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参加2017(大理)金瓶梅国际学术研讨会有感

参加2017(大理)金瓶梅国际学术研讨会有感

一、开阔了眼界
二十年前,正当我工作非常繁忙的时候,我就想到,冷热相依,忙闲变换这是必然的规律。人生苦短,繁忙的工作状态不会持久的,总有一天要坐冷板凳。到了清闲的时候,退休的时候,我能做些什么?是看书读报,还是喝酒打牌?我为自己设计了一条读名著写文章的路子。于是买了一些世界名著和中国的古典名著备用。
人有远虑,当无后患。果不所料,后来工作清闲了,退休后,阅读名著就成为一种消遣,成为习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特别是翻阅《金瓶梅》后,其丰富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我。《金瓶梅》简直就是一部明代社会史。书中所描写的明朝中晚期的市井生活,官场腐败,商人奸诈,贫民艰难,人性裸露令人震撼,喜欢历史的我便从阅读走向了研究。
金学名家、知名学者吴敢先生、霍现俊先生的帮助下,我有幸参加了中国《金瓶梅》研究会举办的2017(大理)金瓶梅国际学术研讨会。能够参加这样的会议,对我来说十分幸运,尽管远在云南大理,我还是怀着一股激情参加了会议。
参加会议,了解到中国《金瓶梅》研究会,是工作规范、活动正常、成效突出、富有担当精神、能够自我完善的学术类国家一级研究会,是团结和谐、融洽包容、可以畅所欲言、彼此相互信任的大家庭。不仅国内有一批一流专家学者在研究金瓶梅,而且还有国外一批知名专家学者在研究它。研究金瓶梅已经形成国际潮流。
这是一次金学研究的盛会,是一次高水平的研讨会,代表当今金学研究的最高水准。在与全国著名学者,面对面的交流时,深深地被他们深邃的智慧,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力,独到的见解所折服。他们对人谦和,以理服人,包容不同观点,倾听不同意见,展现出大家风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研讨会的形式活泼,开展多场专题研讨,会议虽然时间不长,但达到了各抒己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效果。
二、 学到了知识
会上专家、学者云集。听了黄霖教授、霍现俊教授、王汝梅教授、许建平教授、张进德教授、黄强教授、刘玉林教授、齐慧源教授等专家学者精彩的学术报告,开了眼界,学到了知识,受到了启发,真是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在会议上不仅听到了一流专家学者精彩的学术报告,学习了本届会议的论文材料,而且有幸向专家学者请教问题,使我对金瓶梅的研究有了新的认识。用《金瓶梅》里的一句话,“人学到老,不会到老”,所以人的一生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
金瓶梅研究可以分为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从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社会、民族、伦理、宗教、艺术、服饰、饮食、医药、建筑、游艺、器皿等多学科的研究,是金学研究新的动向。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研究者,如何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开展某领域的文化研究不失为一个好的思路和方法。
参加这样的会议,我有幸认识结交了黄强先生、刘玉林先生、李照川先生、陈国学先生、乔孝冬女士等专家学者,无疑是意外的收获。特别是黄强先生给我提了很多宝贵建议,让我对金学有了新的认识。
三、找到了差距
没有参加会议之前,总以为自己细读金瓶梅几十遍,不仅读了万历本,而且崇祯本、张评本都读过数遍,书中的内容了如指掌。自以为自己的阅历也不短,对问题的认识还有一点深度吧,并且也写了近百篇评论文章,应该小有见地。参加了会议,才意识到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方向都需要调整,所写的文章需要进一步修改,阅读应该更加精细。犹如到了珠穆朗玛峰才知道山高,到了洱海才知道水清,到了苍山才知道云白。
四、激发了动力
当你攀登凌绝顶的时候,总有挑战与机遇同在,困难和希望并存的感觉,也是对一个人的考验。人总是要有一种积极进取精神的。调整思路,扬长避短,继续努力,这便是我的选择。好在没有功利的学习和研究,累也轻松;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苦也甘甜。“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虽不是千里马,但可以做一头勤奋的老黄牛。我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定有新的收获。“老牛明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
作者简介:
黄立云,江苏泗洪人。曾用名,春风杨柳、震西。江苏作家协会会员,宿迁市作协理事。《民生与物价》主编。宿迁市政协常委、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主任。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七十多篇论文并多次获奖。多年来,创作出版《村姑当官》等作品。纂写主编出版《宿迁市商务志》《宿豫区商务志》《泗洪县商业志》。创作《细读西游》《西游记佛道涵义解读》《品味人生》《揭开金瓶梅的面纱》等小说、散文。与他人合作编著出版《商业资金运用分析与管理》《商业管理手册》等书。

关注 “百荷书房”,阅读全本小说和作者文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