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位中醫專家的長壽方
1、鄧鐵濤(95歲,廣州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
長壽秘方:一是不爭名不爭利,心態上凡事順其自然。二是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三是要運動,每天早上打八段錦。他推薦,“我沖涼有個秘方,冷熱水交替,是相對的冷熱交替。這樣血管的收縮擴張就像是做了一次血管按摩一樣。”
2、朱良春(94歲,江蘇名中醫,擅用蟲藥治腫瘤)長壽秘方:60年長期堅持吃一種“養生粥”,所用材料:綠豆50克、薏仁50克、蓮子50克、扁豆50克、大棗30克、枸杞10克、黃芪250克(普通人每天30克就可以了)。做法:將前五類洗淨入砂鍋,加入黃芪水,急火煮沸後慢火燉40分鐘,加入枸杞一起再煮10分鐘。每天取五分之一,早飯前和晚上各吃一半。
3、顏德馨(91歲,上海中醫領袖,氣血“衡法”大家)
長壽秘方:人體的長壽與衰老均與氣血息息相關。氣血流暢、循環週身,則臟腑和調、健康長壽。“我吃的膏方主要就是一些健脾、補氣、活血的藥物,不外乎紅花、桃仁等。提倡每天早上空腹用開水沖服,不主張一天服兩次。”顏老說。
4、陸廣莘(84歲,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中醫理論大家)
長壽秘方:吃東西要細嚼慢咽,有時候一個雞蛋能吃上半天。陸老常說:“要帶著一種享受的態度去吃東西”。他每天都會吃2個雞蛋,他認為雞蛋裡含有大量的卵磷脂,能夠抗衰老。每天早起,陸老都會用手搓耳朵、揉肚子,讓經脈血液流動暢順。習慣晚上睡前泡腳,能讓自己休息更好。
5、路志正(91歲,中國中醫科學院主任醫師,“首都國醫名師”)
長壽秘方:路老每天早上起來都會吃生薑,認為生薑配合紅棗、紅糖養生效果很好,但生薑只能早上吃切忌晚上吃。陸老習慣早上搓臉和晚上睡前沐足,晚上沐足有助於把血引下來,讓大腦容易進入睡眠狀態。
6、周仲瑛(84歲,南京中醫藥大學前任院長)
長壽秘方:周老每週5個半天給人看病,對他來說,一輩子最大的快樂就是給患者看病。他生活規律,不熬夜。“有求皆苦、無慾則剛”,淡泊名利,心平氣和,很有氣度。
7、唐由之(85歲,北京中醫眼科名家,曾為毛澤東主席做金針撥障術)
長壽秘方:養生要養心,心胸要開闊,知足常樂,保持一個豁達、平和的心態。現在每週開診2次,樂於接受新事物,不斷思考,讓腦子經常運動。另外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每天至少7小時的睡眠時間,中午也要保證有一定時間的午休。
8、李振華(87歲,河南中醫學院原院長)
長壽秘方:李老從醫60餘年,注重調理脾胃,吃東西很清淡,飲食有節,不會暴飲暴食。注意運動,飯後散步,冬天在客廳裡環繞走15分鐘。書法養生,調養性情。
9、張琪(90歲,哈爾濱,全國中醫腎病首席專家)
長壽秘方:精神愉悅、心情舒暢是長壽的秘訣。對不如意事或閒言碎語要從客觀上分析、一笑了之。飲食營養順其自然,既不要暴飲暴食,也不素食清淡,不要一提有膽固醇的東西就不敢吃,他主張膳食均衡,葷素搭配,一味吃素粗茶淡飯或者飢餓減輕體重都不可取。
10、張學文(76歲,陝西中醫學院主任醫師,首屆國醫大師中最年輕者)
長壽秘方:張老對病人很好,許多病人到張老的家裡求他看病,他來者不拒。張老倡導豁達做人,“心寬,腿勤,粗茶淡飯”。
科學生活 健康延壽
人的壽命60%取決於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果有了較好的遺傳因素和醫療條件,又有良好的生活方式,延緩衰老以至健康長壽就有可能。良好的生活方式要講究科學,科學的生活方式有四項:就是心理平衡,合理膳食,適量運動,健康生活。限於篇幅,這裡只說說合理膳食和健康生活。
合理膳食,推薦“二少三多”食物
老年人由於其生理上的弱點很容易發生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而且這三者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繫。以最常見亦是最重要的老年高血壓而言,世界衛生組織就提出過高血壓“三高四低”飲食原則(即高蛋白質、高維生素、高纖維素、低鈉、低脂肪、低能量、低膽固醇)。
少吃鹽
高血壓病人有60%對鹽敏感,鹽裡所含的鈉使體內積聚過多的水分,從而升壓並加重心臟負擔,限鹽可改善高血壓。
少吃肉
關於少油膩,具體地說就是老年人最好不吃肥肉和葷油,因為動物脂肪富含飽和脂肪酸以及膽固醇,會提高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稱為有害的血脂),使它在動脈壁上沉積如粥樣的斑塊,形成動脈管腔狹窄,甚至堵塞,造成動脈供血區發生缺血性變,在心臟是心肌梗死,在腦就是腦梗死。所以不論是否有高血脂,老年人最好少吃豬肉,而宜於從乳、魚、蝦、蛋、豆類中攝取必需的蛋白質。
