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山丨专家门诊
社会观察
专家门诊
作者:王金山
在现实医疗市场中,病人对专家的期望比较高,普遍认为既然是专家,应是知识广阔,专业精通,对自己的病有独特的疗法和疗效,这样的医师才是真正的专家。否则,他们就会抱怨专家没有用,专家门诊名不副实等等。那么,什么是专家?科学的界定标准究竟是什么?如今的“专家门诊”还能吸引患者的眼球吗?
为此,让我们——
再次聚焦“专家门诊”
大家也许还记得,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医院专家门诊实际是专家会诊,上级卫生部门规定各专家每周出诊1—2次。各专科门诊医生将疑难病人集中起来,在固定的某一天请专家到门诊会诊,提出诊断和处理意见。专家所看的病人都是由门诊医生约定的,病人按约定时间接受专家诊治,解决门诊医生所不能解决的疑难病症,指导和帮助门诊医生提高水平,从而提高门诊质量。这种专家门诊,主动权在医生,病人听取医生安排,不必挂专家号,也不需多交挂号费。
那时的“专家门诊(专家会诊)”声誉颇高,很受患者及年轻医务人员的欢迎和“青睐”。
大概是在1987年前后吧,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经济搞活,全国各家医院都陆续开设了专家门诊。上这样门诊的医生一般必须是取得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以上的医疗(教学)人员。许多医院实行专家挂牌门诊,将出诊专家的姓名、职称、专业和出门诊时间挂牌公告于民,病人到了这样的门诊后,看着大厅上的专家介绍,看“中”哪一位就挂哪位的号,也可以说是病人选医生吧?这种专家门诊,挂号费比普通门诊高5—10倍左右,但病人认为值得,比托关系、送礼好得多。后来,有的医院又推出“点名专家门诊”,即由病人或亲属点自己所需要的专家给自己看病,并交高于—般专家门诊的费用。
毋庸置疑,专家门诊的开设,为方便群众就医以及搞活医院经济和扩大医院的知名度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然而,由于一些医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缺乏诚信服务,专家门诊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弊端。
“专家门诊”何其多
您发现没有,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医院的专家门诊也在竞争,并逐步“变味”。如任意抬高专家的学历和水平,随意提高专家的技术职称,把副高说成正高,把兼职副教授说成副教授甚至教授,把请来的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美其名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和教授。专家的简历或名片乱写一气,自行抬高专家的档次,夸大专家的诊疗范围和学术水平。其次,有的医院只要是副高就不加选择地安排专家门诊,有的医师长期不到专家门诊坐诊也不取消,有的领导行政事务繁忙也要忙里偷闲地上专家门诊。就是这种平均主义、名利主义制约了专家门诊的改革和发展,导致了一些专家不专,专家草率应付病人。据说有家三甲医院的一名儿科呼吸专家,一上午要看50多号,真不知他是怎么应付的。就算他从早晨8点看到中午12点,整整4个小时,每个小孩的看病时间平均也不到5分钟,如此高的“效率”怎能保证专家看好每一个病人呢?还有,有的专家对本不属于他诊治领域的患者就诊也来者不拒,“笑纳”截留。至于患者能否得到应有的专业诊疗服务,根本不在其考虑之列。有的专家求量不求质,竭尽所能提高“工作效率”,力图用最短的时间“结束战斗”,以便多看几个病人,多收几张“专家票”。于是一边心不在焉地草草询问,一边手不停笔开出一张张检查单,一句“先去做检查”,就把辛辛苦苦排了半天队的患者给打发掉了。有的患者做完检查时专家已经下班,再来就诊还要重新挂专家号。还有,有的专家利用患者对专家的信赖心理,开起检查、化验单来毫不手软,药品也是价格贵、提成高的多多益善。为防止处方外流、“回扣”落空,少数专家会用病人的病历作“抵押”,要求病人先去拿药再回来听他“指导”。另外,“专家门诊”开得太多太滥,连那些厂矿、街道、机关办的医院和门诊部都设立了“专家门诊”。据流行病学调查,人群疾病85%以上为多发病、常见病,“专家疑难病”的门诊量略大于15%当属正常,但目前的情况是专家门诊量达到甚至超过门诊总量的1/2或2/3,有的医院达到90%以上,而并无迹象提示国人的疑难病症比例有如此之高。有人惊呼,如果我们再不采取措施,专家门诊将会取代普通门诊,而专家门诊实际上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普通门诊!
