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家不欺负别人,只欺负你?肯定是你的问题!” | 知乎最热门教育提问刷屏,揭开家庭真相

这世界上有一类父母:
他们严于律己(和孩子),宽以待人。
如果你是他们的朋友、邻居或同事,你会非常喜欢他们的善解人意、有求必应。
但如果你是他们的孩子,就很不幸,因为他们会要求你:
老实听话,不要惹事。
一旦出了什么事儿,那一定是你的错。
小时候,被老师体罚,回家肯定还有劈头盖脸一顿骂:
“为什么老师罚你不罚别人?肯定是你不对在先!”
长大了,跟老公吵架,他们第一反应不是向着你,而是:
“你又干什么惹人生气了?”
相反,对女婿却万分客气:
“我那闺女从小就臭脾气......”
他们自己不敢在人际关系中强硬,当孩子遇到人际挫折时,不仅无法提供支持,还反过来要孩子检讨自己。
身为他们的孩子,很委屈却也很无奈。
今天,壹心理和你聊聊:家庭教育中“有毒的内归因”

作为受害者,
为什么要我检讨?
知乎上有一个很火的问题。
是一个妈妈的提问:
“孩子在学校被欺负了,我一直让她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别总是把责任推给别人,有错吗?”
底下4580个回答全部一边倒,站女儿。
“欺负孩子的人,你也算一个。”
“你也要多找找自己的原因,为什么不欺负别人孩子,只欺负你孩子?”
网友们竭力想让这位妈妈明白:被欺负,真的不是女儿的错。
但她,似乎并不想承认。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父母,总是站在别人的角度,找自家孩子的错?
情况可能有两种。
a. 父母向攻击者认同
很多时候,父母并不是不知道孩子遭遇了什么。
只是,承认孩子是受害者,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和压力,以及后续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不仅要为孩子出头,还要考虑出头之后的后果。
以及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来应对这样的冲突。
相比这么多可预见的麻烦,反过来认同施暴者,指摘自家孩子,似乎就容易多了。
一句轻飘飘的“都是你自己的原因”,一切“麻烦”迎刃而解
不仅不用面对自己的无力,反过来还能站在高高的位置上,享受指责别人的优越感。
说到底,不过是欺软怕硬罢了。
b. 父母向攻击者示弱
还有一类父母,虽然不会理直气壮地指责孩子。
但是会一味地让孩子隐忍退让,规避冲突。
“他找你麻烦,你就躲着点走呗。”
“你得和人搞好关系,别不合群。”
“一个巴掌拍不响,你别惹他们就行了。”
在他们的认知里:我不犯人,人不犯我,人若犯我,那是我躲得不够好。
这背后,是父母深深的无能和恐惧。
当一个人没有反抗的资本和勇气时,就只能克制自己,减少冲突。
但是他们却忘了,欺凌从来不是没有理由的,柿子都是捡软柿子捏。
越是软弱的人,越是容易被欺负。
当他们放弃父母的责任,把孩子推到别人“刀”下时,也把孩子推向了绝望之境。
每一个自责自罪的成年人,
小的时候都被苛待过
美籍心理学家海德将归因模式分为:内归因和外归因
所谓内归因,通俗来说,就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一个人的归因风格,是长期训练形成的。
总被父母逼着“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孩子,很容易陷入消极的内归因模式中。
确实,适当的“自我反省”,可以让人在错误中总结经验;
但长期过度的消极内归因,就会变成“洗脑”,让人们逐渐接受了这样的信念:
“一旦出现问题,肯定是我的问题。”

一位朋友每次分手后,就跟我说:“肯定是我哪里不够好,所以才被分手。”