多吃魚
魚類蛋白質容易消化,不論深海魚、淡水魚都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對高血脂、高血黏度有良好治療作用,有利於心腦血管病的防治,因此老年人最好是多吃魚。
多吃豆
大豆的蛋白質組成有人體不能合成而必須從食物中攝取的8種必需氨基酸,所含脂肪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膽固醇,故而對有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的老年人特別適合。大豆還被發現有一種新的功能,它所含的成分如櫟精、黃豆甘、反式白藜蘆醇等的化學結構與人體分泌的雌激素極為相似,故稱為植物雌激素。缺少雌激素而產生更年期綜合征、骨質疏鬆等症的婦女,多吃大豆或豆製品對健康有利。
多果菜
要多吃蔗菜水果以增加維生素和纖維素。
健康生活,改變不良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的反面就是不良生活方式。在中老年人中總有一些人吞雲吐霧、酒醉飯飽、熬夜無度,可謂是“不良生活方式”於一身,久而久之難以倖免於心腦血管病。
忌煙酒無度
吸煙的危害最大,是肺癌、喉癌、冠心病、慢性氣管炎的高危因素,不但危及本人健康,而且吸煙者呼出的冷煙霧中煙焦油、煙鹼、苯並芘、一氧化碳、氨等有害物質的含量,與吸煙者吸入的熱煙霧相比要高得多,使家人被動吸煙,亦由此而受害。
適量飲酒雖可增進食慾、擴張血管、加強循環,但大量飲酒會大大增加體內能量,易使人發胖。長期過量飲酒還會出現程度不等的慢性酒精中毒,損害神經系統,出現步履蹣跚、語無倫次。損及肝臟更為常見,最初為脂肪肝,及後轉為肝硬化。
忌“酒醉飯飽”
飲食上除了少油膩、低能量,還要“吃飯七八分飽”。目前倡議的是“早飯飽、中飯好、晚飯少”,這“晚飯少”就是為了睡覺後使消化系統得到休息而不是繼續工作,同時避免餐後血糖繼續升高。酒醉飯飽一般都是在晚餐時,與“晚飯少”相悖,所以這是一種最不良的生活方式。
忌熬夜泡吧
有些中、老年人經常熬夜打牌或泡吧,生活不規律,打亂了人固有的生物鐘,影響了人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對疾病的抵抗力。有實驗證明,長期生活在無規律而多變環境中的動物會很快衰老,其壽命大大縮短。
長壽,並非要活上100歲,實質上是健康延壽。如何達到此目的,需要找到切實可靠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具備堅持的決心。以上列舉的科學生活方式,讀者可按自身的特點量身裁衣,採取適度的措施,形成對個人的最佳方案。
長壽必做的“十一點”
人到老年,身體各器官功能逐漸衰弱,牙齒開始脫落,消化及吸收力也慢慢減退,胃口自然大不如前。在食量縮小的情況下保證飲食品質,可以遵循以下11個原則。
數量少一點
老年人每日唾液的分泌量是年輕人的1/3,胃液的分泌量也下降為年輕時的1/5,因而稍一吃多,就會肚脹、不消化。所以,老人每一餐的進食量應比年輕時減少10%左右,同時要保證少食多餐。
質量好一點
一般老人每公斤體重需要1克蛋白質,應以魚類、禽類、蛋類、牛奶、大豆等優質蛋白質來源為主。
蔬菜多一點
多吃蔬菜對保護心血管和防癌很有好處,老人每天都應吃不少於250克的蔬菜。
菜要淡一點
鹽吃多了會加重腎負擔,並可能降低口腔黏膜的屏障作用,增加感冒病毒在上呼吸道生存和擴散的幾率。因此,老人每天食鹽的攝入量應控制在5克左右,同時要少吃醬肉和其它鹹食。
品種雜一點
要葷素兼顧,粗細搭配,品種越雜越好。每天主副食品(不包括調味料)不應少於10種。
飯菜香一點
這裡說的“香”,不是指多用鹽、味精等調味料,而是適當往菜裡多加些蔥、姜等調料。聞著香噴噴的飯菜,老人一定能胃口大開。
食物熱一點
生冷食物多性寒,吃多了會影響脾胃消化吸收,甚至造成損傷。因此,老年人要盡量避免生冷食物,尤其在嚴冬更要注意。
飯要稀一點
把飯做成粥,不但軟硬適口、容易消化,而且具有健脾養胃、生津潤燥的效果,對益壽延年有益。但老人不能因此頓頓都喝粥。在胃容量相同的情況下,同體積的粥在營養上和饅頭、米飯相差很多,長此以往,可能會營養不良。
吃得慢一點
細嚼慢咽易產生飽脹感,防止吃得過多,並可使食物消化更好。
早餐好一點
早餐應佔全天總熱量的30%~40%,質量及營養價值要高一些、精一些,但不宜吃油膩、煎炸、乾硬以及刺激性大的食物。
晚餐早一點
晚餐吃得太晚,不僅影響睡眠、囤積熱量,而且容易引起尿路結石。人體排鈣高峰期是在進餐後的4~5小時,如果晚餐吃得過晚或經常宵夜,那排鈣高峰到來時,老人可能已經上床睡覺了。老人的晚餐最佳時間應在晚上六七點,而且不吃或少吃宵夜。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