专家门诊,也就这样渐渐失去了原有的“魅力”。
“专家门诊”名副其实吗?
可见,专家门诊并不是完美无缺的,甚至存在着明显的弊端。那就是,我国目前的专家标准是什么?专家的标准谁说了算?按职称的高低来定,看起来是不错,固然不少医生是靠真本事晋升上去的,但也有不少“南郭先生”的人是靠照顾靠关系靠权势等混上高级职称的,而那些低学历低职称的人也不乏英才。试想一想,如今诸家让病人不敢恭维甚至反感的“专家门诊”不就是个例证吗?再者,由于时过境迁,今天的医疗卫生部门人才梯队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中、初级职称的人才结构成了倒三角形。病人呢,也对如今的专家门诊普通化,“滥、乱”的现象很有看法。可看法归看法,“专家”的队伍仍在年年扩大,因为现在的职称评定年年都有,职称评审的经常化,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以上的医疗卫生技术(教学)职称的人员也就越来越多,“三代同堂”的局面已不可避免。
为此,不少医院在开展专家门诊的同时,又纷纷挂出了“疑难病专家门诊”、“名医门诊”、“特需门诊”、“首席专家门诊”等等的招牌,有的新闻媒介还作了这样报道,说此举是为了改革的需要而缓解专家门诊病人拥挤的矛盾,并说这样的门诊挂号费比专家门诊要高,配备的都是一些疑难杂症方面很有成就的医疗专家,他们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较好。可患者看了这样的报道,心里直犯嘀咕:这专家门诊还分一般的和不一般的?一般的专家门诊是干什么的?这样的专家门诊不看疑难杂症?还是看了无法解决?如果是这样,专家门诊跟普通门诊又有什么二样?既然一般的专家(按此报道所言)医术不高明,医德不好,那还不将此取消留着干嘛?有的病人干脆一语中的:什么“疑难专家门诊”,还不是嫌挂号费低(5~10元),打出了“疑难”、“名医”二字,变相增加挂号诊疗费呗!
为什么如今的专家门诊声誉不高?为什么有的专家什么病,甚至连实习医生能看的病也抓在自己的手上看?而真正的疑难杂症却你看不好我也看不好,这大概也就是某些医院打起了“疑难”、“特需”、“名医”、“首席专家”旗号的原由吧?既然一般专家门诊名不副实,看不了看不好疑难杂症,那么,要这样的“专家门诊”干什么?何不退回到名副其实的普通门诊?而让这些德术双馨的“疑难专家”成为名副其实的专家门诊?这也是“南郭先生”退出“滥竽充数”行列的一个有力举措嘛!
另外,专家门诊有可能造成两极技术分化,影响年轻人才的培养。因为专家门诊把一大批病人揽过去,且大都是常见病,普通病,中青年医生和实习、进修医生就免不了要做冷板凳。医生没有病人,如何提高?我们知道,一个医生从无名到有名,期间不知要走过多少艰辛的道路,他们不仅需要具有扎实深厚的医学理论基础,还要有丰富的临床实践,可谓博闻强志,见多识广,方能成为“济世救人”的一代名医。如果所有的病人都涌向“专家”,年轻的医生只得坐了冷板凳,他们的业务技术又如何才能得到提高?又何时才能成为“专家?”
对于取消专家门诊问题,有人也表示不能赞同,理由是如果取消专家门诊看病的成本会更大。目前的专家号价格设置偏高还能起到分流一部分病人去看普通号的作用,如果没了差别,那么很多病人更是会一窝蜂地找专家,出现以前那样请人排队等号的情况,最后花的钱可能比现在看专家门诊的钱还多。
另外,如果专家门诊取消,病人通过什么途径区分医生水平高低呢?有识之士认为,那是医院的事,而不是病人的事。医院应该建立制度保证把病人分流到合适的医生那里。对于专家医生,国家和医院已经在工资、奖金和津贴上予以区分了,不必再靠专家门诊分钱。
何谓“专家”?
