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老臣张廷玉与乾隆

三朝老臣张廷玉与乾隆

终清一朝,满洲族是老大,其他各民族都是奴才。在相对的强势面前,汉族及其他民族没有过多的选择:要么臣服剪辫子,要么抗拒砍脑袋。在这种状况下,其他各民族及绝大部分成员都选择了臣服,遗老遗少顺便把明朝制度引进清朝,汉族士子引以为豪的忠烈气节变成了笑话,这些都是我们必须正视的历史事实。也正因为这个过程,最终才形成梁启超所言的中华民族,才在清朝的疆域基础上建立了中华民国。在清朝这个中华民族融合的过程中,满洲统治者只授予殊荣于一个汉人配享太庙,接受后世皇帝及大臣跪拜祭祀,这个人就是张廷玉。

张廷玉(1672年-1755年),安徽桐城人,自幼博闻强记,才思敏捷,康熙三十九年进士,雍正朝先后任保和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军机大臣,加少保衔;乾隆二年十一月,授总理事务大臣,加拜他喇布勒哈番,特命进三等伯爵,赐号勤宣,开创文臣获伯爵尊位的先例;乾隆四年,加太保,是清朝难得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元老。其父张英亦进士出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曾充任《国史》、《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是以后世有“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之美谈;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件流传更广的事情。张家与邻居争墙宅地,家人拼爹,修书至京城求助,张英回书曰:“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两家各让三尺,形成一巷通道,至今犹在,可见其心智胸怀。张英书房悬有自题对联:“读不尽架上古书,却要时时努力;做不尽世间好事,必须刻刻存心”!家学渊源如此,张廷玉自然做得更加出色。

张廷玉终其一生,没有为清朝立有重大的文治功绩;真正让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位精明皇帝欣赏的,是张廷玉所言所为符合皇帝认可的文臣标准。

一、忠:自秦始皇以下历朝历代,均以道家学说为本,儒家学说为用,其他学说为辅。对于首辅重臣来说,在君主、社稷、民众之间,做出排序或综合选择,就成了对智慧谋略最重要的考量。从理论及规律上来说,孟子的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所表现的民本主义思想很可贵;但在不同的历史片段中,君主、文臣、武将、后党、宦官对朝政的掌控力度时有不同。康熙、雍正、乾隆这三朝,均为乾纲独断时期,张廷玉很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始终以君为纲,以国为重,以民为本,从未行差踏错半步。从做官开始,张廷玉就奉黄庭坚的“万言万当,不如一默”这句话为圭皋,留心所见所闻,遵守官制做好本分事体,上有所言必记,有所问必答,有所漏必补,使君主的意志得以顺利执行,从而巩固社稷,惠及民众。一旦事体出错则首担责任,成功则归于君主官吏,所以雍正与他相处极为默契,“名曰君臣,情同契友”;赞扬他“外和平而内方正”、“器量纯全,抒诚供职”;

二、公:张廷玉久居庙堂高处,三朝元老,入仕50余年,为相达26年之久,毕生不参与皇室家务,不介入党派之争,不用公器牟取私利,不争权,不图名。上朝时间,所言所为皆为公事,绝不言私人私事;下朝回家,偶尔见客,绝不言及同僚公事,寒暄片刻即端茶送客,“国家之事尤不当轻向人言”;张廷玉自康熙四十三年入值南书房起,便承担起皇帝秘书的角色,先初览进献文书,草拟摘要,皇帝查阅后再待咨询;即有咨询也是谨慎作答,建言而不建策,成策而不亲自执行,牢守秘书本分,从不越雷池半步。雍正即位后,往往是“口授大意,(张廷玉)或于御前伏地以书,或隔帘授几,稿就即呈御览。每日不下十数次,皆称旨”,可见其文思敏捷,务实求真,确非常人所及。{清史稿.张廷玉传}仅记载张廷玉三次上疏言事:雍正元年有疏言曰:因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有大量移民“结朋而居”,恐生祸患,“请敕督抚慎选廉能州县,严加约束”,同时引导“棚民”向善;雍正十一年有疏言曰:“刑部不论事大小,人首从,皆收禁,累无辜。请如诸行省例,得分别取保”,严禁有司吃了被告吃原告;同年底回家探亲,见黄河泛滥,有疏言曰:“行经直隶,被水诸县已予赈,尚有积潦不能种麦,请敕加赈一月。”并议“以工代赈”,得旨允行。此三事皆涉及民众利益,社稷安危,奏疏有言有据,循途遵法,是以雍正全部准奏,并加褒扬;

三、能:康熙朝援用明朝官制,内阁的首辅大学士以及协办大学士都被称为中堂,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各部长官(管部的大学士及尚书、侍郎等)称堂官;至晚年时,康熙又设上书房,统筹朝廷事务。雍正为了集中权力,于雍正八年以西北用兵为名,另设军机房于隆宗门内,以怡亲王允祥、廷玉及大学士蒋廷锡领其事,嗣后改称办理军机处,钦定“廷玉定规制”:“诸臣陈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内阁拟旨;要事用摺,自奏事处上,下军机处拟旨,亲御硃笔批发。自是内阁权移於军机处,大学士必充军机大臣,始得预政事,日必召入对,承旨,平章政事,参与机密”。通过这种方式,雍正把决策权抓在手中,皇权统治得以加强,避免了政出多门以及失、泄密现象的发生。终雍正一朝,所有军政大事信息都先汇集在军机处,雍正决策后再通过六部执行,如“摊丁入亩”、 重农抑末、改土归流、整顿吏治,“耗羡归公”、“养廉银”等制度,安定西藏、平定西北、处理与俄关系等问题。张廷玉在这些问题与政策实施过程中,竭尽全力襄赞雍正做出正确决策,督促六部贯彻执行,无有尺寸功绩,却显超人智慧;

