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绍:便秘】
便秘的调治规律
当代社会,由于饮食习惯、卫生状况等的巨大变化,相比泄泻而言,便秘更为常见。便秘可单独出现,而更多的情况是与其他疾病伴随而来,临床各科疾病,皆可见便秘。李老在《胃肠病漫话》中对便秘的症状描述非常准确,对便秘处方规律的概括恰如其分,临床颇为实用。
李老提出:“‘秘’,有‘闭’的涵义,便秘,就是大便不畅快。”通常认为只有粪块干硬难出,才算便秘,这是不对的。其实,只要排便时感觉困难、费力,不论粪块干硬与否,都叫做便秘。
古人对于便秘,有风秘、湿秘、气秘、寒秘、热秘之分,称为“五秘”。李老在《胃肠病漫话》中,分别介绍了五秘的病机、治法与处方、加减运用,并附有验案,临证疗效可靠。
如风秘,滋燥养荣汤(《证治准绳》)对肠燥便秘,特别是伴有皮肤干燥者,尤为适宜。滋燥养荣汤的组成有:生地黄、熟地黄、白芍、黄芩、秦艽各5 g,当归6g,防风3g,甘草1.5g。水煎服。
便秘虽不是危重病症,长期反复发作却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害健康。由于该病病因证候颇为复杂,我们根据李老的临床经验,总结了几点用药规律。除泻下通便药外,经常用到
行气导滞药,如枳实、厚朴、槟榔、莱菔子;
偏于理气和中的有陈皮、半夏、木香;
升清导滞的柴胡、升麻、葛根。
另外,需要根据证型对因治疗。如
热秘,用苦寒药,黄连、黄芩、栀子;
燥结,用滋润之品,麻子仁、杏仁、蜂蜜、麻油;
寒凝,用温通药,附子、肉桂、硫黄;
气滞,宜开郁导滞,槟榔、枳壳、枳实、乌药;
虚秘,则补虚,分气血阴阳而行之。
这就是李老强调的“临床时随机应变,灵活运用”。
对于胃肠病的调治,李老的选方原则是疗效确切、简便实用。虽以症状分类治法,却又绝非简单地对症用药,专列“胃肠病引起精神、神经症状的治法”更是提示了中医整体辨治的重要性。五更泻是发病时间、治疗时间有共性特点的一类泄泻,若将其一律视为肾阳虚衰,难免死板教条。便秘虽非急重症,临证确实多发而难愈,辨清寒热虚实方能取效。
本文发表在《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
李克绍(1910-1996)先生,字君复,山东牟平人。私塾修学,自学中医典籍近10年,后经考试正式行医。1956年调入山东中医学院任教。1978年成为全国首批伤寒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李老从事临床与教学工作五十余载,精研医理,对伤寒学研究中的疑点争论问题有深入分析,提出了打破传统的观点。李老采众家之长,临床辨证精准,立法处方灵活,药简量轻。著作有《伤寒解惑论》《伤寒论串讲》《伤寒论语释》《伤寒百问》《胃肠病漫话》等,其中《伤寒解惑论》为其学术代表作,该书以观点鲜明、逻辑缜密、大胆创新在伤寒学术界享有盛誉。20世纪90年代,湖北中医学院叶发正研究员在《伤寒学术史》一书中,将李老与冉雪峰、李培生、何志雄、刘渡舟、万友生、俞长荣、陈亦人等医家,一同列为当代伤寒学研究的代表人物,认为“他的论著享誉海内外,称得起现代的伤寒著名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