何谓“专家”?笔者认为,现在的专家标准不清,概念模糊,以副高以上技术职称为界线的标准只是各地方的约定俗称而已,国家卫生部有关部门应将此划分的标准、条件以及专用称呼以行政法的手段确定下来,名正则言顺嘛,这也是为了同国际接轨!再说,国家颁布的《执业医师法》,已用法律的形式将医师分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专家”是个什么概念?它只代表某一技术专长,在老百姓眼里,谁给他(她)治好了病,谁就是专家,无论你是主任医师还是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等等。如果不重新划分或规范“专家”的标准,照此发展下去,“疑难专家门诊”、“名医疑难病门诊”、“著名医门诊”、“国家级专家门诊”、“首席专家门诊”等等招牌便会相继挂起来,让老百姓看得头晕目眩,不知所措,也使人产生“专家、名专家、著名专家、首席专家、顶级专家、国家级专家、国际级专家”等明衔到处飞、四处是的不良印象。
可见,专家的评选也应该有一个标准,只有本单位本专业的顶尖级人物,而且医德高尚,病家普遍认同的副高和正高才能上专家门诊。专家的数量切忌贪多,宁少毋滥,滥竽充数实在要不得。本专业没有专家可以空缺,千万不能随便选上一个,国家级大奖不是也有空缺吗?专家要能上能下,专家该下就得下。专家也不是终身制,重用老专家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年轻人。专家号也不能挂得太多,在公布当天专家门诊的同时也应该同时公布当天普通门诊的坐诊医生,让患者更好地选择。专家的资历和水平乃至名片也要严格审核,只有名副其实的专家门诊才能真正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也才有可能让老百姓的钱不白花。
其次,判别一个人是否为专家,不能只凭学历、职称,应看他是否具备对某专业或某专病的独到见解和认识,是否有独特的系列治疗方法等。也就是说,所谓的“专家”,就是在治疗疾病方面有一定的独特疗效,能治好别人而治不好的病。
那么,上专家门诊的医生资格以什么为标准呢?笔者认为,一个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即未来的上级医疗机构,以“主任医师”为准,而一级医疗机构即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则以“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为准,因为随着医疗制度的深入改革,2010年前全国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的全面“到位”,地市级医院即原来的二级医院将逐步不复存在,而医疗层次将分成“社区”和医院。当然,真正的专家应是患者心中的“偶像”,只有患者承认的专家,才名副其实,否则,即使官方授予您再响亮的招牌,也是“绣花枕头”一个。
因此,建议卫生主管部门应开展专家申报、推荐、患者评议,不唯学历和职称聘专家,行政核准后公之于天下,让有独特治病能力的名医、专家为更多的人服务,让有特长的医师发挥更大的光和热,造福社会。
最后要说的是,我国目前的职称考试制度已经很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它有迂腐的成分,并且有腐败现象渗透进来。举例来说吧,许多行管人员都“脚踩两条船”,很少或基本上不搞医疗业务,可他们晋升却往往比那些长年累月在临床第一线的医务人员还快,不乏材料造假和“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权力作用。可见,用—个职称来衡量一个人的能力水平,是欠科学的。高级职称者未必都是顶呱呱的专家,有的人解决病人的疑难杂症能力还不如一些中低职称者。个中原因,值得玩味。
值得欣喜的是,如今的“名医”、“专家”观念即将改变了,即“名医”、“专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流动型的。今天您是“名医”、“专家”,如果不努力,很快就会被淘汰。这个单位聘请您是“专家”,您就是,如果不聘请了,就什么也不是。职称不受资历、学历等限制,主要看您的功绩。这个单位不聘用您,那个单位也许会聘用您,只要您是块金子,放到哪里都会发光。“名医”、“专家”,已不完全同职称的高低化等号了。
专家门诊的是是非非真是一言难尽哟……
链接
为“医学专家”制定标准
现在,不少医院,包括门诊部、医疗中心等,为了自己的“品牌”以及“创收”的需要,纷纷将一些医生挂上了“疑难病专家”、“名专家”、“特需专家”、“首席专家”或“市级专家”、“省(部)级专家”、“国家级专家”、“国际级专家”等,弄得病人就诊时头发眩。
大概是在上世纪80年代吧,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化,全国各家医院都陆续开设了专家门诊。上这样门诊的医生一般必须是取得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以上的医疗(教学)人员。毋庸置疑,专家门诊的开设,为方便群众就医以及搞活医院经济和扩大医院的知名度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时过境迁,今天的医疗卫生部门人才梯队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中、初级职称的人才结构成了倒三角形。病人呢,也对如今的专家门诊普通化,“滥、乱”的现象很有看法。可看法归看法,“专家”的队伍仍在年年扩大,因为现在的职称评定年年都有,职称评审的经常化,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以上的医疗卫生技术(教学)职称的人员也就越来越多,“三代同堂”的局面已不可避免。笔者并非提倡“论资排辈”,年轻的也照样可成为一流的专家,问题是,以此副高职称以上的人员论“专家”,是否科学、合理,值得商榷。
为什么如今的专家门诊声誉不高?为什么有的专家什么病,甚至连实习医生能看的病也抓在自己的手上看?而真正的疑难杂症却你看不好我也看不好,这大概也就是某些医院打起了“疑难”、“特需”、“名医”、“首席专家”旗号的原由吧?
