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书有益)《风云石马垭1933》修订版—正文第十三集

(启书有益)《风云石马垭1933》修订版—前言

(启书有益)《风云石马垭1933》修订版—正文第一集

(启书有益)《风云石马垭1933》修订版—正文第二集

(启书有益)《风云石马垭1933》修订版—正文第三集

(启书有益)《风云石马垭1933》修订版—正文第四集

(启书有益)《风云石马垭1933》修订版—正文第五集

(启书有益)《风云石马垭1933》修订版—正文第六集

(启书有益)《风云石马垭1933》修订版—正文第七集

(启书有益)《风云石马垭1933》修订版—正文第八集

(启书有益)《风云石马垭1933》修订版—正文第九集

(启书有益)《风云石马垭1933》修订版—正文第十集

(启书有益)《风云石马垭1933》修订版—正文第十一集

(启书有益)《风云石马垭1933》修订版—正文第十二集

整个金宝乡周边,最有钱的大财主,首推积善的杜思于。

此人开有盐场,专门和官府做生意,有四栋灶房,专门产盐的工人就有六十多人,而且坐拥田地五百多亩,房屋连片一个大院子,很多佃农在他家帮工,粮食收获很多。但他不仅将佃租提高到了四成,而且在家中设置有刑罚室,培养有好几个打手,经常殴打佃农,搞得怨声载道。

对于这种为富不仁的大财主,党组织决定就拿他先开刀。

四月二十九日,一大早,突然发起行动。游击队的武装民兵将杜思于的家团团围住,佃农里应外合,一起抓住了杜思于的老妈。老太太痛哭流涕、低头认罪。由于杜思于不知道从哪提前得到消息,带着妻儿已经逃走了。所以,此次行动虽然得到了不少粮食,但银钱方面的却收获不大。

杜家的张管家也不知去向。那七十多岁的老太太看着也十分可怜,竟然被儿子悄悄抛弃了。认真讯问了一番,她确实也不知道儿子把钱藏在哪,就没有再为难她。有人在其厨房内发现了一大坛子盐蛋,于是捡出来,每人分了一个。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党组织决定,当天晚上,突袭龙泉碑垭沟大财主何坤举。

碑垭沟距离龙泉场很近,只是翻过一个并不太大的山垭口,也就是一袋烟的功夫就能走拢。这何坤举不但是南充西区有名的大土豪之一,而且还是反动政府特别安插在七宝寺学校的庶务,是一颗监视南充西区共产党行动的“钉子”。他在校期间,经常伙同青年党徒向反动政府告密,害得上面三不二时又要来过问一番。七宝寺党组织早就想把它除掉了。

这次机会大好!但长期与土匪打交道的蒋述法建议说:“处死他,不如将他活捉了,要他家拿钱来取。这样我们可得到一大笔活动经费。一举两得,这样的'牵肥猪’才更有价值。”罗汉文同意他的意见。

四月二十九日晚,何宣昭率领游击队蒙面行动,在观音岩附近发现了正在走路的何坤举,他刚和青年党徒在晏家场上喝酒吃饭过来,还没来得及走拢七宝寺学校宿舍。从后面悄悄上前,勒住脖子,抓住他后,马上用一团棉花塞住嘴,并用一个厚实不透光的袋子套住脑袋,底部没有完全扎紧,留有通道好让他出气。他双手反绑得严严实实,只能被逼着高一脚、低一脚蹒跚行走。走了几十步后,便被按住绑在了用“马架子”和竹竿捆绑的简易“滑竿”上,由两名壮汉抬着飞奔。

当游击队蒙面冲进他在碑垭沟的家时,他的家人已经上床睡觉。仔细一看,何坤举的家确实十分气派,带围墙,三进院落,雕梁画栋,配有花园水池,修建得十分别致,家中有管家,还有好几位门丁、佣人,随处都是古典家具,无不显示着“有钱”的气息。那位管家吓得瑟瑟发抖,跪在地上,磕头如同捣蒜,不住地说:“好汉饶命啊!只要不伤人,要钱给钱、要物给物”。在其指引下,到书房和银库一阵搜索,果然找到不少银钱,用背篼装了运走。

搜到银钱的同时,竟然还有意外收获。有两个木匣子,里面竟然是买地和放债的契约。这都是老百姓的血汗啊!一气之下,游击队连同木匣子和里面的材料一道,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

其他财物,由于太过笨重,无法获取和转移,游击队员们也没有加以损坏,就保持原封不动。把人留着,应该还有大用。继续将何坤举实实地绑在滑竿上,一路上不声不响,轮流把他抬往石马垭董家沟赵全英家。

