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人的脊梁
【往期选读】
扬州人的脊梁
丁中97届校友 朱少卿
自吴王凿邗沟,便有了扬州城,至今恰好2500年。据古书记载,天下原分九州,扬州就是其中之一,不过那时扬州的地理区域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远超过现在作为地级市扬州的范围。那么古时候的扬州叫什么呢?最早的时候,因为有邗沟,所以人们亲切叫她 “邗”,之后她又有了新的名字“江都”和“广陵”。唐朝初期的时候才首次命名她为“扬州”,如今算来也有1400年了。
对于中国人来讲,扬州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从当初的“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再到李太白站在黄鹤楼上目送孟浩然“烟花三月下扬州”,接着杜牧先生流连忘返于扬州城的“十年一觉扬州梦”、“春风十里扬州路”,最后人所共知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是美的,明月、杨柳、运河交织在一起,仿佛色彩斑斓油画似的;扬州又是厚重的,悠悠二千五百年的历史,处处散发着陈酒的芳香。
但是你如果要说扬州仅仅是因为美景而出名,却似乎又有点不妥。中国美景城市很多,异域风情的云南的西双版纳、南国风光的海南三亚、还有冰雕之城“东方莫斯科”的哈尔滨。这些城市都很美,但似乎缺少了些人文的向往,而人文呢,恰是扬州城的独特魅力所在。
扬州城的人文是谁赋予的呢,我觉得那就是我们可爱的扬州人。说到扬州人,人们首先印象是扬州人漂亮,不管是大陆还是海外对于中国美女地区的排名,扬州美女总能占据一席。有人说扬州人会吃,八大菜系里面的淮扬菜就是以用料讲究,刀法精细出名。著名的淮扬菜“扬州狮子头”、“松鼠桂鱼”,光菜名就足以让人垂涎欲滴,更不用说吃呢。也有人说扬州人会玩,“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玉器、漆器文化造就扬州人悠闲的一面。所谓美、吃、玩,我认为都是对扬州人认识的表象,扬州的人文真正来自于骨子里的执着、坚强、有骨气,所以说扬州的人脊梁是硬的。
话说扬州西北郊有个千年古刹的大明寺,里面供奉着扬州著名的得道高僧鉴真和尚。唐朝玄宗时期,鉴真和尚受日本僧侣邀请,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当时的航海技术是非常落后的,7年中,鉴真先后五次率众东渡,由于海上风浪、触礁、沉船、牺牲以及某些地方官员的阻挠而失败;尤其是第五次遭到恶风怒涛的袭击,在海上漂了14天,最后漂到海南岛。返途时突发眼疾,导致双目失明。但他东渡弘法之志弥坚,从未动摇。最后一次他从瓜洲渡口出发,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了日本九州,并在奈良实现了东渡宏愿。此后鉴真在日本辛勤不懈地活动了十年,传播了唐代多方面的文化成就,被日本人民誉为 “律宗之祖”。鉴真和尚东渡就充分体现了扬州人的执着和坚强。
再者,明朝末年,降将吴三桂引女真铁骑南下,南明王朝岌岌可危。史可法为兵部尚书,坐镇扬州。清兵兵围扬州多日,此时多尔衮劝降,史可法拒绝投降,“城破人亡,断不可降尔蛮夷”。最后清军以红夷大炮攻城,入夜扬州城破,史可法自刎,被众将拦住。被擒住后,史可法拒绝投降而被杀。攻城的清军因遭到很大伤亡,心里恼恨,在攻破扬州后,下令屠杀扬州百姓。屠杀延续了十天,死亡逾八十万人,史称“扬州十日”。 这虽然是扬州城最为惨痛沉重的一段历史,但它恰恰见证了扬州人英勇顽强、不屈不饶的精神,扬州城虽破,但是扬州人是有骨气的。
说到有骨气,我们不得不说另外一位与扬州关系密切的人,他就是著名散文家、教育家朱自清先生。朱先生自小在扬州长大,于扬州中学毕业后外出求学,他的散文自不消说,《匆匆》、《绿》和《背影》早已成为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名篇。朱自清先生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脊梁也是很硬的。1946年,他身患重病,但他反对美国支持中国内战,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并嘱告家人不买配售面粉,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气节和情操。最后由于长期饥饿,朱先生患严重的胃病而不幸逝世。朱先生的行为用扬州话来讲就是“骨头硬(en)的很”,仅其此点就足以青史留名。
来过扬州的人有时会觉得扬州话很硬,没有苏南的吴侬软语来的婉转悦耳,我认为这正是扬州人的大气所在。扬州自古以来位于南北要塞,接连的烽火使得扬州人除了有南方的秀气和灵气之外,北方的豪气也早已渗透其中。所以扬州城的人文来源于扬州人,而扬州人的硬脊梁造就了扬州城厚重、大气的人文气息。
朱少卿,屌丝也。今年三十有四,生于广陵,长于广陵,常以洪武皇帝后裔自居。及弱冠时,慈父不慈,家道遂衰落。后求学于江城,主攻拖拉机学,因仓廪不足而未能全心勤于学业,故勉强毕业。其后混迹于泉城及毗陵,现蜗居于岭南,至今未能建立功业,故仍纯屌丝一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