四、勤:张廷玉办事非常勤勉,当日事,当日毕;明日事,今日预。“燃双烛以完本日未竟之事,并办次日应办之事,盛暑之夜亦必至二鼓始就寝,或从枕上思及某事某稿未妥,即披衣起,亲自改正,于黎明时付书记缮录以进”。他心思缜密,过目不忘,能将各部院大臣和全国疆吏的出身、经历以及各司员府县甚至胥吏的姓名、籍贯丝毫不差地说出来,就像一个活档案库;军政民政司法,河工赈灾科考,每年每月要处理多少大事;各省各部事务交错纵横,这么复杂的人际关系,海量的信息数据,张廷玉处之泰然,游刃有余;每当雍正提起问及,文件信手拈来,看法脱口而出。对张廷玉的办事能力,雍正帝曾这样称赞:“尔一日所办,在他人十日所不能也。”雍正经常召见他,有时一天召见三五次,习以为常;张廷玉偶尔患病不能入朝办事,雍正甚至感觉犹如自身臂膀损伤:“大学士张廷玉患病,非朕臂病而何?”每当雍正身体不舒服时,各项机密事务悉交张廷玉承领办理,事后雍正说:“彼时在朝臣中只此一人”;

五、廉:张廷玉熟读史书,对于“伴君如伴虎”这句话体会最深,更知明君眼中不能掺沙,结党营私可得一时一地之利,绝无长久可能。所以张廷玉虽然“最承宠眷”,但在与门生同僚交往中,“门无竿牍,馈礼有价值百金者辄却之。”对于确有能力品格者,在适当时候会向皇帝举荐,但从不在任何人面前提及举荐过何人;任科考主官时,有人微词试探欲通关节,张廷玉以诗词作答,以示舞弊事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长此以往,绝无幸免可能。位极人臣,几十年如一日,从不以公器谋私利,亦不为私利损公器,非常难得可贵。三代皇帝都对他这点极为赞赏,雍正多次赏赐金钱书籍给张廷玉,以示廉洁不吃亏之意;还赐张廷玉春联一副:“天恩春灏荡,文治日光华”,后来张家年年挂出这副春联作门联;雍正临终前,遗命张廷玉日后配享太庙;乾隆也以诗句赞赏他说:“不茹还不吐,既哲亦既明”。

乾隆即位后,开始接管朝政,提拔新进文臣武将,张廷玉逐渐失宠。乾隆六年,刘统勋奏疏:因张家及姻亲姚家当官者人数众多,建议乾隆“稍抑其势”,在三年内暂停桐城张、姚两姓在吏部名册内高位官员的升迁;门生故友闻知此事后,皆纷纷打抱不平,张廷玉私与家人说:刘统勋此奏是知我帮我,如我能体面退下,后辈当对刘统勋感恩戴德。此后张廷玉不断犯错,期冀以小错换取乾隆小惩,以便能早日荣休,死后能配享太庙。而乾隆为精明高傲皇帝,岂能容忍臣属不断犯错,于是在鄂尔泰、张廷玉两派党争问题上,撤去张廷玉之子张若霭的世袭伯爵,以求势力平衡;因《皇清方颖》御制诗中错字问题下旨:“总裁官张廷玉、梁诗正、汪由敦交部议处”;在致官归乡问题上,张廷玉乞求乾隆下旨,落实配享太庙殊荣,乾隆颁旨后却因张廷玉未能亲自来朝谢恩,削去张廷玉的伯爵;又因皇长子死后初祭,廷玉即请南还致休,乾隆大怒,“降旨切责”;又因其亲家四川布政朱荃(张若澄续妻之父)坐罪,乾隆下令,尽缴历年皇帝所赐张廷玉物件;乾隆十五年八月,又命钦差大臣德保查抄其在京住宅,查看张廷玉历年笔记,见笔记上面详列张廷玉参赞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各事建言,皇帝相关评语,恭谨之情跃然纸上,无丝毫怨怼之意。至此,乾隆方知康熙、雍正荣宠张廷玉之因,张廷玉深谋远虑之处,稍觉对老师张廷玉所做所为有过分的地方,是以在张廷玉过世后,乾隆仍遵雍正遗诏,让张廷玉配享太庙,赐祭葬,谥文和。

张廷玉以满洲奴才身份,一介汉臣,连任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元老,兢兢业业,如履薄冰;不求事功文名,杜绝权势私利,唯忠皇帝社稷,但求民众康宁;机密藏于脑海,勿忘外泄;高位仅利国事,何涉身价!荣宠优渥,陡增勤勉效命之心;非议指斥,渐起急流勇退之意。外圆内方,父子两宰相;诗书传家,历代六翰林。历朝历代文人学子,尚有利君利国利民利己者若此乎?

君主用忠、公、能、勤、廉五项标准来考量文臣,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个框架似乎还有其存在价值,内容却有很多变化;如果用这个框架添上合适的内容来考量人民公仆,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雍正三年,雍正为了能及时召见各位重臣入值办事,特赐张廷玉、朱轼等九人入住澄怀园;张廷玉居住此园期间,心得笔记不断,集为{澄怀园语},其中多有名言警句,附录几条如下,以飨各位:

圣人之言简,贤人之言明,众人之言多,小人之言妄;

今日行事俭,异日做官清;

一语而干天地之和,一事而折生平之福;

保家莫如择友,求名莫如读书;常觉胸中生意满,须知世上苦人多;

人以不可行之事来求我,我直指其不可而谢绝之,彼必怫然不乐。然早断其妄念,亦一大阴德也;

天下有学问、有识见、有福泽之人,未有不静者;

喜传语者,不可与语;好议事者,不可图事;

治心以正,保躬以静;进退有义,得失有命;守道在已,功成在天。夫复何为?莫非自然?