何坤举知道遭打劫了,但完全不晓得是谁下的手,也不知道自己要遭转运到什么地方去,在滑竿吓得浑身筛糠,但苦于眼不能观、手不能动、口不能言,啥也不能做。

抵达石马垭时,天已快亮了。赵全英安排游击队员悄悄咪咪地把何坤举关在屋后苕窖,用石板半掩苕窖门,外面再用草丛掩盖。这样使得苕窖里面既不憋气,又略有透光,而且里面也看不见外面。何宣昭派两名游击队员负责看守,打算先关一阵子,暂时也不伤害他,再从长计议。

完全没想到,绑架何坤举的事情发生三天后,积善土豪财主杜思于从潜逃处折返回来,侥幸躲过一劫的他,相当自负。第二天正好是他老妈的生日,他放出消息,要大宴宾客,顺带应证一下自己目前的安全状态,也要显示一下自己的财富,更要表达对地下党的蔑视。料定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绝对不会再有胆量来干一次“牵肥猪”。

杜思于钱财多、人脉广,朋友中间,有不少大财主、乡公所的干部、国民党军队的军官。消息散发出去后,这些纷纷前来祝贺。在这种情况下,地下党确实不敢下手。

苏俊得到消息后,马上亲自带人前往石马垭,在赵元亨家楼上,组织罗天照、何宣昭、赵全英、赵吉周等,研究对策。虽然不能下手,但必须要打杀一下杜思于的嚣张气焰。几人细细一合计,获得了一个完美计划。

这日上午,数不清的老百姓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人群处得到消息:大财主杜思于要为老母亲庆祝七十大寿,要大宴宾客,所有人员不需要送礼,只需要说上一句吉祥话,不但能够免费吃喝,而且还可以免费领取两斤盐!

这一消息,引起了广大穷苦百姓尤其是乞讨人员的极大兴趣。

自从中午开始,就络绎不绝有人前来,在杜思于家门外大喊:

“祝贺老寿星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祝贺杜家老夫人长命百岁!”

“我们给杜老夫人祝寿!”

更有数不清的乞丐,手持打狗棍,有节奏地在门口唱“莲花落”。

“莲花落”是一种十分有趣的民间表演形式,表演者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自说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所谓“七件子”乃是分执于两手的竹板,右手所执两片大竹板,左手所执五片小竹板。大竹板打板,小竹板打眼,相互配合“有板有眼”,说唱之词则随着板眼节奏进行表演。具体唱词为:

今日杜府闹腾腾,府里有位老寿星。

三字名叫杜夫人,七十大寿喜盈盈。

儿子媳妇蛮孝顺,女婿女儿尽孝心。

一道叩拜谢神灵,请寿一堂保长生。

怎奈夫人福气好,财神菩萨送元宝。

送元宝,送元宝,八方财神都请到。

文武曲星下天堂,八仙过海浪漂漂。

先请那,文财神和武财神。

文财神,摇钱树下摇了摇,一大堆铜板摇落莫捞捞。

杜夫人最是福气好,成串铜板都接到,堆满堂中乐淘淘。

武财神,手捧金条和元宝,到寿星寿婆屋里来走到。

给儿子媳妇屋里头,到处堆满金元宝,一生一世用不焦。

……

杜思于家的其他重要客人一看,惊叹不已:“杜大哥啊!没有想到你们家竟然有这么好的人缘!这么多人自发前来给老太太祝寿,民风淳朴,人心向善,真是让人羡慕啊!”

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杜思于一脸困惑。

来者都是“客”,张管家十分善于迎来送往,“心领神会”,将所有“客人”迎进客堂,围坐享用酒宴。很显然,由于从未享受过这种饕餮盛宴,这一伙人食欲极佳,食量极大,无不拼命吃喝。酒菜不够了,就主动到后堂去拿。有剩余的酒菜,悉数打包。吃饱喝足后,还排着长队,到库房领取盐巴。

当然,这些人没有忘记事先约定的要求,口中不停地说着各种由衷感谢的话:

“杜家大善人啊!”

“杜老夫人菩萨心肠!”

“杜老夫人一定长命百岁!”

如此这种场面,竟然从中午一直持续到傍晚,人群还在排队,不少人还在从四面八方赶来加入,一点也没有减少的意思。整个杜家里里外外,十分闹热。那些被正儿八经用拜帖请来的客人,反而居然被饿了半日,一直没有上到桌子吃成饭。

突然意识到事情严重不对劲的杜老太太终于反应过来,安排家丁,把还在张罗者招呼“客人”的张管家捉将过来,一顿暴打:“你是咋知客的!放了这么多毫无关系的人进来!白吃白喝还拿东西!赶紧处理好,要不然打死你!”

