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往事在农村当了三年护林员,认识了初恋,后来俩人就结婚了

林觉民1969年高中毕业之后,通过家里人在陕西焦化厂当了三年的工人,后来因为企业不景气,林觉民失业下岗了,当时对于失业的林觉民来说,有两种选择,一种就是自己找工作,另一种就是下乡插队在农村待上几年,然后回到城里再安排工作,林觉民思前想后最终还是决定,响应国家号召好道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1974年开春,林觉民来到了三道桥公社王家岭,这次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其他5名插队知青,年龄最大的32岁,林觉民是这批知青中年龄最小的,因为林林觉民有工厂上班的工作经验,就被直接安排到了距离三道桥50公里远的三阳农场,让他去做管理员,林觉民心里还想着这份工作不错,以前在厂里上班都是听别人指挥,这次终于可以过把瘾也管一管别人。

可是让林觉民没有想到的是,三道桥虽然是一个大农场,其实并没有多少人,他来之前是张老头和女儿张爱娟在管理,自己这次来只不是就是一个农场护林员,因为整个农场加上她只有三个人,张爱娟专门负责做饭,张老头年龄大了,肯定是指望不上什么,现在整个农场能干活的只有自己一个人。

张老头原名叫张德海,曾经是一名抗战老兵,因为受了伤就安排到了农场做了一名护林员,张德海老伴去世得早,现在就剩下张德海和女儿张爱娟相依为命,在农场里基本都是自给自足,张德海专门腾出了有一块地用来种粮食和蔬菜,都是一些简单的蔬菜,像白菜,萝卜和土豆之类的,因为方便容易保存,张爱娟腌了一些白菜和萝卜,还晒了一些萝卜干,在生活上其实还挺丰富的。

林觉民每天要在农场巡视一遍,主要是担心有人会盗伐树木,因为农场里面有许多名贵的树木和药材,从早上起来巡视一遍已经到来下午,所以张爱娟每次都是做好饭,林觉民吃了之后才开始巡林,顺便带一些干粮,林觉民还随身带着一把猎枪,以防有动物攻击。

农场里有三间屋子,一间放杂物,另外两间张德海和女儿居住,林觉民一直和张德海住在一起,1976年正月张德海生病了,林觉民拦着板车走了70多里,把张德海拉到了林场最近的诊所,可是医生说张德海的病要去县医院,自己救治不了,张爱娟此时已经哭成泪人,林觉民安慰张爱娟说“有我在不会有事的” ,林觉民在老乡家里借了一辆马车,拉着张德海就往县医院赶。

医生检查完张德海的病情眉头紧锁,林觉民知道张老爷子这次病得不轻,就单独找医生询问了老爷子的病情,医生说老爷子年龄大了,他这病已经很久了,这次困怕是抗不过去了,林觉民让医生保密,对张爱娟说“他父亲只是得了感冒而已,不用太着急”。

张德海心里清楚自己的病,这次怕是熬不过去了,自己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女儿张爱娟,这孩子从小就没了母亲,是自己一手把她拉扯长大,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是这孩子和她母亲一样,心地善良,张德海希望林觉民将来能够照顾她。

张德海拉着林觉民的手,意味深长地对他说道“爱娟以后就麻烦你多照顾,这孩命苦”,说完又对女儿张爱娟说道“以后要听觉民的话,我走了以后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听见父亲这么说,张爱娟嚎头大哭了起来,林觉民看着张德海,心里头不是滋味。

最后张德海还是没能熬过冬天,料理完张德海的后事,农场就剩林觉民和张爱娟两个人,林觉民从心里喜欢张爱娟,只是一直没有表达过,而且他也答应过张德海会照顾张爱娟,只是张爱娟还没有从父亲去世的阴影中走出来,他也不好意思提他们两的事情。

