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照历史的现场:1970
1970-1985年的中国人物画
作者:
2018-09-19 13:16来源:雅昌艺术网
2018年9月18日,“水墨文章第五回:墨道无间——中国人物画研究展(1970-1985)”在武汉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为武汉美术馆自主策划“水墨文章”系列展第五回,展出王迎春、石齐、卢沉、伍启中、刘柏荣、李震坚、杨力舟、杨之光、陈立言、林墉、鸥洋、周思聪、郭全忠、唐大禧、梁岩、廖连贵这16位艺术家创作于1970至1985年代的共125件作品及手稿,从艺术形式与艺术语言的背景及源头上来追问中国水墨画的创作,揭示七、八十年代中国水墨人物画的艺术面貌,呈现改革开放后中国美术的承上启下时期。
谈到本次展览所关注的特殊时间节点1970年1985年,本次展览策展人高小林认为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中国古代绘画,人物画成就最高。至宋元,文人画的产生及至明清的水墨写意,非但没能让中国人物画得到发展,反而是停滞和衰败了下来。直到20世纪初以来,以徐悲鸿、蒋兆和为代表的艺术家才开始引入西方造型写实以及光景素描等手段,对中国人物画进行改造和创新。这个过程大约持续了半个世纪的时间,直到我们这个展览所界定的时间,即1970—1985年代才得以完成,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水墨人物画从此产生,即形成了现代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基本样式和语言图示”。
而对于这一节点的中人物画,高小林认为其关键词在于“主题性创作”:“他们的艺术创作不可能挣脱那个年代政治生态桎梏,并留下深深的时代印痕。中国儒道两家的入世说和出世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思想史,影响到艺术创作,前者强调艺术的社会、教育功能,强调艺术要为现实政治服务,也就是偏重于审美的功利性。后者则认为艺术应该是艺术家心灵的自我观照,主张超越现实的非功利性审美。本次参展的这些作品不仅让今天的观众充分体验到了那个年代的审美情趣和取向,并且通过现代中国水墨人物画所取得的成功,解释了两种不种艺术审美主张之间的关系内涵”。
“本次展览选取的参展的艺术家,大多是新中国美术学院培养出的第一代中国人物画家”,武汉美术馆馆长樊枫在介绍本次展览的基调时候谈到:“例如杨之光、卢沉、周思聪均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这批参展艺术家在徐蒋(徐悲鸿、蒋兆和)的教学体系下进行学习,在前辈艺术家的影响下进行创作,作品体现出扎实的写实功底,同时也能以坚实深厚的人物造型和单纯真挚的情感取胜”。
▲《挖山不止》 王迎春、杨力舟 214×155cm 纸本设色 1973年
▲《矿山新兵图轴》 杨之光 131×97cm 纸本设色 1974年 天津博物馆藏
▲《黄河在咆哮》 杨力舟、王迎春 180×230cm 纸本设色 1980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一年之际图》 石齐 149×243cm 纸本设色 1973年 天津博物馆藏
▲《同胞、汉奸和狗——矿工图之五》 周思聪、卢沉 180×320cm 纸本水墨 1980年
同时,樊枫从艺术家的角度分析了展品在创作上的特点:“从这次展出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这批艺术家的写实能力来源于他们所接受的美术教育,而真挚的情感则来源于艺术家们'写生活’的创作方式,无数次的现场写生,赋予了他们感悟生活和艺术再现生活的能力,艺术家们不断要求自己从生活中挖掘艺术形象,从内心去塑造艺术形象”。
▲《心潮逐浪高》 伍启中 97×189cm 中国画 1973年 中国美术馆藏
▲《坚持不懈》(艺术家重绘) 刘柏荣 137x96cm 中国画 1973年
▲《在风浪里成长》李震坚 176.5×128.5cm 纸本设色 1972年 浙江省博物馆藏
▲《激扬文字图轴》 鸥洋、杨之光 129×153cm 纸本设色 1978年 天津博物馆藏
在樊枫看来,此次展出的这些“写实”的作品中亦显露出“写意”的精神,“可见艺术家们是用西画的写实技法来完善传统的创作体系,同时不断强调传统中国画中所特有的“写意”精神,将普世的人文关怀与生活感悟融入到个人的创作中,使其作品具有了清晰的时代烙印,适应了时代的发展”。
▲《新仓》 陈立言 143×98cm 中国画 1973年
▲《家园有我一支歌》 林墉 245×149cm 纸本水墨 1982年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山区新路》 周思聪 172×94cm 纸本设色 1973年 中国美术馆藏
高小林强调:“我们所展出的这些1970—1985年代中国水墨人物画作品,目的并不是为了对主题性创作,即审美的功利性问题本身进行讨论、研究拟或进行提倡。”高小林认为,“这是一个关于历史的展出,我们关注和讨论的,是两种不同审美取向的之间的关系,是想通过我们的展品,展现一个艺术发展进程中不应该被忽略或者说是一个重要的年代。”
▲《万语千言》 (艺术家重绘) 郭全忠 277.5×153.5cm 纸本水墨 1979年
▲《人民的苹果》 唐大禧 175.5×132cm 纸本设色 1974年 天津博物馆藏
▲《申请入党》 梁岩 68×138cm 中国画 1973年
▲《我们的医生喊得应》 廖连贵 95.5×118.5cm 中国画 1976年
“水墨文章”展览品牌建立已有7年,武汉美术馆自2011年发起“水墨文章——当代水墨研究展”的学术展览项目,至今已围绕“写意精神”、“文脉创化”、“笔法维度”、“色界变象”四个主题展开了一系列讨论并举办了多场学术研讨,在重要水墨艺术家个案梳理的同时也逐渐建立起水墨品牌。
据悉,本次展览自2018年9月18日展至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