笔者认为,现在的专家标准不清,概念模糊,以副高以上技术职称为界线的标准只是各地方的约定俗称而已,国家有关权威部门应将此划分的标准、条件以及专用称呼以行政法的手段确定下来,以配合新一轮的医改,同时也是为了病人就诊的需要!再说,国家颁布的《执业医师法》,已用法律的形式将医师分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专家”是个什么概念?它只代表某一技术专长,在老百姓眼里,谁给他(她)治好了病,谁就是专家,无论你是主任医师还是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等等。如果不重新划分或规范“专家”的标准,照此发展下去,“专家、名专家、著名专家、首席专家、顶级专家、国家级专家、国际级专家”等明衔便会到处飞、四处是,最后弄得老百姓无所适从,不知所云。
什么人才配得上称呼为“国家级专家”呢?笔者认为,最好以“院士”为准;一个三级甲等医院(未来的二级医疗机构),最好以“主任医师”为准,而一级医疗机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则以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为准(因为随着改革,地市级医院将逐步不复存在)。
另外,医学院校的教授、副教授,若没有医学临床职称,则不能上临床,更不能随意上专家门诊,因为医学职称和教学职称不能划等号!
为此,建议国家有关权威部门尽快制定医学专家标准及条件。
(原载《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3月5日“视点”)
链接
两种专家 天地差异
在求医中,病家常遇尴尬事,本人就来谈点亲身感受。时间倒流。那是1997年10月的一天,笔者的小孩因不小心从高处摔在了地下,我们便急忙将孩子送到安徽省省城一家大医院脑外科急诊;脑外科一位专家简单看了一下,没等我们主诉完,便将脑CT检查单开好了。“努,去作CT检查,检查后再来看!”专家如此命令,我们岂能不执行?经过难熬的一天一夜,第二天,报告单出来了,结果是“左颞骨骨折伴硬脑膜外血肿”;症状如此严重,顿时把我们家长吓呆了。怎么办?这位专家看了一下CT片,嘴里叽咕了一下,大意是说临床症状没有片子上说得那么严重。“为了对照一下,再做一次CT吧!”专家想了一下,说着又开起了检查单。“如果还是这样怎么办?”我们焦急地问道。“那就住院准备手术……”这位专家冷冷地回了一句,好像无商量的余地。我手上拿着检查单,借口回来取钱,没有执行“专家”的指示,而是通过熟人找到了另一家大医院的一位德高望重的脑外科教授。这位慈眉善眼的老教授仔细地看了看CT片,又给孩子作了详细检查,最后肯定地说道:“那不是颞骨骨折,而是关节线,是正常的,至于硬脑膜外血肿,问题也不大,孩子恢复得快,只要嘱他卧床休息两周左右,一般也就会自动吸收了”。“要吃药吗?”我们问道。“不需要!”老教授直爽地答道。我们不言语了。因为在前面的那家大医院,那位专家已给我们开了486元的药物,再加上一次CT费用的300元,已花费了786元;如果我们不早换门庭就医,再做CT,再住院动手术,那恐怕就不是几千元的事喽!要知道,我们夫妇俩均是工薪阶层,孩子可是百分之百的自费呀!现在找这位老教授就医,一分钱没花!“我们该怎么样感谢您老人家呢?”我们夫妇俩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甭谢,带孩子回去好好休息吧,以后多管管孩子,防止再出意外!”老教授仍然慈眉善眼地说道。“谢谢!谢谢!!”我们只好这样一迭连声地感谢道。两位专家,同是教授,缘何差异这么大?可以这么说,这两位教授的形象,前面那位令我们不屑一顾,后面这位是灯塔,是丰碑,将永远留在我们夫妇俩以及孩子的心目中,一个医生能在病家的心目中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这能同多少钱划等号吗?我们将一辈子感谢后面这位老教授,同时也一辈子鄙夷前面那位所谓的“专家”、“教授”!医生与医生,在人品,在技术方面,缘何有这么大的差异?笔者经常在心目中这样问道。如今虽时过境迁,几年过去了,可笔者一直在想着这个问题。