教子之道有五:“尽其性;广其志;养其材;鼓其气;攻其病”。

清康雍乾三朝,有一人声名显赫。他是《康熙字典》、《雍正实录》,以及《明史》、《国史馆》、《清会典》的总纂官,也是大学士、军机大臣,曾任雍正皇帝近臣“秘书”,死后则以汉臣身份配享太庙,终清一代,再无他人。他就是张廷玉。

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研斋,安徽桐城人。康熙朝大学士张英之子。观张廷玉一生,历三朝之元老,居官达五十年,几乎到了“无错无过”之境界,这是什么原因呢?张廷玉是饱学之士,又身处中枢机要之地,深知言多必失的道理。他的为人之道,就是处处小心谨慎,常常管住嘴巴。他对黄山谷所说的“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极其倾倒,并表示要“终身诵之”。少说多做,既是他立身的主导思想,也是他的为官之道。他处处以皇帝的意志为意志,默默去做,不事张扬,事成又归功于人主。这样的仆臣,当然是皇帝喜欢的。

张廷玉是康熙三十九年进士。在康熙一朝就已历任检讨、直南书房、洗马、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刑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不过,张廷玉真正得到重用,则是在雍正一朝。清史稿《张廷玉传》说:“雍正元年,复命直南书房”,“廷玉周敏勤慎,尤为上所倚”。雍正帝是如何倚重张廷玉的呢?史料说,雍正五年(1727),张廷玉曾患小病,雍正对近侍说:朕连日来臂痛,你们知道吗?近侍们吃惊。雍正则说:“大学士张廷玉患病,非朕臂病而何?” 雍正八年(1730),曾赏银20000两,张廷玉则辞谢,雍正说:“汝非大臣中第一宣力者乎!”不许他推辞。当雍正身体不舒服时,凡有密旨,悉交张廷玉承领,事后雍正说:“彼时在朝臣中只此一人。”雍正十一年(1733),张廷玉回乡祭祖,动身前一天,雍正赠给张廷玉一件玉如意,并祝他“往来事事如意。”同时赠送物品及内府书籍52 种。《古今图书集成》只印64部,独赐张廷玉2部。还着“所过地方派拨兵弁护送,并文武官员迎接”。雍正还赐张廷玉春联一副:“天恩春灏荡,文治日光华”。后来张家年年用这副春联作门联。毫无疑问,张廷玉在雍正看来,就是股肱大臣、左右之臂。这些事,张廷玉在其自定年谱《澄怀园主人自订年谱》中多有记载。不提。

张廷玉受雍正器重,当然是有原因的。归纳起来,大致有几件事。一是处理康熙丧事。雍正即位,首要之事,当然是康熙丧事。他任命时任“吏部左侍郎”的张廷玉协办翰林院文章之事。这个文章,就是与康熙丧事有关的文字。清史说:“凡有诏旨,则命廷玉入内,口授大意,或于御前伏地以书,或隔帘授几,稿就即呈御览,每日不下十数次”。皇帝口授几句,他就可以当场伏地挥笔而就,每天不下几十次。由此可以看出,张廷玉文笔之好。看来,桐城人的文笔,确实名不虚传。雍正识张廷玉,显然是从喜欢他的文章开始的。

第二件事,则是帮助雍正设立军机处。雍正五年,雍正准备对准噶尔部用兵,两年后正式出兵。与此相适应,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协助他处理军务。清史说:雍正“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军需房是军机处的最早叫法后又改为军机房军机处)。当时,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遵奉谕旨,写成文字,并予转发。也就是说,军机处主要是做文字工作。其职能,差不多就是雍正的高级秘书。张廷玉为军机大臣时,“西北两路用兵,内直自朝至暮,间有一二鼓者”。期间,雍正身体不好,因此“凡有密旨,悉以谕之”。由于撰写谕旨的需要,雍正每天召见张廷玉多达十几次。由于雍正不分昼夜地召见,以至张廷玉要到晚上一二更以后才能回去休息。雍正认为,张廷玉“缮写上谕,悉能详达朕意,训示臣民,其功甚巨。”他对张廷玉的文字功力,甚为赏识。当然,张廷玉的作用,并不仅仅是写上谕。他在任军机大臣期间规划和建立了军机处的制度,同时,对奏折制度亦有所创制,大大加强了中央控制,清政府的效率大大提高。清史说:“军机处初设,职制皆廷玉所定”。从此,军机处成为清朝的中枢机构并深深影响了清代中后期的全部历史。

第三件事,则是张廷玉的勤勉。张廷玉身为大学士、军机大臣,兼管户部、吏部、翰林院,又担任国史馆和其它好几个修书馆的总裁官,职务繁多,工作忙碌。他自己在自订年谱中说,雍正经常召见他,一天召见二、三次,习以为常。西北用兵之时,“遵奉密谕,筹画经理,羽书四出,刻不容缓”。从内廷出来,到朝房办公,属吏请求指示和批阅文件的常达几十上百人。他经常坐在轿中批览文书,处决事务。傍晚回到家中,仍然“燃双烛以完本日未竟之事,并办次日应办之事,盛暑之夜亦必至二鼓始就寝,或从枕上思及某事某稿未妥,即披衣起,亲自改正,于黎明时付书记缮录以进”。从中可以看出,张廷玉处理公务是绝不过夜的。可见他的工作作风。雍正也评价说张廷玉和鄂尔泰二人“办理事务甚多,自朝至夕,无片刻之暇”。

可以这么说,在雍正一朝,张廷玉同皇上的关系,已到了“名曰君臣,情同契友”的地步了。有一件事,可以说明雍正对张廷玉器重的程度。张廷玉在《年谱》记载:“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日,圣躬偶尔违各和,犹听政如常。二十二日漏将二鼓,忽闻宣如甚急,疾起整衣,始至圆明园,内侍三四辈待子园之西南门,引至寝宫,始知上疾大渐,至二十三日子时,龙驭上宾矣。廷玉与鄂乐泰告庄亲王、果亲王曰:“大行皇帝因传位大事,亲书密旨,曾示我二人,外此无有知者。此旨收藏宫中,应急请出,以正大统。”因告总管太监。总管曰:“大行皇帝未曾谕及我辈,不知密旨所在。”廷玉曰:“密旨之件,谅已无多,外用黄纸固封,背后写一'封’字者即是此旨。”少顷,总管捧出黄封一函,启视之,则朱笔亲书传位于今上(乾隆)之密旨也……。此旨雍正八年九月曾密示廷玉,雍正十年又密示鄂尔泰。此时对谕曰:“汝二人外,再无一人知之。”可见,皇位继承这样极其重大的事情,雍正在其去世前三四年即已拟定,并曾给张廷玉过目,后又让同为顾命大臣的鄂尔泰作为傍证。

