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集:豆腐的歌声
说到豆腐这个天下美食,相信你会脱口而出——八公山!是的,绿意绵延的八公山早在2100多年前,就因为淮南王刘安率领八公在此炼丹而天下闻名。
拨开岁月的云烟,你会看到刘安为求长生不老之术,正在这里为提炼灵丹妙药而忙碌着。天意使然,他误将石膏点入黄豆磨成的炼丹母液中,神奇的一幕出现了:清汤寡水的黄豆液稍后变成了脂白如玉的豆腐,光滑细嫩的豆腐就这样离奇地诞生了。所以,刘安把它命名为“黎祁”。就是“离奇”的谐音和含义。
到了唐代,黎祁改名为豆腐。不过,在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的诗篇中,黎祁一词还在使用着——“拭盘堆连展,洗釜煮黎祁”。
如果把豆腐和淮南市潘集区的祁集镇联系起来的话,我们需要再普及一下中国姓氏方面的知识。中国人约在五千年前的三皇五帝时期就有了姓。夏商周时期有了氏。姓与氏本来有着严格的区分。到了西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已经微乎其微。
姓氏的来由渠道很多,其中之一与祖先从事的职业技艺有关,常见的有巫、屠、卜等姓氏。还有一个就是本文篇题中的“祁”。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贵为淮南王的刘安要想成就炼丹的梦想,指派一些人手干活那是在所难免,这里面想必就有祁姓的祖先。
后来,信奉道教的刘安被推广儒术的汉武帝逼迫自杀。淮南国土崩瓦解。他的门客、家人、雇工,有的得道升天;有的血洗府院;有的流离失所,隐姓埋名去了远远的天边;有的来到与八公山隔淮河相望的大河湾——祁集。
他们在这里聚姓而居,春秋劳作,延续着豆腐的生产。农家小院秋芸有春绿,疏篱照孤芳。随风飘扬的是阵阵豆花的清香,豆腐在把拙朴的生活歌唱。
祁集镇位于潘集区的东南方向,隔淮河与八公山区相望。市内直达那里的公交车是21路。清秋十月,雨水洗净了千里淮河,明镜一般映照着21路车身轻盈地驶过。公交车行过淮河大桥之后左拐进入县道012,也称大化路。
可别小瞧这012县道!因为它担负着省重点项目安徽现代煤化工产业园的公路运输任务,所以有了双向六车道的设计规格。在这样高档次的县道上行驶,21路车一路高歌向着豆腐之乡祁集进发。
车窗外面的田野带着潘集人的热情,争相簇拥到我的面前握手问好。快走了一步的黄豆已被收割,铺在路边晒着太阳。矜持的稻子穿着青黄晕染的长袍漫步田间,向我举手示意。那高处的柿子树深思熟虑,早已为行人的夜路挑起了一盏盏橙红的灯笼。与之交相辉映的是映入眼帘的禁烧秸秆的鲜艳横幅。
燃烧秸秆,既污染大气,又危害人体健康。还可能在田野引发火灾,威胁尚待归仓的粮食安全。焚烧秸秆形成大量的烟雾,严重干扰了正常的交通运输,尤其是航空的安全。 更为重要的是,火焰能直接烧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质量下降,影响作物对土壤养料的充分吸收,最终影响到农业收益 。
因此,禁烧秸秆的力度逐年加大。近两年淮南山清水秀,天空澄澈的如同洗过一般,常见蔚蓝的天空白云浮动,这些都是秸秆禁烧的功劳。这里面浸透了许多乡镇干部辛勤的汗水,当然包括我们潘集区祁集镇。
随着21路车的前行,在012县道的两侧,经常可以看到悬挂的禁烧横幅。这些横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恩威并重的还有这样的内容——“焚烧秸秆,罚款2000元,拘留15天”和“蹲在地里点把火,马上就到牢里过”,直接告诉你厉害关系。看来,潘集的区、镇两级在秸秆禁烧方面做足了功课。
很快,21路车就到了终点站祁集。祁集镇辖陈郢、祁集等五个行政村和三个居委会,素有豆腐之乡的美称。豆制品生产自西汉开始,代代相传,有着悠久的历史。
目前,全镇有豆制品生产经营户1165户,从业人员5000余人,日加工干黄豆10万斤。产品种类多达10余种,是全镇的支柱产业。
走下21路车,迎着人流的是一面祁集好人榜。这些好人就在我们的身边,浏览他们做的好事,都是生活的常态,历历在目于我们的眼前。这些好人好事纯净着邻里人心,弘扬着社会正气,引领着大家向着文明富裕的小康社会前进着,心里装着蜜一样的甜。
好人榜里有一位女大学生村官,下面就先去这位村官就职的祁集镇陈郢村看看。
来到陈郢村,早已看不到拙朴的柴门。几乎家家户户盖起了两层以上的楼房。在这些小楼的门前屋后,随处可见碧绿的菜畦;紫红的鸡冠花;还有石榴和柿子这些果实,正调皮地站在高高的枝头。
留步陈郢村的水泥路,周围不是一般乡村的那种静寂,而是常常会有机械的声音响起。走近那些声音,映入眼帘的通常会是忙碌的身影。伴着夕阳的余晖,他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制作着明天凌晨应市的豆制品。
