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卷8勉学篇诗解12书音枝叶字义为本校订书籍兼顾非偏

颜氏家训》卷8勉学解12书音枝叶字义为本校订书籍兼顾非偏

题文诗:

夫文字者,坟籍根本.世之学徒,多不晓字:

读五经者,是徐邈,而非许慎;习赋诵者,

信褚诠而,忽吕忱;明史记者,专徐邹而,

废篆籀;学汉书者,悦应苏而,略苍雅.

不知书音,是其枝叶,小学字义,乃其宗系.

至见服虔,张揖音义,贵之,通俗广雅,

不屑之.之中,向背如此,况异代乎?

文以传情,字以表义.夫学,贵能博闻.

郡国山川,官位姓族,衣服饮食,器皿制度,

皆欲根寻,得其原本.至于文字,忽不经怀,

己身姓名,或多乖舛,纵得不误,未知所由.

近世有人,为子制名:兄弟,山傍立字,

有名峙者;兄弟,手傍立字,有名机者;

兄弟而皆,水傍立字,有名凝者.名儒硕学,

此例甚多.有知,钟不调,一何可笑.

校订书籍,亦何容易,扬雄刘向,方称此职.

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或彼为非,

此以为是,或本同,末异,两文皆欠,

是故不可,偏信一隅.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原文】
夫文字者,坟籍根本。世之学徒,多不晓字:读五经者,是徐邈而非许慎;习赋诵者,信褚诠而忽吕忱;明史记者,专徐、邹而废篆籀;学汉书者,悦应、苏而略苍、雅。不知书音是其枝叶,小学乃其宗系。至见服虔、张揖音义则贵之,得《通俗》、《广雅》而不屑。一之中,向背如此,况异代各人乎?
【原文】
夫学者,贵能博闻也。郡国山川,官位姓族,衣服饮食,器皿制度,皆欲根寻,得其原本。至于文字,忽不经怀,己身姓名,或多乖舛,纵得不误,亦未知所由。近世有人为子制名:兄弟皆山傍立字,而有名峙者;兄弟皆手傍立字,而有名机者;兄弟皆水傍立字,而有名凝者。名儒硕学,此例甚多。若有知吾钟之不调,一何可笑。

【译文】

文字是书籍的根本。而世.上求学者多不懂得学文字的重要:读《五经》的人,都肯定徐邈而非难许慎;学习辞赋的人,信奉褚诠而忽略吕忱;明了《史记》的人,都精通徐野民、邹诞生的著作,而废弃了对篆籀文的钻研;学习《汉书》的人,喜欢应劭、苏林的注释,而忽略《三苍》、《尔雅》 。他们不明白语音只是文字的枝叶,字义才是文字的根本。以至有人见了服虔、张揖对个别音义的解释,就十分重视,而得到他们著的《通俗文》、《广 雅》,却不屑一顾。对同出一人之手的著作,居然这样厚此薄彼,保况对不同时代不同人的著作呢?
     【译文】

求学的人都以博闻为贵。他们对于郡国山川、官位姓族、衣服饮食、器皿制度,都要寻根问底,弄清它们的本原;但对于文字,却忽视而不上心,甚至连自己的姓名,也往往出现谬误,即使不出错误,也不知道它的由来。近世有些人为孩子起名字,兄弟几个的名字都用"山"作偏旁,内中就有取名为"峙”的;兄弟几个的名字都用"手"作偏旁,内中就有取名为"机"的;兄弟几个的名字都用"水"作偏旁,内中就有取名为"凝"的。在那些知名的大学者中,这类例子很多。如果他们明白钟音不协调这个典故,就会感到这是多么可笑。

【原文】
  校订书籍,亦何容易,自扬雄、刘向,方称此职耳。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或彼以为非,此以为是,或本同末异,或两文皆欠,不可偏信一隅也。

【译文】

  校勘写订书籍,也很不容易,只有当年的扬雄、刘向才算得上是称职的。如果没有读遍天下的典籍,就不可以妄下雌黄修改校订。有的那个本子以为错,这个本子认为对;有的观点大同小异,有的两个本子的文字都有欠缺,所以不能偏听偏信,倒向一个方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