不过,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即位之后,张廷玉的政治地位大不如前了。显然,乾隆皇帝对前朝重臣是有点戒心的。乾隆五年,御史刘统勋(刘墉之父容另文议之)上书,说张廷玉遭逢极盛,桐城张姚二姓侦天下半部缙绅。乾隆七年,又因鄂尔泰儿子鄂容安之事,被皇帝撤去世袭伯爵之位。乾隆十年,张廷玉的部属在皇后祭文中误用“泉台”二字,又遭皇帝下令切责。后又在《皇清方颖》御制诗中错字过多,皇帝即下旨:“总裁官张廷玉、梁诗正、汪由敦交部议处。”如此等等,都让张廷玉感到心中不安。因此,在乾隆继位之后,聪明的张廷玉已不断地示意家人亲属,各以事由等等先后辞官回家。他自己也屡次上奏,要求退休回家。这段历史,清史稿中有大段记载,很有意思。

张廷玉深知,以他的前朝地位,要想继续在京城和皇帝身边混是很危险的。“伴君如伴虎”啊。因此,他决定“乞休”回安徽桐城老家。其实。张廷玉自小生长在北京,他的三个儿子(若澄、若淑与若濠)都还在京供职,在北京的家澄怀园,当然是远胜于桐城之乡下的。按现在的说法,他可是一个地道的北京人啊。但是,数次上奏,张廷玉的回乡之说,都被乾隆驳回了。有一种说法,乾隆既不想重用张廷玉,又觉得此人知道得事情太多了,因此不同意让其回乡,省得他将来说些不该说的话。直到乾隆十四年冬,张廷玉再次提出了回家的事情。不过,这一次,他不敢再说退休,只说是“暂归”,并说了一番好话,说等将来皇帝南巡,他可以在江宁迎驾,一同回京师等等。如此等等,乾隆才允许张廷玉致仕(辞官之意)。

此时的张廷玉,可能做错了生平唯一的一件事。他在感谢皇上恩典之时,重提了先帝雍正之遗命。他说:“蒙世宗遗命配享太庙,上年奉恩谕,从祀元臣不宜归田终老,恐身后不获更蒙大典。免冠叩首,乞上一言为券。”他的意思是提醒乾隆,他死后“配享太庙”的事情,还请皇上记下哦。其实,依我理解,张廷玉此举,只是仅仅向皇上表明,我只是一个凡人俗子而已,不懂“老而戒得”的道理,是没有什么抱负的人,皇上自可放心。然而,乾隆没有听出来,他不高兴了。“上意不怿”。不过,还是顾于情面,替他“颁手诏”,并以明朝刘基(刘伯温)乞休后仍有配享为先例。第二天,皇帝颁布手诏赐之。因有风雪,张廷玉年迈没有到场,“不亲至”,而让次子张若澄代为谢恩。乾隆因此大发雷霆。其实,乾隆早对张廷玉有所不满了。借此机会,他一并发泄了,“降旨切责”。当时在场的协办大学士汪由敦为张廷玉求了情。结果,次日张廷玉只好亲自上朝致谢。乾隆火气仍未消。他说,你不是身体不好吗?怎么今天来了呢?这分明是欺君之罪。结果,乾隆皇帝借题发挥,先是责汪由敦“漏言”之罪,下旨削去张廷玉伯爵,同时将到任不足一月的汪由敦(注:这个汪由敦是张廷玉推荐的)也免职了。一年之后,张廷玉再次提出南还之意,并以“请罢配享治罪”,乾隆因此大怒。在乾隆看来,你分明就是赌气。因此,他借其亲家四川学政朱荃(张若澄续妻之父)之罪,株连了张廷玉,下令尽缴张廷玉历年皇帝所赐之物。

公元1755年,张廷玉卒于故里。享年83岁。清史记载:“二十年三月,卒,命仍遵世宗遗诏,配享太庙,赐祭葬,谥文和。”看来,乾隆最后还是给了面子。不仅最终让其回乡,也将其“配享太庙”。张廷玉的子孙,也都官至内阁学士,兵部尚书等职。或许,张廷玉的遗训:“忠厚留有余地步,和平养无限天机”,他们是谨记在心的。当然,更重要的仍是皇上的关照。毕竟,张廷玉曾经做过乾隆的老师,师生情份,也还是在的哦。

然而,三十年之后,乾隆对张廷玉之事似乎仍耿耿于怀。他说:“古所谓老而戒得,朕以廷玉之戒为戒,且为廷玉惜之”。“老而戒得”这句话,是孔子说的。他曾说“人生三戒”,即“少年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个得,即有“获取占有”之意。观张廷玉一生,谨小慎微,不敢有错,却仍有错之。概归起来就是错看乾隆了。这个当年学生、一个英明皇帝,不过如此矣。

张廷玉英明一世,曾侍奉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不过晚年时期,不知出于何因而屡次触怒乾隆,最终被抄家。

他一生的成就比较多,是整个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先后领导修撰了《大清会典》、《清圣祖实录》、《明史》等重要的典籍。

可能是因为这些因素,乾隆抄完张廷玉的家之后,便为他恢复名誉和将东西送还。英明一世,却老年坎坷从乾隆十三年(1748年)正月起,张廷玉就开始遭遇挫折。当时,他为了从岗位上退下来,特别给乾隆帝写辞职信。不过,乾隆帝由于过于依赖张廷玉,所以并没有直接同意,而是以“卿受两朝厚恩,且奉皇考遗命”为由,将他留了下来。可能真的是太年老了,所以张廷玉从未放弃辞职的事。

乾隆十四年(1749年)冬,张廷玉再次向乾隆提出辞职的事儿,并让乾隆给他留下一张“配享太庙”的凭证。其实,张廷玉是在和乾隆打太极拳,希望通过乾隆留下凭证,让乾隆知道自己是忠心于朝廷的,也想要功名利禄。对此,乾隆很是不高兴,但还是写了一封手诏,用以证明张廷玉坐享太庙是雍正帝留下来的遗命。