明明有很多可能性,她却只能看到自己的原因,并将这一切归罪于自己。
这样的信念看起来很不合理,但是深陷其中的人,很难意识到,这是不对的。
一个抑郁症患者曾说:
“我很羡慕凤姐那样迷之自信的人。因为无论何时,她都可以理直气壮的相信自己,而自己,只会无穷无尽的自我批判。”
典型的“小时候被别人 pua ,长大 pua 自己。”
一旦出问题,就会下意识地,觉得都是自己的错。
即便并没有做错什么,也会觉得内疚、不安,进而谴责自己。
研究指出,陷入悲观内归因的人,会将失败、痛苦,归结于个人内部因素:我不够好、不够聪明。而将成功、喜悦归结于外界环境因素:运气好、任务简单。
工作认真被辞退,他们会责怪自己:“肯定是能力不行,才会被辞退!!”
工作认真被提拔,却归功于环境:“要不是公司人手不够,这职位也轮不到我”
学习努力成绩下降,他们会指责自己:“智商不够的人,连努力都不配。”
学习努力成绩提升,却归功运气:“这次考试题目简单,所有人考得都不错”
他们就像被安装了一个选择性过滤器:
将所有的过错,指向自己。
将所有的成功,给予别人。
在父母长久的打压指责中,他们逐渐失去了自我同情的能力。
也丧失了自我支持的意愿和肯定自己的力量。
最后,忘记了如何自己爱自己。
打破有毒的内归因,
放过自己
那么,“悲观内归因”如此强势和顽固,真的无药可救了吗?
不是。
《奇葩说》辩手席瑞,曾经也深陷“悲观内归因”的魔咒中。
小时候的他,因为爱跳皮筋被同学嘲笑。
连老师都说:“为什么大家就嘲笑你呢?为什么你非要和那群女孩子在一起跳橡皮筋呢?”
席瑞懵了。
他说那个老师在他脑海中植入了一个观念:凡是遇到惨事,你就先反省一下自己。
直到很久以后,他开始打辩论,有了思辨能力,才突然意识到:
自己才是受害者。
所以你看,有时候改变,只在转念之间。
以下几点,或许可以帮准你走出“悲观内归因”的桎梏。
a. 对内疚感进行区分
擅长内归因的人,往往是受到了强烈的内疚感的驱使。
但并不是所有内疚感,都是客观正确的。
美国心理学家霍夫曼将内疚分为两种:违规内疚和虚拟内疚
违规内疚,是个体确实伤害了或意图伤害他人而产生的内疚感。
虚拟体验,是个体没做错什么,甚至什么也没做,却产生了内疚感。
很多时候我们内疚,并不是我们真的做错了什么,而是我们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
所以,下次盲目自责内疚时,不防问问自己:
“我真的伤害到别人了吗?”
“我的行为是否真有过错?”
必要时,可以寻求“外部视角”,问问别人对你的看法。
也许你会发现,别人对待你,比你自己对待自己,更加宽容和善。
b. 进行“责任划分”
如果你还是无法说服自己“没错”,那你可以尝试“列举法”来进行责任划分。
方法很简单。
第一步:把你“归罪于己”的事情写下来。
第二步:列举出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
第三步:列举出除自己之外的影响因素。
第四步:如果100%代表全部责任,评估自己和其他因素分别占有的比例,并写下来。
通过客观具体地责任评估,你可以暂时跳出“自我指责”的惯性。
并且最终会发现,你根本不需要像想象中承担那么多责任
c. 刻意地进行归因训练
科学研究指出,积极的归因方式是有一定规律的,并且可以通过训练获得。
比如:
将成功归因于可控的个人内部原因,如持久努力,
而非不可控的外部因素,如运气好、任务简单等
将失败归功于可控的个人内部原因,如缺少努力,
而非不可控的内部原因,如智商低、能力差等等。
这样做的好处是,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可以自己掌控,带来更强的主观能动性。
所以,下次成绩不错的时候,自信地告诉别人,“这是因为我很努力,而不是因为运气好”。
如果成绩不是很好,就告诉自己,“败是因为自己还不够认真,而不是因为太笨了”。
长此以往,你也可以成为那个“迷之自信”的人哦。
最后我想告诉你的是:
即使真的做错了,可以复盘,但不要过度自责。
过度的自我苛责,本质是希望自己可以变得好一点,再好一点。
但人之所以为人,不就是因为他也有不完美的地方吗?
蔡康永曾说过一段话,大意是:
“我们是完整的人,不是市场里去了骨的肉片,我们有优点也有缺点,而且可能缺点远多过优点。”
“那些活得轻松的人,会把'理想自我’去掉一半,因为它只是'理想’,不是'我’。”
所以,永远不要试图做一个完美的人。
蝴蝶飞不过沧海,没有谁忍心责怪;
鸟儿跨不过银河,也不会有人非难!
除非经过你允许,否则,没人能让你觉得自责。
你,远比自己以为的,要更优秀。
世界和我爱着你。
参考资料:
李中斌等主编.心力资源管理丛书情绪管理[M]. 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5.07.
石学云著.学习障碍儿童的心理与行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06.
蔡康永.自卑来自脑中“理想的我”.

- The End -

作者简介:只只,毕业于北京大学,致力于帮助更多人通过释梦觉察内在,疗愈核心情结,改写命运脚本。公号:心理解梦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