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洁:被拔苗助长的专题摄影,太无聊了

文字:袁洁

编辑:黑力力

几年专题摄影一下热了起来,摄影爱好者们纷纷开始拍组照,找选题,也日渐重视起图片编辑在摄影创作中的参与。从某个角度来说这是一件好事儿,说明大的摄影语境有了进步,影友们的摄影意识有了提升。回想起2012年刚做摄影培训的时候还是单幅照片的天下,影友们普遍没有拍摄组照的需求,那会儿开设一期专题组照班也招不到什么学生,大家反馈的想法都是“摄影成败就是那决定性的一瞬,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再多按几张呢?这不是重复劳动吗?”诸如此类的观点。

除了内部摄影人自身的影像自觉以外,当然也有外部的因素导致了专题热的出现:近几年无论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专业的还是业余的,越来越多的摄影节、摄影协会、摄影奖项,都开始向专题类摄影倾斜,单幅照片与之相比日渐失去了竞争力。提交一组20张左右的专题组照成为了当下摄影各级市场的切实刚需。

于是,一种从单幅照片全面倒向专题组照的矫枉过正现象出现了。大家不再热衷去谈论诸如光影空间对画面的塑造,或是摄影瞬间的叙事性等等这样的话题,因为觉得这都是低级的,关于摄影语言等基础课程也冷到无人问津,仿佛中国摄影已经跨越了技术纠缠的基础阶段,全面走上了人人搞专题创作,人人都是深度话题的思考者的高级阶段了。

这显然只是一场摄影的迷梦。有几个问题非常重要,是揭开太虚幻境,让我们回到现实的关键,不妨在这里和大家来一起梳理一下:

第一、何为专题,什么人适合去拍专题

当摄影师对某个选题有漫长和深远的持续关注,单张照片已不能承载的时候,可以用组照的方式来进行探索。这意味着专题组照的关键词是“专题”,而不是“组照”。如果“专题”不成立,由20张照片简单堆砌成组的作品并不是合格的专题摄影。可以说,照片成组容易,成专题很难。而目前中国摄影人其实在选题上都有着巨大的短板:长期对社会问题漠不关心,对自己内在精神麻木回避,这导致了大家思考维度非常单一,毫无想法。

太多的影友在拍摄专题之前,完全对自己要拍什么不知道,他们一无表达,二无感动,全指望着老师或者策展人能给他们一个选题。而老师和策展人所能给予学员的选题往往具有强烈的他人之感,就算照着要求拍出来了,作品也流露出牵强附会的操纵味和包装味,太多一无所知的影友硬被包装成了具有社会担当和深度思考的影像工作者,他们如被经纪人强行包装出来的蹩脚演员。这种装,能装多久呢?

艺术表达应该是自我驱动的,是内生发的,而现在却变成了外部填鸭式,拍摄专题如指派任务,如此这样的专题创作很容易就沦为套路,还有什么必要去拍呢?

第二、专题有没有捷径可走,走捷径的专题有哪些特点

创作者与自己的作品两者之间严重分裂就会导致“我不知道自己要拍什么,但我想当个摄影师。”这种需求听上去是不是和“我没什么可表达的,但我要写本书。”或者“我觉得事事都很合理啊,但我要做个批评家。”一样的荒诞呢?不过呢,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回应,专题摄影也不是不能教,因为它同样是有捷径可走的。

之前有一个共识,专题摄影与单幅照片两者在时间成本上是很不一样,要想拍好一组专题摄影多则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积累。但在娱乐化和商业化的今天,一组速成的专题摄影用几天就可以搞定,这主要归功于德国的贝歇夫妇,他们当年提出的“类型学”摄影被中国摄影人简单歪曲成了一种走捷径的组照创作方法:出门在胡同里拍20个大门,成组!小区里拍20个快递小哥的运货车,成组!公园里拍20只野猫,成组!记录20顿早餐,成组……这种快餐式的类型学组照,让中国摄影人找到了一种被误解的创作快感,好像只要把被摄物放到画面正中间,其他一切不管,只要整齐划一的拍20个以上,那就是一组照片了。