第2天,张廷玉没有到乾隆面前谢恩,而是让自己的儿子去感谢,这让乾隆大为恼火,下令将手诏拿回来。不过,军机大臣傅恒、汪由敦还在传写谕旨,圣旨还没有传到张廷玉的手上,张廷玉第2天就火急火燎地赶到乾隆的面前谢恩。这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张廷玉的关系网太铁,让乾隆敏感地意识到消息在走露,因此非常生气地剥夺张廷玉坐享太庙的权利、官爵,以及对他进行抄家处理。对此,有人说是因为张廷玉的手伸得太长,才招致乾隆的打压。

那么,原由真的是这个吗?乾隆打压张廷玉的理由张廷玉不是清朝的开国功臣,但在地位和能享受到的荣誉方面,却比吴三桂等汉人蕃王高得多,仅是坐享太庙这一条,就已经几乎前无古人。再与吴三桂等人相比较,张廷玉在朝廷中做官可谓是拥有独特的一套手法。康雍乾三代王朝对满汉文化的融合还是比较敏感的,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张廷玉却走着与皇帝不一样的道路,特别是位高权重之后,极力地推荐汉人到朝廷中做官,对满人的统治形成无形的威胁。不过,尽管张廷玉有这些心思,但却不能在明面上做,所以只能暗地里培养人才,然后发展自己的党朋。

明朝之所以灭亡,就是与这些勾结的党朋有关。不论康熙还是雍正,对于党朋的话题都相当敏感,雍正皇帝更是极力打压。正因如此,清朝才没有党朋之患。不过,由于体质的特殊性,无论皇帝多么英明、果敢,对党朋的打压都不可能是根本性的。

就以张廷玉为例,他之所以被雍正皇帝重用,主要就是从来没有和人勾结,又或者是不敢在明面上同其他人勾结,因此才被雍正拉进统治中枢里。不过,雍正皇帝去世后,掌握吏部的张廷玉便开始使用汉人,试图打破满汉平衡,让乾隆皇帝对他又恨又爱。当然,乾隆对这一些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直到张廷玉先让自己的儿子谢恩,然后又在圣旨下达之前去叩罚,让乾隆忍无可忍才下达抄家指令。

表面看起来,这只是简单的一个谢恩,但背后却蕴含着极为深刻的政治斗争,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的原因是,乾隆皇帝刚对张廷玉发怒,并且下旨收回保证书。不过圣旨还没有发出去,张廷玉就像已提前获得消息,于是采取应对措施。

无论是哪一代帝王,都绝不允许此类事件的发生。而张廷玉的表现恰恰说明一件事,那就是他在乾隆皇帝身边有人,乾隆的一举一动都掌握在手中。对此,乾隆怎么会不发怒呢?乾隆收回了成命感受到威胁,乾隆马上让朱荃作为带头人,全权处理张廷玉的家。

在这里,乾隆使用了一个妙招,就是朱荃是张廷玉长期的政敌,下手可不轻。乾隆明确指出,一定要将康熙、雍正时期所赏赐的东西都收回。朱荃去做事之后,乾隆还不放心,让内务府总管德保去再次确认张廷玉在北京的宅邸,对收缴到的物资进行清点。

其实,朱荃下手并不重,德保才是最厉害的,几乎是借题发挥和公报私仇,不仅收缴了康熙和雍正两朝的赏赐物,还将张廷玉的个人物品一并收缴。让事件扩大化,将之前的物品上交变成了抄家。就这样,三朝元老张廷玉就莫名地被抄家了。

乾隆皇帝很清楚张廷玉的做事风格,知道他定然不会贪污受贿,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将事件扩大化的意思,而德保难免将政策执行的太过彻底,让乾隆得知后不免发怒起来。此后,乾隆命令德保将张廷玉的个人物品还回。

5年后,张廷玉在家中郁郁而终。乾隆并没有把事情做绝,恢复了张廷玉的官爵和坐享太庙的权利。乾隆皇帝之所以这么做,终究还是肯定了张廷玉对清朝的贡献。

从康熙时期开始,张廷玉就在朝廷中任职。到雍正时期,由于时局的特殊性,雍正对张廷玉相当器重,并且加以培养,让张廷玉成为乾隆时期的重臣。事实的确如此,张廷玉辅佐乾隆15年之后才从岗位上退下来,如果没有晚年时期的昏庸,他的结果也不会那样惨。作为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张廷玉可谓是后无来者,不过对于他的这一份成就,有些人的评价还是负面的。

在古代皇权社会当大臣是非常危险的,毕竟在皇帝周围稍微有一个差错就会被株连九族,俗语“伴君如伴虎”就是说是皇帝喜怒无常,大臣们有可能突然间享福也有可能突然间遭灾。在这种情况下,大臣一般都是七窍玲珑心,对皇帝的心思猜的是非常的准,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好办事方寸。张廷玉他就是这么一个人,他历仕三朝,陪伴了三个皇帝都没有犯错。但是在晚年的时候连连犯错,不断的索要封赏,乾隆怒削其爵位。不过十年之后,我们才发现老油条张廷玉的厉害。

张廷玉出生于官宦家庭,祖孙三代都是当官的,深受皇帝的青睐。不过在张廷玉时期张家祖坟冒了青烟,张廷玉深受皇帝的器重,凡军国大事皆奉旨商度。而他受器重是有原因的,首先他父亲从来也没有安排张廷玉入朝为官,张廷玉是自己通过的科举考试,自己本身是有真才实学的。而且康熙主政时期,张廷玉多次跟随康熙游历蒙古。史书记载:久持讲握,简任机密。可见他在当时是深受康熙的信任。

