,本来就应具有超越时间的永恒意味,而西方的宗教绘画,也是要传达出具有永恒意义的某些精神感受。
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中的超现实主义绘画,以及夏加尔和克里姆特的绘画,是西方现代艺术对艺术家主体观察、想象和感受的表达。当代中国人物画,在探讨当代中国画的方向上可以选择的路很多,可以探索的空间非常大。现代性,当代性这些名词,或许常常被误解为对某段时间、某种艺术样式的规定。但是现代和当代其实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虽然现代主义有其艺术史的界定含义,但现代性和当代性是向艺术开放的,更多是指一种态度,而不是某种规定。
很可能归根到底,对真实感受的捕捉和表达,才是寻求现代和当代的重要途径。一切形式、材质、媒介,都可以用于此目的。中国和西方,传统和现代,都可以是产生和捕捉艺术感受和认知的平台。创作的中心,是作为感受者和表达者的人——艺术家。而卢晓峰作为一个艺术家,他关注和表达的对象恰恰也是当代的人和社会。艺术家是当代社会的一份子,对社会与他者的观看,也是对自我的反观。对社会群体的感受,也是对自我归属的体会。现实,就存在于艺术家的感受和想象之中。而艺术的感受和想象,可以超越受到物质和时空限制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