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编导艺考戏文命题散文写作训练真题题目【上戏】
试题一:1、《旅行》 2、《感谢创伤》 任选其一写作一篇散文。【2017上戏/戏文】
影向主讲提示:学习参考影片《《与春同行》》《心花路放》
试题二:1、暮归 2、新居 二者任选其一 写作一篇散文。【上戏/戏文】
影向主讲提示:学习参考影片《万箭穿心》
试题三:1、看戏 2、寒冬 二者任选其一 写作一篇散文。【上戏/戏文】
影向主讲提示:学习参考影片《活着》
试题四:1、那一次离别 2、聆听寂静
任选一题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叙事或抒情散文。【上戏/戏文】
影向主讲提示:学习参考影片《归来》
试题五:1、乡音 2、那一夜,我失眠了
任选一题 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叙事或抒情散文。【上戏/戏文】
影向主讲提示:学习参考影片《我能说》
试题六:1、《释放》2、《心的极限》
任选一题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叙事或抒情散文。【上戏/戏文】
影向主讲提示:学习参考影片《贤妻》
试题七:1.《放飞》 2.《遗忘》
任选一题 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叙事或抒情散文。【上戏/戏文】
影向主讲提示:学习参考影片《不知道》
【关注影向获取更多散文写作参考与提示】
试题八:1、悠闲 2、波动
任选一题 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叙事或抒情散文。【上戏/戏文】
试题九:1、夜雨 2、独自在家
任选一题 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叙事或抒情散文。【上戏/戏文】
试题十:1、城市天空 2、扫墓
任选一题 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叙事或抒情散文。【上戏/戏文】
试题十一:命题写作:我的夏天
要求:1500字至2000字散文,不要写成议论文或诗歌。【上戏/戏文】
试题十二:命题写作:《层练》
要求:抒情/叙事散文均可,1500字左右,150分钟。【2014 上戏/戏文】
影向推荐阅读
【散文赏析】 朱自清散文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读《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我们便获得这样的感受,像似进入了一个如诗似画的境界,在灯月辉映、桨声悠扬中,和作者一起领略秦淮河无边风光。沉溺于无穷遐思之中。朱自清认为生活里“有着许多未发现的诗”,但要发现这些诗,“诗人的触觉得穿透熟悉的表面向未经人到的底里去,那里有新鲜的东西”(《诗与感觉》)同时,他还要探究细端末节的千差万殊,“无论锱铢之别,淄渑之辨,总要看出而后已”。(《山野缀拾》)呈现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的那些瑰丽多彩的形象和不同韵味的情景,正是作者对秦淮河进行穿透内里的缜密观察和严辨淄渑的深入品味的结果。
写秦淮河自然离不了水,夏夜泛舟,自然也离不了天上月,船上灯。可以看出,作者十分敏锐地观察月亮、灯光、河水三者的关系变化,细细地体察其中风味,深挖蕴存在内里的诗——“新鲜的东西”,从而精勾细描了盛夏之夜秦淮水绚丽变幻的好景奇观。你看,这是夜幕方垂,灯光初明时的情景;大小船上灯火“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幅射着的黄黄的微光,反晕出一片艨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这里,着意灯光,描画灯在水中的投影。而水呢?天未断黑时,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洋恬静。委婉”;到灯光明时,“阴阴的变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这里,着意水态,展现灯明前后水波的变幻。作者就是这样地通过这水中灯影和灯下水光的描写,展露了华灯映水、画舫凌波的图景。因为这时皎月初升。所以灯光压倒月色,灯光透过玻璃投射到黯淡的水波里,河面便呈现一片迷迷濛濛的景象,加上远处飘来袅娜的歌声伴着荡漾的微风和河水的密语,构成一种梦幻般恍惚迷离的境界,特别容易惹起我们思古之幽情。
