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癌症与饮食息息相关!5种做菜习惯或致癌,及时改正
近几年,“癌症”二字在日常生活中被频繁提起,逐渐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仅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就达到1930万。
我们常说“民以食为天”,但其实很多时候,疾病也“以食为天”。
中国癌症与饮食息息相关
饮食习惯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间的关系,已经被广泛研究。
习惯一:发霉食物不舍得扔
1、选购正规品牌或厂家生产的米面油粮及坚果类食物,尤其要注意保质期。
2、将米面油粮和坚果类食物放在干燥通风的对方,最好按量购买,不要囤货。
习惯二:油烟机舍不得开
解决方案:
1、最直接的办法是改变烹饪方式,减少油烟的产生,比如炒菜时将油温控制在200度左右。
2、做好厨房的通风工作,正确使用抽油烟机,建议在炒菜前就打开抽油烟机,炒菜后让抽烟机继续工作5~10分钟,以便完全排出油烟。
习惯三:“回锅油”反复用
有些人不愿意丢弃炸完食物剩下的油,一是懒得洗锅,二是很节俭,会继续用剩下的油炒菜,成为名副其实的“回锅油”。
伊利诺伊大学发表在《Cancer Prevention Research》上的一项研究结果发现,长期摄入反复使用的食用油后,实验小鼠体内的基因表达有所改变,继而促进乳腺癌的发展。
专家表示,用油经过反复使用后会产生致癌物质丙二醛,特别是在反复使用三次后,丙二醛的含量会提高10倍左右。因此,反复使用的食用油一点也不健康。
解决方案:
1、油炸食物后剩下的油不要反复使用。
2、路边摊可能会为了节约成本而反复使用食用油,购买时应仔细鉴别。
习惯四:过度炸和烤
油炸食物香酥可口,美味诱人,深受年轻人们的喜爱。一般来说,油炸温度小于200℃且时间小于2分钟时,形成的致癌物杂环胺会比较少,可以安全食用。
但如果温度达到250~300℃,炸烤时间过长,食物颜色发黑,则会分解出较多的杂环胺、多环芳烃、苯并芘等致癌物.
解决方案:
1、不吃烧焦或炒焦的食物,也不要吃太多烧烤食物。
2、平时可以选择清蒸、炖煮等更为健康的烹调菜肴的方式。
习惯五:喜欢放很多盐
研究发现,重盐饮食,包括摄入大量腌制食物,会刺激胃肠粘膜,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以腌制食物为例,含有大量亚硝酸盐,进入体内后会形成致癌物亚硝胺类物质,增加患癌风险。除此之外,重盐食物也会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风险。
解决方案:
1、日常饮食应当以清淡为主,《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成年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拒绝重盐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