浮躁也就罢了,请别再加上无知。贝歇夫妇从1959年参与拍摄德国二战后的工业建筑群,跨越了近五个年代,其中一些特殊建筑比如缠绕水塔一拍就是30余年。而我们则完全忽视了他们为作品付出的巨大时间成本,正是基于漫长的时间积累,贝歇夫妇的作品体现出了诸多复杂的影像内涵——严谨无比的美学功底、深刻的社会考古和档案价值、对当代观念艺术的启发和贡献,等等这些都被中国摄影人选择性忽视了,只是吸取了最为简单的外部形式。

这类中国式的类型学组照,其实真正成立的少之又少,无论是选题还是拍法都透露出严重的无聊感,让人不禁怀疑发问:这么干有什么意义?这些一点也不走心,完全是为了拍而拍的组照,更像是把一个本来就没什么价值的垃圾用20倍的力气又给复制了20遍,最终,你得到了20个垃圾。

第三、你真的到了拍组照的阶段了吗

最为严酷的问题或许正是这第三点,很少有人真的有勇气扪心自问:抛去野心和虚荣,我此刻真的有必要去强拍专题摄影吗?

我私下和很多从事摄影教育的同行交流,大家都有一个共同感受:中国影友大都在原地踏步却不自知。无论是刚入门的初学者,还是拍了多少年的摄影师,很多基本的摄影问题其实大家都没有解决,一犯再犯。我知道很多人已经有了一组还算知名的个人专题代表作品,并且也获得了一些摄影奖和媒体肯定,甚至还出了画册,入了协会,但是,他们的基本功依旧非常薄弱,对摄影的认知也同样懵懂。只需让他们重新换个选题,拿掉这附加的光环,就能立刻暴露出基本功不足的短板。这让人不禁感慨我们的基础摄影教育依旧缺乏和粗放,只不过,现在大家学会了借用专题组照来遮掩单幅的问题罢了。

单幅照片真的就意味着低水平吗?恰恰相反,单幅照片是专题组照的根基,它体现了摄影最本质的内涵和观看,承载了本雅明对摄影魅力最为精准的”灵韵“概括。那些至今能让人脑中反复回想的画面,难道不都是些经典的单幅照片吗?如果你此刻还无法对摄影画面深究和负责,意味着你还没有到拍摄专题组照的阶段和必要,我建议放下执念,不去趟专题摄影的浑水,而是踏实下来从一张张画面确立开始。

最后讲一些从业的真心话吧。相对于单幅照片而言,专题组照的人为可操作性更大,市面上大部分的专题组照班的培训费用少则几千,多则上万,看在钱的份上,为了保证学员们结课后都能出一组作品,老师们也必然挖空心思提供一条龙服务,过度指导与干涉的现象都在所难免,从选题到拍摄,从编辑到打印输出,都下足了猛药,搜刮一切摄影史上的好词为学员写展览前言,直到展览现场亲力亲为帮学员把作品挂在墙上,方才罢休。

但哪些学员是有才华的,哪些学员是被拔苗助长的,哪个老师心里不是如明镜一般?我常常想,这累,或许也都是自找的吧。

——完——


袁洁
北京电影学院图片摄影专业硕士研究生,影像文化作者
著有《光的喜剧-有关摄影的想象》《来!这样学摄影》
近年来专注于大众摄影教育
现为吞像摄影教育品牌Eatfoto创办人
RECOMMEND

强烈推荐

针对袁老师的本篇文章,我们为你带来了这门摄影基础的好课,

本班是由西安美术学院摄影系的宋毅老师为影友量身定做,

无论你是拍摄多年的摄影人,还是初学摄影的小白,本班都完美适用

从摄影语言入手,稳扎稳打,

或许你真的应该好好想想,先别着急去拍专题组照,

而从构建一幅精巧的画面入手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