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书有益)东郊记忆——文化是一种积淀的传承,而不是讨巧的创意
午间间隙,我独自一人,沿着建设路,趋向“东郊记忆”。
“东郊记忆”是一处场所的名字,却有着如此富有诗意的名片。数天求学以来,教授多次提及这个处所,工业文明与现代文化的交汇,吸引着我的脚步。
火车东站所在地的成都东郊,曾经是老工业区,聚集了解放以来兴建的几十家上万人的大型工厂,大多为部属的国营大型企业,分属当时的航空部、航天部、电子部、机械部、铁道部……每个工厂都有自己的家属宿舍区,有自己的学校、医院、幼儿园、文化楼、运动场、影剧院等,还有着名为生活供应站的各种商店和居民菜市场。
本世纪初,成都市政府实施“东调”战略工程,对东郊老工业区企业实施搬迁。如今的东郊,那些成片的厂房和配套建筑留下的空地,被不同的房地产开发商建成了一片片商品房。
那些原来工厂的职工,不管在职的、下岗的、离退休的,大多还在这里居住着,他们离不开这片熟悉的土地。有的居住在原单位的集资房,有的居住在安置房,有的居住在经济适用房。这些住房与商品房一道,混合成了新的东郊。
“东郊记忆”所在地,属于原东郊老工业区的一部分,其前身是红光电子管厂,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为“一五”期间原苏联援建,在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支黑白显像管和第一支投影显像管。
上百万人生活的地方,休闲娱乐场所成为必须。政府按城市工业用地更新和工业遗存保护相结合的方式,在此旧址上修建了成都东区音乐公园,后来更名为“东郊记忆”。高大的厂房、冲天的烟囱依旧傲然矗立,昔日的老厂房已变身为时尚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厂房里轰鸣的机器声已化作各种动人的旋律,锅炉已变成时尚的喷水池。
大多数建筑也都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工厂本色,墙上那些具有时代色彩的标语也都还依稀可辨,就连若干年前厂子里生产用的车床、模型、锅炉等都停放在路边,向川流不息的人群诉说着一个时代的辉煌。
它们和鳞次栉比的酒吧、画廊、咖啡屋、各种稀奇古怪的商品,还有喧闹前卫的音乐会一起作为景点的噱头被完整保留了下来。在这里,工业遗存和文化产业完美融合。
缓缓的游走于这座曾有着“北有首钢、南有红光”美誉,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最为辉煌的工业时代的工厂旧址,我分明看到一个时代的缩影。
林立的红砖厂房和具有工业符号感的建筑物保留着五十年代原苏联援建的风貌,随处可见的毛泽东语录和各种标语口号是六十年代经济狂热和政治狂热的遗留产物,数十米高的烟囱让人无法想象当年有着怎样震耳欲聋的轰鸣……
最有意思的是那些创意十足的雕塑,巧妙的运用了现代工艺,以老化的机器设备为原材料,加以组合焊接,几个齿轮就可以成为一座巨大的琵琶,一个车厢就能成为流动的花坛,几个闸门就构成了绽放的花朵。
更有那以燃煤为动力的火车、停靠在树下的飞机、靠在墙角的雷达,无不随时展现着那个时代特有的科技。更有那以电为动力的特种客车旁边,停靠着一辆当日执勤的轿车,让人感觉兴味盎然。
许多多被记忆封存的时代印记喷涌而出,而如今它们都安静的站在那里定格为一段不可重复的历史供人们怀旧,丝毫不介意与它们形成巨大反差的灯红酒绿,就像大浪淘沙后一望无际的海岸,平静的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于我而言,文化在更多的时候是一种积淀与传承,而不是讨巧的创意。现代城市快节奏的生活催生出的所谓的文化,更像一份让人没有食欲的快餐,所以与其说是文化产业,倒不如说是城市的疤痕。
在大刀阔斧的改革进程中,能够留存下了这样的工业遗迹,已属难得。能够让他与现代文明完美融合,却彰显了一个城市的怀旧与包容。
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