其二,那是1998年暑假时候,笔者的小孩因扁桃体肥大发炎,后并发了轻度病毒性心肌炎;因孩子自觉有时胸闷,呼吸不畅,并带他到了安徽省省城一家大医院儿科就诊。也是位专家,看了病情后,说孩子是病毒性心肌炎,嘱做了心脏彩超检查(费用280元),报告正常;专家简单想了想,给我们开了住院证,预交金3000元(据圈内人士说,根本不够),我们说回去凑钱,便又溜到了另一家大医院就诊。这家大医院的这位儿科教授因笔者熟悉,并将前面那家医院的那位专家的意见说了一下,这位老专家笑了笑,说:“我的意见是,孩子现在已是恢复期,用不着住院,开点药吃吃,再配合卧床休息,就行了!”“是吗?”我们心中又是一阵惊喜,阿弥陀佛,孩子又一次遇见好人、恩人了!在这位专家的诊治下,孩子只花了十几块的买药钱,至今,安然无恙。事过,我又一直在想,如果没碰上第二个专家,听从了第一个专家住院(住院后的大剂量吃药以及吊水),钱花了是小事,说不定孩子还要被药害了呢!医生与医生,缘何又是这么大的差异?
其三,就是孩子的扁桃体肥大要不要手术割掉的问题。老实说,1998年一年,我们就带孩子看了四次,有三个专家建议尽快手术割掉,只有一个专家说暂时不需要,观察观察再说,于是,我们听从了这位“观察”专家的意见,没有给孩子动手术,迄今,孩子也是安然无恙。于是,笔者想:为什么有三位专家主张要手术呢?也许,他们有他们的理由,可人人都知道,人的扁桃体是人的一个重要的免疫组织,能保留尽量要求保留,不到一定时候不要轻易地将它割掉!难道这三位专家不知道这个道理?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在作祟?笔者又一次在心目中分清了这几位专家“伟大与渺小”的界线。
通过儿子的几次就医,笔者设想:如果我不在医务界工作,或不认识几位专家,像普通老百姓一样,任那几位“渺小”专家任意宰割,那么,孩子的病会治的像什么样的呢?我们的经济又会损失到什么样的程度呢?因病致贫、贫病交加,会不会也属于了我们?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G.H.布伦特兰1999年1月14日在英国伦敦时说道:“虽然长期以来人们知道贫穷能致病,但事物的规律也清楚表明疾病也能致穷。我们能够用一种简单的,但又是强有力的主张改变这种贫困——疾病轮回规律……把卫生当成经济概念缺乏兴趣是由于固步自封,把医疗卫生保健看成纯粹的专业技术,这种认识包括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本身......卫生系统已经成了不适当的政策后果的垃圾场。”有关专家们,你们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了吗?别叫千万个家庭因病致贫了!别再使千万个患者受“药害”的侵袭了!
(原载《健康报》1999年3月16日、安徽《保健与生活》杂志2000年4期)
文/王金山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王金山,男,65岁,安徽省中医院退休医生。年轻时喜欢写点文章,也发表了不少,但大都昙花一现。我的座右铭是:默默耕耘,不问收获;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