挨了打的张管家,只得到了大厅中当众下跪求情:“各位父老乡亲!求求你们,我们杜家招待不周,现在酒菜已经吃完,大家的心意领了,请各位散去吧!求求各位大爷大妈兄弟姊妹了!我给你们磕头了!”

然后就是磕头如同捣蒜,很快就磕破了额头,鲜血直流,弄得张管家一脸血糊泠当。

突然发生的变故,惹得没有吃上的那些“客人们”纷纷埋怨:

“还说啥家大业大,咋一顿饭都供不起?”

“这杜老板也太抠门了吧?”

“今天撵客,明天上坟,后天坟上长青藤……”

“杜老太太是不是明天就要办丧事了哦?”

议论一阵,依然没得散去的意思。

一听这些人开始说些丧气的话,杜思于大为忌讳。赶紧安排张管家,给所有在场人员分别发了一块钱,再三招呼“千万千万不要再去叫人过来了啊,大哥大爷大嫂大娘兄弟姊妹些,求你们了!”

大家获得银钱,满意散去。

经过这一番扎实折腾,之前正儿八经受到邀请的人员,由于送了礼却没有吃上饭,对杜思于恨之入骨。

挨了这一番莫名其妙“待客”的杜思于,开始变得一蹶不振。

何坤举被扣留的这些天,并没有受到伤害。每天有人按时为其送餐,任凭他在苕窖里面声嘶力竭地叫喊,均默不作声。何况苕窖里面发出的声音,由于被土层吸收,变得十分沉闷,如同瓮里的牛叫一般,根本传不到多远。何坤举完全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第七日,天大亮后,赵绍周的妻子赵何氏路过董家沟赵全英家,主动给正在忙活的赵元亨打招呼:“元亨大爷,你这么早就在担水啊?”那声音在清晨的寂静中,显得十分洪亮。

何坤举在苕窖中听见,恍然大悟自己原来是被转运到了金宝石马垭。他是认识赵元亨的,这信息简直就是一根救命绳,于是再也顾不了辈分和面子,用尽最大的力气,扯着几乎快嘶哑的嗓子,在苕窖中拼命地高喊:

“元亨大爷!我是七宝寺学校庶务何坤举!我教过你娃儿赵述侨、赵全英!我遭人打劫了!遭关在一个土坑里!我要遭人整死了!救命!快点救命哟!”

获得看守的游击队员告知后,赵元亨吃了一惊,只好默不作声,赶忙汇报藏在柴屋里面的何宣昭、赵吉周他们,共同商议如何处理。

“无论如何,我们必须要保护群众和党组织的安全。听说军阀杨森派了两个团过来要围剿南充西区。现在我们的行踪已经遭泄露了,一旦大部队过来,后果不堪设想。现在必须下定决心、以除后患!我提议,马上杀了何坤举!免得夜长梦多。”何宣昭提出自己的主张。

“要得,必须做得干净利落。”赵吉周表示支持。

没想到蒋述法却提出反对意见,说:“那不行!这家伙一定还有不少钱,这么大一头肥猪,这时候杀了可惜了。我们必须要想办法让他的家人拿钱取人,先榨干再说,一旦整死了,就变得一文不值。”

看大家愣住,蒋述法补充说:“此地不宜久留,我们必须马上转移。我们可以去找蓬溪南场的'大哥’何致远。”

“你说的是那个土匪头子何致远?”赵吉周问他。

“话莫说得那么难听嘛!国民党和共产党还相互称对方是土匪呢。何致远是我的兄弟伙,这人有枪、有钱、有人,有实力,国民党根本不敢为难他。而且,他和苏俊先生的关系还可以,信得过。我建议,有枪的游击队员跟我一起到蓬溪蓬南场避风头,趁机在蓬溪进行军训,提高战斗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一旦有机会,我们迟早杀回来。”

情况十分复杂而且很是紧急。听蒋述法这么一说,罗汉文、赵吉周都觉得有点道理,就同意了。

但大多数游击队员还是表示不同意。蓬溪县城距离金宝场,要步行接近六十五里。到这个地方去,已经是跨县域,不亚于抛妻弃子、背井离乡。到底什么时间才能回来,其实根本没有人心头有底。

罗汉文便挨着一个个做说服工作:“大家都知道,民国十九年(1930年)三月,苏俊先生在蓬溪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蒋述法说,何致远跟苏俊先生关系不错。我们就算是信不过蒋述法,信不过何致远,但总应该信得过苏俊先生。”

最终,有八名持枪的游击队员将枪藏了,就地解散,各自回家。另有二十二名持枪的游击队员并非本地人,无处可去,只好被迫跟蒋述法一道转移。

完全没想到,这蓬溪县蓬南场的何致远,有实力确实不假,但早就背离了组织、私下里投靠了国民党。蒋述法一行到了之后,连客气话都没有说一句,便被强行缴了枪、人员被收编。

南充西区游击队丧失了武装自己的绝佳机会。消息传回,气得何宣昭、赵吉周几人顿脚大骂,所有党员同志都义愤填膺。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罗汉文在支部会上动议,开除了蒋述法的党籍。

