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大学生评教活动中的三方局限
高校学生评教指“高校组织学生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做出价值判断的活动过程”[1],涉及到学生、教师、教务管理人员三个群体。然而,目前许多高校在进行学生评教的时候,学生成了“工具人”、教师成了“局外人”,唯有教务处是“明白人”,试图用“千科一面”的标准“以偏概全”,导致评教结果失真,出现了“为了评教而评教”的现象,被不少人视为“鸡肋”的存在。为此,本文试图从学生、教师、教务管理人员这三个群体出发,分析其在评教过程中的局限性,弄清其遭人“诟病”的原因。
一、大学生作为“评价方”带有局限
首先是学生的评价能力不足导致局限。学生因其知识、经验、能力的有限,对于任课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缺乏鉴别力,甚至对给定的评教量表中的评价指标理解模糊,往往在“似是而非”的状态下就给出了最后的结果,其信度难免不高。
其次是学生做出判断的随意性导致局限。当前的学生评教大多都是“网络问卷式”评教,而且是“全员参与”,监控力度不够导致学生随意评教甚至恶评。同时,学生害怕身份信息泄露造成“好评如流”的假象也广泛存在。部分长期旷课的学生也参与评教,其评价结果的代表性程度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最后是学生的敷衍态度导致局限。目前的学生评教多为“强制评教”,比如多所高校在学期末,采用先评教才能选课,先评教才能查成绩等方式,使学生迫于需求而评教,产出了为完成“一分钟任务”似的评教结果,其可靠性程度可想而知。
二、教师作为“被评方”带有局限
除了学生在评教过程中有一定的局限性之外,教师作为被评教方,因其看待评教的态度也有局限性。
首先是教师的不屑态度导致局限。部分教师主张教学是活的,分数是死的,光凭简单的量表不足以说明任何问题,他们根本不屑于最后的评教结果,无所谓高低,那么相应的评教结果很可能不太理想。
其次是教师刻意迎合的态度导致局限。学生评教结果一般都与教师职称评定,人事决策,绩效嘉奖等挂钩,不乏有部分教师为了迎合量化的评教指标需求,过分关注学生“喜好”,比如观看视频教学,长时间的课堂讨论等,看似重视学生主体性,实则制造了一些“水课”,必然会造成评教结果失真。
最后是教师的无视态度导致局限。也有一些教师对学生评教泰然处之,没有不屑,也不会主动迎合,而是秉承着“该怎么教就怎么教”的原则正常展开教学,由此产生的评教结果值得进一步分析。
三、评价活动“组织方”带有局限
不同于之前的学生和教师,教务管理人员才是学生评教的“关键人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评教的成效。
首先是教务管理人员开发评价量表的能力有限。在负责本科教务的教务处,或者研究生教务的研究生院(处),教务管理人员很可能缺乏一线教学经验,其制定出来的学生评教量表多是从教学管理者的视角出发,那么量表本身何以具备说服性。
其次是教务管理人员无法处理巨大的专业差异。教务管理人员采用同等程度的量化指标来试图评价所有教师教学的质量,忽略了专业、学科、课程本身的差异性,比如授课老师认为讲授法更适用于该门课程,但量表中却出现“是否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评价指标,这无疑是干涉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其评价结果难以有说服力。
最后是教务管理人员无法保障评价结果的精准反馈。教务管理部门对最后评教结果的反馈不到位,没有给到学生最后的反馈,反馈给教师的只有冰冷的“数字”,并没有一个文字解释说明,如果规定分数在90以上的教师教学质量是优秀的,那得分是89的这位老师差在哪里呢?应该在哪一方面着手改进呢?
总之,高校学生评教是衡量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实际运行过程当中,学生、教师、教务管理人员三者存在的局限性都需要有所考量,不能为满足其中一方的诉求,而忽略其他任何一方。这样一来,学生评教才不至于是“走过场”的存在,而是对教学质量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存在。
[1]张俭民,董泽芳.大学生评教如何从失真到归真——基于巴纳德社会系统理论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4,34(19):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