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钻石只能买不能卖?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么好的东西,可一旦买来总有点砸手里了的感觉,原因是它不想别的稀有金属,可以交易、可以回收,钻石却没有这些交易渠道。
那么,钻石到底有多大价值?首先,作为一种矿石,它基本没啥用,也就是硬度比较高,能做个玻璃刀什么的。但1955年人类发明了人造金刚石后,钻石就失去了最后这点工业价值,基本上就是一种比较硬的石头。
其次,钻石也没什么投资价值,尽管有戴比尔斯等国际财团拼命控制钻石产量,但经过100多年的销售,民间还是有了5亿克拉的钻石存量,然而却依然无法形成一个二手钻石交易市场,原因就像上面说的,除了那一句广告词外,别无价值。
比如,1970年,伦敦一家消费品杂志做了个试验,它们从伦敦最有名的珠宝商那里买了2颗宝石级钻石,9年后卖掉,扣掉通货膨胀因素,居然大亏。这家杂志社后来又做了一次试验,买了颗1.4克拉的钻石,花了2500多英镑。一周之后再卖掉,收到的最高报价是1000镑,简直比腰斩还惨啊。类似的事儿,荷兰消费者协会也验证过,它们在阿姆斯特丹买了一颗宝石级钻石,拿了8个月,然后向阿姆斯特丹20家最大的珠宝商询价,19家拒绝报价,最后一家报价了,但只是当时买这枚钻石价格的零头。
这就奇怪了,这么一个既没有实际用途又无投资价值的石头,怎么就成了现代人结婚的标配?
要说清钻石的发迹史,我们先来看看它为什么这么贵。
钻石被人发现得很晚,也就是100多年前的事,当时全世界也只有印度和巴西发现了钻石矿,而且一年的产量也只有几公斤,物以稀为贵,这时候的钻石的确很值钱。可是到了1870年,人们在南非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钻石矿,产量以吨计,少了稀缺性的钻石,价格面临跳水。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一些钻石投资人合伙成立了我们前面提到的戴比尔斯公司,控制全球的钻石产量,不仅故意放慢开采速度,而且大量囤积。后来,前苏联在西伯利亚也发现了一家巨大的钻石矿,戴比尔斯公司马上跑去找苏联人合作,继续人为压低钻石的产量。在经济不好的情况下,戴比尔斯公司还会从分销商那里回购钻石,来防止分销商降价处理,给消费者一种钻石价格很稳定的错觉,建立购买信心。
但是,要维持钻石的高价格,光靠控制供应量还不够,而是需要为其赋予特殊的意义,这样才能保证市场持续大量的需求。所以,戴比尔斯就找到公关公司、媒体,像“送礼只送脑白金”一样,进行了日复一日的全球洗脑式营销。比如说,“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就是他们经典的宣传文案。他们还找电影明星,在报纸杂志上登新闻故事和照片,使劲渲染名人送给爱人钻石的大小,强化钻石和浪漫爱情的联系。他们甚至还安排讲师去全国高中演讲,在成千上万的女孩心里种下钻石的种子。再后来,不但是订婚,戴比尔斯甚至推出了碎钻系列,鼓励已婚的夫妇继续购买钻石,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就这样,钻石成为了人类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毫无价值却意义重大的商品。只能买不能卖,不是大家以为的会因而丧失某种意义,而是,没人要。有人说这是最成功的的营销案例,我觉得这是奇迹,一个无法复制的营销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