1977年8月林觉民接到返城通知,让他回城里上班,而此时的张爱娟已经从悲伤中走了出来,林觉民想着带张爱娟一起走,但是他不知张爱娟自己心里是怎么想的,他对张爱娟说道“你愿意跟我回城里吗?我愿意照顾你一辈子”,面对林觉民的表白,张爱娟心里很高兴,自己也喜欢林觉民已经很久了,张爱娟没有回答只是点了点头,林觉民知道这是张爱娟同意了自己的请求。

林觉民带着张爱娟回到了城里,回到城里之后两个人就结婚了,后来林觉民和张爱娟生了两个孩子,一家四口生活得非常幸福。

(0)

相关推荐

  • 知青生活拾遗(8)

    来自话题 #难忘的知青岁月 5683篇 老叔张德举 生产组长张德举是个40多岁的中汉子,个头不高,憨厚朴实,知青们称他'老组长',社员们称他'小钢炮'(不知这称呼从何而来),而我则叫他'老叔"(他在自 ...

  • 知青往事:在东北插队六年,她带着农村对象回上海被父母拒之门外

    年近七旬的刘爱娣老师很开朗,看她的相貌,要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刘爱娣老师是上海人,曾在东北边陲的红沙河大队插队落户生活了八年多,在恢复高考的第一年考上了大学,离开了她插队落户的第二故乡.说起当年在东北 ...

  • 知青往事:在东北插队娶了大自己五岁的寡妇被嘲笑,他却语出惊人

    上海知青刘建江曾在东北边陲插队落户生活了几十年,退休后他才和他爱人一起返回了上海生活.说起当年在东北插队落户的那段生活经历,刘建江老师感慨万千,他说一辈子也忘不了那段青葱时光. 今日头条智能配图 刘建 ...

  • 知青岁月 | 大队知青宣传队 活跃农村文化生活

    1968 年 12 月 3 日,我和同学一起打起背包,离开生活了 17 年多的武汉,来到了黄梅县濯港区梅济大闸所在的白湖渡.在堤上,我们5位女生和未曾谋面的武汉一中的6位男生组成了知青小组.农民用板车 ...

  • 知青往事:看不到希望她嫁给了陕北农民,坚守十二年他走出困境

    1969年1月19日,六八届初中毕业生吴成国和数百名北京知青一起坐上了北京开往陕西方向的知青专列,开始了下乡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艰苦历程. 1月23日下午,吴成国他们十三名北京知青来到了陕北 ...

  • 「知青往事」“匹格”——草原知青的狗

    "匹格"--草原知青的狗 吴力工 城里人家求解闷消闲养条狗,苦于没条件:乡下农户为看家护院养条狗,似乎也有无两可.惟独草原上的牧民,不论穷富,哪个包都要养狗,且绝不止一条. 其实, ...

  • 知青往事:一眼半百(作者 朱潭清)

    有这样一种现象大家都知道,退休之后电话就寂寞下来了,不管是座机还是手机,一天也不响几次,偶尔响起,不是推销保健品的就是卖茶叶的,也不知道号码是怎样泄露出去的.时间久了,对于远路的.无相关的电话我只有一 ...

  • 「知青往事」留延边知青——“甜女”刘小妹

    "甜女"刘小妹 作者:何永根 1969年,上海女知青孟甜女来到延边插队落户,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她冲破了种种世俗偏见与朝鲜族青年李华建立了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至纯至美,令人唏嘘不已 ...

  • 「知青往事」冬天的饶力河——北大荒支边生活25年

    吴泽佐支边时北大荒留影 冬天的饶力河--北大荒支边生活 口述:吴泽佐 记录整理:吴 嘉 我从北京到北大荒是1965年9月2号,是跟随支边青年去的,当时是北京市副市长给我们送的行,那年我17岁.火车坐了 ...

  • 「知青往事」走出苦难

    用三只眼看世界2021-03-17 14:46:47 走出苦难 贾宏图 她是个"义工",在上海美术馆的"知青油画邀请展"服务,帮着我签书售书.她翻看着<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