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识别技术在骨质疏松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创伤中心骨科
摘要
01
图像识别技术
图像识别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图像进行处理与分析,识别并选取特定区域与目标的技术,其步骤一般包括图像获取、重点区域识别、区域分割、提取描述性特征、特征库填充及基于算法模型的分类[3]。其中最关键的步骤为区域分割,要求分割后的图像相对于原始图像信息差异最小,从而提高识别的准确性[4]。
作为最关键的步骤,区域分割有多种方法:阈值分析、区域增长、聚类分析、马尔科夫随机场与神经网络等[5]。目前最受关注的方法为神经网络技术。神经网络具有多个算法层次,可用于处理不同抽象程度的图像数据,帮助计算机识别复杂的图像数据结构,并在识别过程中自动学习图像的分析方法[6]。随着大数据应用的普及以及图形处理单元的更新,神经网络技术日趋成熟,借助神经网络技术,深度学习在医学影像识别中得以实现[6-7]。
传统的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CBIR)依靠手动输入目标特征进行图像选取,易造成输入特征以外的信息丢失[8]。而深度学习模仿人类大脑,通过多层次结构进行学习,以自动形成的复杂图像特征代替手动输入的单一特征,从而减少了信息丢失。
Qayyum等[9]研究证实,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具有比CBIR更高的精度。Kim等[10]应用卷积神经网络技术识别脊椎结核与化脓性脊椎炎的MRI影像,发现神经网络分类器与3位放射科医生的读片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证明了应用神经网络技术自动识别医学影像的可行性。
02
图像识别技术应用于骨质疏松诊断
2.1 骨密度识别技术
2.1.1 基于X线片的BMD识别技术
该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①编码,在每个像素中用灰度值替代图像;
②预处理,降噪与增强对比度;
③分割,根据灰度值变化确定边界;
④特征提取;
2.1.2 基于CT影像的BMD识别技术
QCT的步骤包括:
①载入CT影像;
②划定感兴趣区域(ROI);
③自动分割骨边缘;
④测定ROI面积与位置;
2.2.1 基于X线片与DXA的骨小梁识别技术
2.2.2 基于CT影像的骨小梁识别技术
2.3 骨皮质微结构识别技术
03
结语
图像识别技术主要用于宏观与微观的骨参数提取,但仍处于研究阶段,图像分割、特征提取与算法设计还有着诸多不足,在充分改进之前尚不能进行普遍的临床应用。同时,图像识别技术走向临床要克服的也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难题,还包括临床医生计算机技能的不足、患者可能的质疑心理等。
李太锡
邓国英
王秋根
参考文献
来源:
国际骨科学杂志2019年5月第40卷第3期
Int J Orthop,May.25,2019,Vol.40,No.3
声明:此文内容及图片由供稿单位提供,仅供学习交流,不代表骨科在线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