所幸,那门“牛耳子”大炮因为太过庞大和累赘,无法转移,在那位独居老人赵布周家中掩藏了多年,终究也没有机会拿出来使用。在新中国成立后,董家沟的老百姓专门搭建了一个柴灶,将其锻烧切割后打造成为了刀具、锄头等,大家分了,每家都有一份。

当然,这是后话。

(0)

相关推荐

  • 游击队员1974

    游击队员1974

  • 此人是水浒里最低调的大财主,曾救鲁智深于危难,背景深不可测

    我们知道,在整个水浒传中,也描绘几个有钱的大财主出身的好汉,比如柴进,李应. 但是我们可能忽略掉一个更有钱的财主,这个人就是赵员外. 如果说赵员外大家不太熟悉的话,我再说另外一个人--金翠莲,这个人和 ...

  • (启书有益)风云石马垭1933(之一)

    按:时光荏苒,转眼已是建党100周年.有许多历史,已经消失在了硝烟和岁月中.但流逝并不代表忘记.守成匪易,而创业更难.坐享幸福,更当思先辈先烈.南充金宝石马垭,是新中国成立前西区革命胜地之一,这里有血 ...

  • (启书有益)风云石马垭1933(之二)

    按:时光荏苒,有许多历史,已经消失在了硝烟和岁月中.但流逝并不代表忘记.守成匪易,而创业更难.坐享幸福,更当思先辈先烈.南充金宝石马垭,是新中国成立前西区革命胜地之一,这里有血有歌.有泪有成.在尊重事 ...

  • (启书有益)风云石马垭1933(之三)

    按:时光荏苒,有许多历史,已经消失在了硝烟和岁月中.但流逝并不代表忘记.守成匪易,而创业更难.坐享幸福,更当思先辈先烈.南充金宝石马垭,是新中国成立前西区革命胜地之一,这里有血有歌.有泪有成.在尊重事 ...

  • (启书有益)风云石马垭1933(之四)

    按:时光荏苒,转眼已是建党100周年.有许多历史,已经消失在了硝烟和岁月中.但流逝并不代表忘记.守成匪易,而创业更难.坐享幸福,更当思先辈先烈.南充金宝石马垭,是新中国成立前西区革命胜地之一,这里有血 ...

  • (启书有益)风云石马垭1933(之五)

    按:时光荏苒,有许多历史,已经消失在了硝烟和岁月中.但流逝并不代表忘记.守成匪易,而创业更难.坐享幸福,更当思先辈先烈.南充金宝石马垭,是新中国成立前西区革命胜地之一,这里有血有歌.有泪有成.在尊重事 ...

  • (启书有益)风云石马垭1933(之六)

    按:时光荏苒,有许多历史,已经消失在了硝烟和岁月中.但流逝并不代表忘记.守成匪易,而创业更难.坐享幸福,更当思先辈先烈.南充金宝石马垭,是新中国成立前西区革命胜地之一,这里有血有歌.有泪有成.在尊重事 ...

  • (启书有益)风云石马垭1933(之七)

    按:时光荏苒,有许多历史,已经消失在了硝烟和岁月中.但流逝并不代表忘记.守成匪易,而创业更难.坐享幸福,更当思先辈先烈.南充金宝石马垭,是新中国成立前西区革命胜地之一,这里有血有歌.有泪有成.在尊重事 ...

  • (启书有益)风云石马垭1933(之八)

    按:时光荏苒,有许多历史,已经消失在了硝烟和岁月中.但流逝并不代表忘记.守成匪易,而创业更难.坐享幸福,更当思先辈先烈.南充金宝石马垭,是新中国成立前西区革命胜地之一,这里有血有歌.有泪有成.在尊重事 ...

  • (启书有益)风云石马垭1933(之九)

    按:时光荏苒,有许多历史,已经消失在了硝烟和岁月中.但流逝并不代表忘记.守成匪易,而创业更难.坐享幸福,更当思先辈先烈.南充金宝石马垭,是新中国成立前西区革命胜地之一,这里有血有歌.有泪有成.在尊重事 ...

  • (启书有益)风云石马垭1933(之十)

    按:时光荏苒,有许多历史,已经消失在了硝烟和岁月中.但流逝并不代表忘记.守成匪易,而创业更难.坐享幸福,更当思先辈先烈.南充金宝石马垭,是新中国成立前西区革命胜地之一,这里有血有歌.有泪有成.在尊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