康熙晚年时期张廷玉才开始涉政,不过因为有着康熙帝的宠爱和父亲张英的政治萌荫,张廷玉的升迁速度非常快,在朝中也颇有影响力。雍正继位之后就开始培养自己的势力,张廷玉就成了最佳的人选。首先要培养势力,肯定要年轻,毕竟年老的官员过不了几年就要告老还乡。张廷玉年少有为肯定满足这一条件,其次张廷玉是康熙的宠臣,张廷玉的父亲更是雍正的老师。层层关系把张廷玉和雍正紧紧的捆绑在一起,雍正初期一天下发十几道圣旨,全都是由张廷玉一手包办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康熙死后,他培养的势力开始陆续倒台,而雍正所培养的势力开始出任要职。作为雍正集团的核心大臣,张廷玉身兼礼部尚书,大学士,军机大臣,吏部尚书等多项要职,迅速挤身为枢臣之列。大清朝编撰国史、军机处的建立、平准噶尔部方略,这些重大政治事件都有张廷玉的参与,他对大清朝的发展、政治制度的确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雍正病危的时候感叹张廷玉的忠诚,特诏令张廷玉为顾命大臣,并且临终遗诏命张廷玉配享太庙。

乾隆继位初期重用张廷玉,以至于张廷玉位极人臣。但是张廷玉好像越老越糊涂了,他不断的索要封赏,而且他告老还乡的时候担心乾隆忘掉雍正让张廷玉配享太庙的待遇,所以想要让乾隆给他写一个保证书。乾隆听完之后勃然大怒,但是碍于张廷玉三朝元老的身份,所以还是给他写了一个手诏。结果张廷玉更嚣张了,他自己不去领赏反而让自己的儿子代领。乾隆气得火冒三丈,想要让张廷玉来解释解释。但是这道圣旨他还没有下发到张廷玉手里,张廷玉就自己跑过来请罪了。

这能说明什么?这能说明在乾隆的身边一定有张廷玉的人告密。乾隆大怒,削掉了张廷玉的爵位,并且罢免了张廷玉配享太庙的待遇。很多人说张廷玉越老越糊涂,晚年做出如此昏聩的事。但我个人认为,这应该并不是他的昏聩之举。我们都知道张廷玉一生都在和鄂尔泰斗争,为什么张廷玉和鄂尔泰一直斗争?原因就是清朝皇帝不信任大臣,所以让满臣和汉臣互相斗争,在长期的斗争中掌握一个平衡。但是此时鄂尔泰已经死了,那么张廷玉留着有用吗?

张廷玉可是亲眼见证者雍正的心腹取代康熙的心腹,接下来必然是乾隆的心腹取代雍正的心腹,自己早晚都是要下台的。虽然自己位极人臣,但是张廷玉的儿子并不是位极人臣。而鄂尔泰党羽还在朝中任职,外加上他们是满臣的关系,深受宠爱。一旦鄂尔泰余党对他的后人下手,他的后人怎么招架?根本招架不了。与其被人打压,还不如主动离开。

而且张廷玉参与过编纂《明史》的工作,对历史还是有一些熟悉的。他在历史中看到了大量的权臣灭族案例,当年严嵩位极人臣,但是因为嘉靖帝的猜忌而被抄家。纵观历史,权臣很少善终的,严嵩、张居正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能善终的往往都是那些主动放弃权利的大臣,比如说:王翦、郭子仪。王翦当年带兵打仗的时候就不断的索要封赏,为的就是打消皇帝的疑虑。郭子仪主动放权也是为了打消皇帝的疑虑。他为了打消皇帝的疑虑,也就开始做这种放权的工作。

军机处是他一手建立的,乾隆肯定会对军机处有防备,所以张廷玉故意在圣旨没有下达就去请罪,暴露了军机处泄密的问题,从而才能让乾隆找到理由清理军机处。虽然乾隆削了张廷玉的爵位,但是在张廷玉死后又把爵位还给他了,而且还让张廷玉配享太庙,张廷玉的后人基本上都受到了乾隆的萌荫。张廷玉死后45年,张若溎出任四库全书总裁官、张若霭出任礼部尚书、张若澄出任礼部侍郎、张若渟出任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太子太保,看看张廷玉后人的地位,哪有被打压的样子,分明是被重用。

看到这,我也不得不感叹官场老油条的高明,张廷玉混迹官场多年,深谙为官之道。在参与编纂《明史》的时候,总结严嵩、徐阶、张居正等人的结局,最终靠官场智慧保全了张家。

张廷玉是靠着给满人卖力而获得的荣誉,不值得赞扬。其实,这是最丑恶的大汉主义的表现,中华民族从来就一脉相承,无论是哪一个民族统治,国家和种族依然得到延续。综合来看,张廷玉也只不过是封建王朝的牺牲品而已。当然,他也对自己的时代做出了贡献。

张廷玉是清代唯一进入太庙的汉人,也是配享太庙中唯一没有爵位的大臣。

清代二十六位配享太庙的王公大臣中,满人二十三名,蒙古亲王两名,只有张廷玉一人是汉人。配享太庙者都有着较高的封爵,如亲王、郡王、伯爵等,为何张廷玉又是唯一没有爵位的大臣?

为了配合准噶尔部用兵,军需房被改名为军机处,并在隆宗门内办公。军机处创设后,首任三名军机大臣之中,允祥不久便去世,蒋廷锡资望不及张廷玉,遂由张廷玉担任了军机处首席大臣。张廷玉在任时,奠定了军机处的基础,使得军机处成为维系清朝统治的重要支柱,如后人所言,“军机处初设,职制皆廷玉所定。”

军机处在提高文官系统办事效率的同时,保证了皇帝的权力集中,为清朝统治的巩固与延续立下大功,故雍正夸赞他:“汝之功勋在疆场汗马之上。”

张廷玉患病在家时,雍正对侍卫道:“朕连日来臂痛,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侍卫惊问为何。雍正叹道:“大学士张廷玉正在患病,朕这不是臂痛吗?”在雍正看来,张廷玉已成为自己的臂膀。

对张廷玉的厚爱,表现在方方面面。张廷玉回安徽桐城老家祭祖时,雍正特意赐了个如意给他,祝他“往来事事如意”。在张廷玉的谢恩奏上,雍正又批了番肉麻的话语:“朕即位以来,朝内的大臣,一日不曾相离者,惟卿一人。虽是君臣,情同契友。”

