镂雕,是中国古代玉器制作最重要的工艺之一。所谓镂雕,就是在玉料上把地子局部或大部分剔空,虚实相衬地突出玉器的主体纹饰或造型轮廓,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其很可能源于钻孔工艺。玉器的镂雕工艺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此后发展延续数千年。下面笔者对史前至明清各主要时期的出土玉器进行考察,以分析历代镂雕工艺的特点及制作情况。
冠状玉梳背良渚文化
高3.9、上宽6.8、下宽6.2、厚0.3厘米
浙江省余杭市反山15号墓出土,现藏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玉质沁为黄白色,夹茶褐色块斑。平面整体呈'凸'字结构,下端扁榫上有三个等距的对钻小孔。正反两面以透雕和阴线刻划相结合的技法,对称雕琢肢体俱全的神人图像。神人上臂两侧圆孔表示兽面的双眼。
压璜良渚文化
高4.8、宽12.7厘米
浙江省余杭市瑶山11号墓出土,现藏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玉质沁为黄白色。半壁形,以镂空勾勒出兽面神徽。钱空的方式是先以实心钻钻出小孔,然后用线切割向两边镀扩。
新石器时代是镂雕工艺发展的起萌阶段,镂雕玉器数量较少,且皆为单层纹图,镂空处多不甚规整。从大量考古资料上看,新石器时代玉器镂雕的技法主要有两种:一、以砣(磨)具为主要制作工具进行磨制镂空的砣磨法;二、以钻具(实心钻、管钻等)、线具等结合镂空制作的钻切法。这两种技法也是以后历代镂雕制作方法的基础。
冠状玉梳背良渚文化(图1-1)
高5.27、上宽5.4、中宽10.34、下宽6.3、厚0.4厘米
浙江省余杭市反山16号墓出土,现藏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玉质沁为黄白色,夹浅灰色筋状条斑。整器略呈'中'字结构。中部为兽面纹,透雕重圈眼,椭圆形样的蒜头鼻,宽嘴缭牙,下肢作蹲踞样。兽面纹之两侧为神人纹饰,神人纹饰被兽面纹一分为二,左右以及正反面对称。
良渚文化玉器的镂雕,多以钻切法制作。镂雕时,先按照构图设计,以钻在需镂空处打一个或数个定位圆孔,再用质地柔韧耐磨的植物荆条或动物筋、皮制成的线具穿过圆孔,抹上潮湿的解玉砂,然后手工在玉器两侧来回拉动线具,把多余的玉料拉搜去掉。如浙江余杭反山16号墓出土的冠状玉饰(图1-1),高5.27厘米,上宽5.4厘米,中宽10.34厘米,下宽6.3厘米,厚0.4厘米。玉质沁为黄白色,夹浅灰色筋状条斑。整器略呈“中”字结构,镂雕与线刻技法结合,表现神人、兽面纹,中部为兽面纹,透雕重圈眼,椭圆形蒜头鼻,宽嘴獠牙,下肢做蹲踞样。镂空部位不甚规整,镂空面有纵向线痕,可能是线具拉搜(图1-2)时留下的痕迹。红山文化玉器的镂空,多见于扁片状勾云形玉佩之上。磨具或结合钻在器表两面进行反复对磨,直至把玉器磨透出现空洞,再对空洞边沿加以修整而成。因此,红山文化玉器镂空处边沿多呈刃状。如内蒙古巴林右旗苏达来遗址出土的勾云形玉器(图2),高11.8厘米、宽12.5厘米、厚0.8厘米。墨色,掺杂有白色、褐色云片状和块状斑点,表面磨制十分光滑。磨刻的纹饰线条整齐而流畅,四周圆润且向外翻卷,周边外缘圆钝抹斜,中心镂作盘卷勾云形,镂空边沿呈“薄刃状”。上侧边沿有一钻孔,正、反两面均按器物的造型和纹饰琢磨出凹凸分明的装饰线。
红山文化勾云形玉佩
镂雕的钻切法自新石器时代至清代历经数千年,基本流程却没有什么变化。如清人李澄渊在《玉作图》中所云:“凡玉片宜作透花者,则先以金刚钻将玉片钻透圆孔后以弯弓并钢丝一条,用时则解钢丝一头,随将丝头穿过玉孔,复将结好丝头于弓头上,然后用浸水沙顺花样以锼之,如木作弯锯锼花一样。”可见,明清时期的镂雕工艺与良渚文化时期的基本流程是相近的。但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镂雕工艺和工具也不断变化,所以历代玉器镂雕的具体步骤和工艺痕迹会有一定的差异。殷商、西周时期,人们已经制作了青铜工具,并运用于玉器的制作之中,所以此期镂雕玉器数量增多,且镂空部位较新石器时代规整,切面也较平直。多先以青铜质钻具加蘸解玉砂在器内适当位置打一个定位圆孔,再由青铜质地的锯条进入圆孔,反复锯切成形。如山西洪洞西周墓5号墓出土的玉饰(图3),直径5.2厘米,黄白色,半透明,有光泽,扁平体,为盘龙咬尾形。器内用镂空纹饰配合器表线纹,以突显纹饰,镂空部位多为由上大下小的漏斗状圆孔和渐窄的条状部位连接构成的“逗点式”镂空。商代玉器的镂空皆在边缘施用,而西周较多位于玉器内部。
凤形玉佩 商代
长13.2、宽7.4厘米
现藏于首都博物馆
玉质白润,经浸蚀局部泛黄褐色晕斑。体扁平,用丝锯镂空线刻。器呈回首长尾夔凤形,周边为齿状,有四个单面钻成的小孔。两面纹饰相同,精巧写实,有石家河文化玉凤构图遗风。
紫沁黄玉兽面纹佩,西周
故宫博物院藏。
白玉龙纹佩,周
故宫博物院藏。
1956-1957年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1657号墓出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