八公山豆腐,经过2100多年的发展,依据生产力在豆腐制作工艺中的作用,可以把它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刘安发明豆腐起至1912年民国元年止。豆腐的生产沿着一条古老的道路,缓慢地走来。二是从民国元年起至改革开放前。这段时间,有些手工作坊开始使用一些简单的机械。三是从改革开放到现在。豆腐生产正从旧的结构模式向着集团化和专业化的方向阔步迈进。
豆腐鼻祖刘安做梦也不会想到,豆腐唱起了机械化的歌声。
来到陈郢村,早已看不到拙朴的柴门。几乎家家户户盖起了两层以上的楼房。在这些小楼的门前屋后,随处可见碧绿的菜畦;紫红的鸡冠花;还有石榴和柿子这些果实,正调皮地站在高高的枝头。
留步陈郢村的水泥路,周围不是一般乡村的那种静寂,而是常常会有机械的声音响起。走近那些声音,映入眼帘的通常会是忙碌的身影。伴着夕阳的余晖,他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制作着明天凌晨应市的豆制品。
八公山豆腐,经过2100多年的发展,依据生产力在豆腐制作工艺中的作用,可以把它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刘安发明豆腐起至1912年民国元年止。豆腐的生产沿着一条古老的道路,缓慢地走来。二是从民国元年起至改革开放前。这段时间,有些手工作坊开始使用一些简单的机械。三是从改革开放到现在。豆腐生产正从旧的结构模式向着集团化和专业化的方向阔步迈进。
豆腐鼻祖刘安做梦也不会想到,豆腐唱起了机械化的歌声。
时代的手笔会把沧海涂抹成桑田!一家一户型的作坊,生产规模小;制作技术落后;品种单一;产品辐射半径小;销售网络覆盖有限;收益不高。这种生产模式无法满足全国对高品质的八公山豆腐的需求。
行走祁集,会发现这里的豆制品生产规模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这种规模的初始形态是家庭作坊。前些年,目光敏锐的作坊开始向工场转变。这不仅表现在生产规模、技术分工上的进步,关键是工场已是现代化的生产组织形式!
不过,工场这种场所和员工设备的结合体是要附属在工厂之下的。祁集豆制品加工业的有识之士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捷足先登,还打起了自己的品牌。如:祁老大,平牧等豆制品企业已成功升级为工厂。
秋天的淮南,层林尽染,美的如同油画一般。豆腐的诞生之地八公山,秋韵含着轻烟,连接着祁集上空的彩虹一片。
兴之所至,我已经移步到了祁集村。这里有一棵100多年的橡栗树。前总书记江泽民曾挥毫为祁集村题写过一句话——“中国第一豆腐文化村”。这个村80%的农户生产豆制品。在工场向工厂转变的过程中,不知道第一豆腐文化村又会吐露怎样的心声?
我来到的这家生产单位,迎面的三座高大的场棚漆成养眼的绿色。其中的一座还没有覆盖顶棚,门口堆放着一些冰柜和生产设备。走进厂房,看到生产线正在运转,豆制品的香味馥郁,扑鼻而来。工人们走来走去忙碌不已,其中还有干劲十足的残疾人。我掏出手机准备拍照,马上就有工人去向场主汇报。场主赶到后,要求我把图片删除,气氛骤然变得紧张......
原来,这家单位上午遇到了国土资源部门的查验,说是改变了耕地的用途。我刚才看到的那座等着覆盖顶棚的建筑恰恰是刚刚被拆了顶棚。那些等待安装的机械设备恰恰是刚被拆除的豆制品生产线。
这座顶棚及其后面的附属建筑占地面积约一亩,原来是沟塘洼地,分属其他农户。两年前,场主生产规模扩大,流转过来了这片土地,盖起了这第三座豆制品生产的场棚。连同设备投入超过百万元。这三座场棚合计解决约80人的就业,仅工资一项每个月需要支付20多万元。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命脉。农民限于他的文化水平和财力基础,创业起来道路艰辛。执法滞后,简单的一拆了之似乎有点说不过去。我们的行政执法代表广大民众的利益又期待着理解和支持。如何协调这些众多的关系?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需要认真答辩的课题。
祁集,你的豆腐在吟唱着思考的歌声。
祁集,你从西汉时期就开始挑着豆腐担子一路走来。你和八公山豆腐一脉相承。如今,在古老的八公山下,在滔滔的淮河岸边,豆腐已经子嗣满堂——他们的名字分别叫做千张、香干、虎皮干、千丝、豆腐乳、臭干、素鸡、腐竹、脆皮、豆腐泡、内酯豆腐……庞大的豆制品家族,源源不断地供应国内市场。带动着豆腐故里的经济一片繁华,蒸蒸日上。
豆腐始祖刘安,你会不会想到“八公山豆腐”这个名称已经受到国家地理标志的保护?只要是八公山豆腐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都可以向淮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的申请。这为八公山豆腐的传承和收益提供了法律依据。
行走祁集,我发现它与八公山虽然隔断红尘三十里,但是豆腐的乳汁日夜流淌,他们之间的亲情之树一直被滋润着,枝叶青青,豆腐的歌声永远不会枯黄!
《祁集:豆腐的歌声》
(作者:崔小红) 201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