但是,到了大中桥外,又是一番景况了。这时“淡淡的月,衬着蔚蓝的天”,因此秦淮水变了,“总像隔着一层薄薄的绿纱面幂似的”,“静静的,冷冷的绿着”,犹如“茵陈酒”一般。最妙的是,作者以高明艺术手腕,为我们描绘了渺渺灯火与缠绵月色相互交融的美景。此时与前面不同的是,灯光已夺不了月色,因此在月光的映照下.河面上纷然的灯,都“黄而有晕”,“灯愈多,晕就愈甚,在繁星般的黄的交错里,秦淮河仿佛笼上了一团光雾。”这“光雾”,便是灯光、月色、水气交相蒸腾、揉杂辉映形成的,这是灯景。灯光是浑的,月色却是清的,于是作者借助大胆的想象,勾勒了另一幅“和河中的风味大异”的月景。你瞧,那瘦削了两三分的一轮素月,就像晚妆才罢,独步蓝天的盈盈少女,在一碧如水的天宇衬托下,显得格外风致。那浴着月光的垂扬的柔枝,像“美人的臂膊”,又像“月儿披着的发,而月儿偶然也从它们的交叉处偷偷窥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岸上几株不知名的老树,在月光下“又俨然是精神矍铄的老人”。这是细刻近观——月色和树完全融在一起。而“快到天际线了,才有一两片白云。亮得现出异彩。像是美丽的贝壳一般。白云下便是黑黑的一带轮廓;是一条随意画的不规则的曲线”。这是淡勾远景——水天完全连成一片。在这幅情态万状的图景里,包孕着作者多少神思妙想!那里有鲜明的喻语,明显的衬托,强烈的对比,有彩绘素描,有浓墨淡笔,特别令人称赏的是,在作者奇纱想象的熔铸下,那无生命的自然,都化为充满灵性的活物了。色彩是那样素淡雅丽,画面是这样鲜美动人,真是一字一金,写尽了秦淮河独特的夜景。使人如睹名画,如读好诗,得到沁入肺腑的美的享受。
朱自清的作品动人的地方,还在他常将自己对生活的强烈的感受,溶注入他所创造的形象里。桓那桨声灯影里,我们看到了秦淮河的自然景色,但不也从中体察到作者内在的情感细流?由于作者的心“枯涩久了”,一受到大自然的“润泽”,便“疯狂似的不能自主”。因此一开始便沉醉在秦淮河里。在薄霭微漪,桨声间歇中,尽情享受那迷人的景色。绿绿的水,淡淡的月,轻轻的影,曲曲的波,情由景生,不由得被牵惹到历史的“美梦”中去,回思《桃花扇》描写的情节,神往六朝金粉的景象,流连于秦淮往日的艳迹,憧憬当年笙歌彻夜的繁华,“满船尽是历史重载了”。从这“重载”里,人们不难感到作者感情的重量,那正是他企图忘却“现代懊恼”;追求暂时宁静的心情的曲折反映。可是,丑恶现实却不放过他,妓船的出现把他悠扬的心境搅乱了。作者原以来歌妓被取缔了,“不料她们却仍在秦淮河里挣扎着”,而且“纠缠”到自己身上来,不禁有些“张皇”了。作者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同情她们沦落风尘的遭遇,但又由于“道德律的压迫”。拒绝点歌。理智和情感发生冲突,不由“盘旋不安,起坐都不安宁”,景因情移,于是“清艳的夜景也为之减色”了:淼淼的水影,渺渺的黄光,浓浓的夜色,汩汩的桨声。在这空寂的环境里,他“那不安的心在静里愈显活跃了”,于是,“船里便满载着怅惘了”。在谈到五四散文特征时,郁达夫曾指出当时“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就是最纯粹的诗人的抒情散文里,写到了风花雪月。也总要点出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来,以抒怀抱”(郁达夫:《现代散文导论(下)》)。从一船“历史的重载”到“满载着怅惘”,岂不就深刻地表露了作者这种“怀抱”?看得出来,那月光、水色、灯影,都和作者的感情有着密切的关连,无不倾注着他对现实深重的感受。画中有意,景内含情,开始时隐隐的喜悦,结束时淡淡的哀愁,都真切地反映了作者在当时特定处境中,无法摆脱现实纠缠的痛苦矛盾的情绪。
穿透生活内里发现诗意自然不易,而去表现它也难,这就需要艺术构思的功力。无疑,这篇散文的结构也是十分精美的,作者巧妙地以“桨声灯影”为行文线索,随着七板子汩汩桨声,从利涉桥到大中桥,从夕阳方下到素月依人,形成明显的时空顺序,一步步勾画桊淮河美丽景色,一层层展露内在思绪。连绵不断,首尾呼应,严谨集中,和谐自然。但是,作者又并不随着游踪泛泛地描述沿江风景,而是扣住灯影这一典型材料来抒写秦淮河风光。作品一开篇便点出秦淮河的船比北京、杭州等地好,而好就好在它有引起游客兴致的“情韵”,灯彩就是其中“最能勾人的东西”。接着就一路错落有致地展现种种灯光:有朦胧黄晕的琉璃灯光,有眩人眼目的汽灯亮光,有从临水妓楼帘缝里射出的线线光波,也有从河房窗户里发出的亮晃晃的电光。各种各样的灯光,装点着绿如茵陈酒的秦淮河,构成了各色各样的画面:有华灯映水的雅景,有灯月交融的奇迹,有灯光纷然喧嚣竞发的热闹场面,也有一轮素月伴着琉疏灯光的的空寂光景。作者以灯作为结构重点,扣住灯影这一奇微景象,于虚实隐现之间,绘态传情地展出了夏夜秦淮水与众不同的景色。这种大中取小,以微见广的艺术构思,确是匠心独运。这篇散文结构的另一特色在于作者把描写、抒情、议论巧妙地穿插交融。时而描绘河面景色,时而勾勒沿岸风光,时而抒写月色,时而摹拟水态,时而凭吊,时而遐思,时而抒发感慨,时而评论人情。作者融情入景,融理入情,景、情、理相互充实,彼此挥发,有机地交织在一起,使作品显得文情并茂,摇曳多姿,真正做到了如古人所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创造了充满诗情画意耐人寻味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