在会试考试中,张廷玉长子张若霭表现优异,雍正看了大喜,想将他取为探花。张廷玉再三推辞,认为天下寒门子弟,苦读多年,无不希望在科举中问鼎,官宦子弟,不应挤占寒门子弟,雍正遂将张若霭改为二甲第一名。

张廷玉堪为雍正最亲信的臣子,雍正甚至将秘密所立储君人选也告诉了他。

雍正登基之后,吸取了康熙年间诸皇子恶斗的教训,决定不设皇储,改行秘密立储制度。至于雍正所立皇储为何人,外界虽有流言,但终无确证。雍正八年,雍正患了重病,自以为将不久于人世,紧急召张廷玉入宫,将写有接班人名字的密旨出示给他看。

未来接班人是谁,生性谨慎、口风紧密的张廷玉自然不敢对外公开,但有意无意之间,他还是露出了蛛丝马迹。张廷玉曾进宫给皇子们教书,与皇四子弘历关系尤其密切。弘历曾请张廷玉为自己的文集作序,张廷玉欣然命笔,吹捧弘历:“以天授之才,博古通今之学。”平日里弘历也与张廷玉诗词来往,彼此唱和。张廷玉对弘历的态度,间接表明了雍正的选择。

张廷玉鞍前马后,为皇权效忠卖力,雍正也不会亏待他,特意赏给张廷玉配享太庙的无上殊荣。太庙是供奉皇室神位的地方。立下大功的功臣,经过皇帝批准,也可以供奉在太庙,这是无上的尊荣,这是中国历代帝王给予立下巨功的臣子的最大奖励。

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八月,雍正生病去世。雍正的去世毫无征兆,他虽在生前确立了秘密建储制度,但除了亲信张廷玉,无人知晓谁是接班人。众亲王及大臣正不知所措时,张廷玉告诉王公大臣:“传位密旨我曾看过,此旨收藏在宫中,应请出以正大统。”

得悉雍正已经确立了接班人,众人松了一口气,就让太监总管立刻去找密旨。一大堆文件当中,太监总管怎么也找不出密旨。张廷玉记忆力过人,当年雍正给他看密旨时,他记住了密旨的样子,就提醒太监总管:“密封之件为数不多,用黄纸固封,背后写有封字者即是。”

不一会太监总管果然将密旨找了出来,王公大臣们方才松了一口气。密旨找出来了后,张廷玉自告奋勇,拆了密旨,在灯下宣读,以弘历为接班人。在群臣拥戴之下,二十五岁的弘历接位,是为乾隆。当夜乾隆即任命张廷玉等四人为辅政大臣。

乾隆帝对于张廷玉的拥戴之功,乾隆自然是记在心里。次日,乾隆将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写入到遗诏之中颁发。

遗诏是对先皇一生功绩的总结,也是向天下人宣告新皇统治的合法性。遗诏并不一定就是皇帝本人所拟,大多数是皇帝死前命亲信大臣拟定,再由自己审核定稿。雍正突然暴死,来不及留下遗诏,乾隆就以雍正的名义拟写、颁布了遗诏。

乾隆下令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写入遗诏,此举既是对张廷玉的笼络,也是他的承诺,即先皇给你们的一切,朕会全数给你们。对乾隆给出的保证书,张廷玉自然心里无比欢喜,可场面上得做足,几次三番推辞,不肯接受。为了劝说他接受,表示诚意,乾隆查验古典,翻出了明代朱元璋令李善长等七人配享太庙的先例。既然新皇帝如此厚爱,推让几次后,张廷玉欣然接受了这份尊荣。

一荣俱荣,张廷玉的儿子也受到乾隆重用。儿子张若霭入值南书房,并承袭张廷玉三等伯的爵位。乾隆还给了张廷玉一份特别待遇,命内务总管在紫禁城内专门为张廷玉建了个房子,供他在军机处值班时休息用。

乾隆执政初期,一改雍正朝为政刚猛的风格,而以宽缓为主,对老臣们也是分外信任。登基之初,羽翼未丰,新皇自然要笼络人心,重用老臣。拥立有功,熟悉政务的张廷玉,在乾隆朝初期宽松的政治环境中,众望所归,形成了以他为中心的汉人官僚集团。

客观讲,张廷玉很知道收敛,知道为臣之道。他位极人臣,历经三朝,备受皇帝信赖,却始终谨慎,以谦虚平和为人生哲学。他曾说过,人生好比爬楼,爬到一半就足够了,不必登得太高。他平生无声色之类爱好,退朝之后常独坐书斋中读书。与人交往时,不过收些茶叶之类的礼物,从不接受重礼。

虽然张廷玉谨慎小心,可羽翼丰满之后的乾隆对老臣则是另一种态度了。乾隆开始再三敲打张廷玉,警告他不得结党营私。乾隆的敲打,表面上是制止张廷玉权势扩张,实质上却是对满汉之争的忧虑。

雍正初登基时,出于对满人亲贵的不信任,大力任用汉人,出现了张廷玉这样的汉人重臣,满汉之别还不是很明显。乾隆时代,江山稳固之后,满汉之别突出。天下是满洲人打下来的,统治江山自然该由满洲人来唱主角,此观念于乾隆脑海中,根深蒂固。表面上他对汉人大臣亲信有加,加以任用,但前提却是必须保证满人亲贵在朝中占优势地位。

此种观念,在军机大臣的任用上便可看出。张廷玉虽是军机处元老,但首席军机大臣一职,一直由资历较浅的满人担任,资历最深的张廷玉无缘首席军机。到了七十多岁高龄时,张廷玉处理朝政,终究吃力。且长期被后生小子给压着,心中难免不快,他曾掷笔长叹:“精力竭矣!”他所衰竭的,不单是精力,更是心力。

张廷玉以年迈为由,奏请返乡养老,乾隆再三挽留。因为张廷玉从政多年,威望极高,堪为汉官受重用的象征。留他在朝内,可以修补满汉官员之间的矛盾。

拖到乾隆十四年,乾隆终于同意张廷玉退休。依照张廷玉的资历与功绩,他的退休怎么也是风风光光,不想却生出无限是非,总算能留条命回家养老,而一切的祸根都源于配享太庙这个无上荣耀。

此时已七十八岁的张廷玉,对富贵权位已经看得淡了。他所看重的是身后的殊荣,是历史的地位,对于配享太庙的资格自然格外在意。而外界对于他配享太庙的资格却是议论纷纷,各种流言也传到了他的耳中,让他坐卧不安。

官场之上,言多必失,文过必祸,年迈的张廷玉也开始糊涂起来。

当乾隆准许他退休时,他特意上了一个奏折。在奏折中张廷玉念叨:“恐身后不得蒙荣,外间亦有此议论”。

张廷玉请乾隆做出承诺,将会遵循雍正的遗命,让自己配享太庙。唯恐乾隆空口无凭,张廷玉甚至“免冠叩首,请上一辞以为券”。

乾隆看了这个上奏勃然大怒,皇帝赏给臣子的荣耀,能不能兑现这是皇帝的事,从来没有哪个臣子敢要求皇帝以书面文本做出承诺,乾隆认为这是对君权的要挟,这是对皇帝的大不敬。

但乾隆还是忍住了这口怒气,如果他发作,正好坐实了外界流传自己不肯让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议论。而不让张廷玉配享太庙,却是对先皇雍正的忤逆,这又将会激起无数风波。

乾隆咽下了这口怒气,隐忍不发,他颁布了上谕,保证一定会让张廷玉配享太庙,又赐诗给张廷玉,云“先皇遗诏惟钦此,去国余恩或过之”,以让他安心。

乾隆给足了张廷玉面子,但张廷玉终究是老糊涂了。在皇帝做出了这么多让步与许诺之后,他竟然没有亲自到宫门口去谢恩,只是让儿子代自己前去谢恩。

得知张廷玉没有亲自来谢恩之后,乾隆勃然大怒,张廷玉大不敬在前,怠慢礼节在后。

乾隆严厉指责张廷玉:“张廷玉之罪,不在于不亲自谢恩,而在于请朕承诺。之所以让朕承诺,乃是不信朕。”“朕待群臣,事事推心置腹,而伊转不能信,忍为要挟之求。观其如此居心,其有不得罪于天地鬼神耶!”

至此,乾隆才流露出了真实想法,即张廷玉不配配享太庙。乾隆斥责道:“配享太庙的都是佐命元勋,立下赫赫战功,张廷玉有何功绩能与之比肩?张廷玉所擅长的不过是撰写谕旨。朕平心论之,张廷玉实在不当配享太庙,其配享实为过分。”

但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是以雍正遗诏的形式公布天下。且在某种程度上,张廷玉已成为汉族臣子与满人和睦相处的象征,削去他配享太庙的资格会让汉人大臣寒心。故而在惩治张廷玉时,乾隆不得不有所收敛。在夺去张廷玉爵位之后,准许他以大学士身份退休,死后仍准配享太庙。

自从政以来,张廷玉从未受过如此打击,在京中已如惊弓之鸟,只想早日返乡养老。乾隆十五年,乾隆的长子永瑝去世,初祭完之后张廷玉就急着申请返乡。对一个高龄老翁来说,早日返乡,安度晚年,并无可非议之处。

张廷玉急匆匆地申请回乡养老。沉浸在丧子之痛中的乾隆顿时发作,大骂张廷玉:“张廷玉曾侍朕讲读,又曾做过定亲王的师傅,如此蓦然无情,还有人心吗?”接着又将张廷玉说得一文不值:“你当官这么多年,毫无建树,不过就是一个古董陈设而已。”

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又一次被提了出来。乾隆这次搬出老爹雍正来代言:假若皇考还活着,看到你张廷玉今天的行为,也要收回成命。你张廷玉不但得罪于朕,更是得罪了皇考在天之灵!

随后,张廷玉配享太庙资格被罢去。这还不够,乾隆又着手打击张氏势力。张廷玉的儿子张若澄,所娶妻子是四川学政朱荃的女儿。朱荃在四川任官期间,贪赃枉法,被人告发。乾隆抓住机会大做文章,打击张廷玉。乾隆打击张廷玉的理由,却是荒诞。

朱荃是浙江桐乡人,雍正年间,桐乡曾出过著名的吕留良案。朱荃与吕留良,只不过是同乡而已,并无任何关系。乾隆认为,朱荃是吕留良案件涉案之人,侥幸被宽恕,属于衣冠败类。你张廷玉是资深元老,吕留良案所有谕旨,都出自你的手笔,你岂能不知朱荃其人,“乃公然与为姻亲,是诚何心?”

借张廷玉亲家朱荃一案,乾隆将张廷玉家产查抄,并以张廷玉家产一万五千两白银替朱荃赎罪。张氏一门及其亲眷为官者众多,以至于有“登仕籍者甲于天下”之说。经过乾隆的几番惩罚,曾经辉煌一时的安徽桐城张氏,至乾隆朝中期,只剩下张廷玉四子张若渟一人还在官场,其他无一人为官。

回乡六年之后,张廷玉在乾隆二十年(公元1775年)辞世。张廷玉离世后,乾隆察觉到自己对张廷玉处理的太过分了,又再次批准了张廷玉配享太庙。但乾隆嘴巴上却不肯认错,找借口道:“让他配享太庙,这是先皇雍正之命,朕何忍违。”死前的张廷玉,并不知道自己能再次配享太庙,带着无限遗憾离世了。

诚如张廷玉的名句“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所言,一切如梦,死后能配入太庙又如何呢?

雍正七年,创设军机处,培植亲信,打击朋党和异端,惩治腐败,整顿吏治,争夺舆论阵地……军机处的创设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清代封建中央集权发展到了顶点。本书以军机处的创立、运作和兴衰为线索,在清朝宏大的背景下,展现了军机处这一特殊权力机构的精彩故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