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和教育管理中,经常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难题,但每一次我都能够比较自如地应对。因为教育中的大多数问题都不是自己首次遇到的,在此之前已经有人对此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找到了破解的路径和方法。我因为有阅读的良好习惯,此前已经在各种文本资料中了解到了相关的教育问题以及破解的策略,所以当我直面这些问题的时候,在处置上就会从容很多。
我平时就喜欢阅读,在教育生涯的不同阶段阅读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刚参加工作的那些年,我将阅读的重点放在学科教学方面,大学一毕业我就订阅了当时所有与中学物理相关的杂志,同时购买了不少物理学方面的书籍,并努力将自身的学习和课堂教学实践融会贯通。大量的阅读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也让我能够较为清晰地把握学科教学改革的最新动态,并积极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加以实践和探索,很快,我的课堂教学在当地有了小小的影响。而参加全国和省级的学术会议、选聘为省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教师、举办各类公开课等,又让我在不同的平台上深入学习和持续历练,进一步助推了我学科专业素养的提升。
我调动到上海工作时,正赶上上海市启动“二期课改”。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这三类课程架构的提出,让我眼睛一亮,同时也意识到自己过去的学习仅仅聚焦在课堂教学这个狭窄的领域,缺少课程意识,更缺乏课程建设方面的思考。于是,我主动投入到学校研究型课程的建设之中,积极承担学校研究型课程的整体方案设计、课程建设和实施评价等任务。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添置了大量相关书籍,狂补自己知识结构中的短板。一段时间的阅读让我思路打开,不仅设计的学校课程方案得以顺利通过,学校的实践案例还作为上海市研究型课程的经典案例,在全市加以推广,我自己也成为市研究型课程项目的核心成员,参与了全市课程指南的研制以及实践案例的选编等工作。
很多人都是因为在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被选派到教育管理岗位上,我自己也是如此。要想担负起教育管理的职责,就必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通过广泛的阅读,积极主动地汲取前人的教育智慧,把握当下教育发展的大势,洞悉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在逻辑。我给自己确定了“每周读一本书,并写一篇读后感”的阅读目标,开始了一场重新塑造自我的阅读革命,到现在已经持续了16个年头。在这段时间里,经历过各种各样的考验,但我始终目标明确,每周按时将每一篇写好的读后感发布在博客中。这也是我对自己发起的一个挑战,看看是否能够坚持下去,能够坚持多长时间。现在看来,读书已经成为我的生活习惯,阅读不再需要“坚持”就能够自发进行了。
刚开始的时候,阅读时实用主义的思想还是比较明显的,主要就是选择与当时的工作内容相关的书籍来阅读。慢慢地,开始定期选择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选购一批书籍进行集中式的主题阅读,从不同视角对某一领域的问题进行多样化的了解,力求在脑海中构建起关于这一问题较为丰满的立体图样。这样的阅读还是很有价值的,在扩展自己知识视野的同时,还能培养自己辩证地看问题的习惯,减少轻信一家之言而带来的认知误区。随着阅读的持续推进,我逐渐进入到了建构属于自己的阅读体系的阶段。我所建构的阅读体系是由七个知识板块构建而成的“七巧板”。
第一个板块是学科的本体知识。学科的知识体系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而不断丰富的,学科的很多概念和教学内容也会随之有所变化,甚至出现颠覆性的变革。就拿“质量”这一概念来说,长期以来,大家都以为它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但随着我们对基本粒子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们发现质量并不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它起源于基本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师对学科本体知识的把握越是全面深入,讲述给学生的时候就越能做到举重若轻。
第二个板块是教育管理的知识。无论是学校的管理者还是教师,都要承担几十个人甚至成百上千人的管理职责,都需要熟悉教育管理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在这方面,德鲁克提出的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对团队管理、班级管理、学校管理都有非常好的指导意义。学习是学生个体的行为,如果学生自己的内驱力不能激发出来,要想取得好的成效是很难的;教师也是如此,采用威权式的管理来逼迫教师“就范”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让教师在学校里找到自身的价值,主动承担教育教学甚至课程教学改革的重任,是管理的艺术所在。
第三个板块是课程建设的知识。从教学目标的提出,到课堂教学的设计,再到教学成效的评估,这三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依据学生的基础、学校的教学资源状况和教师的现实能力,在遵循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校本化的处置,做出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是减负增效的应有之义。
第四个板块是脑科学与学习心理的知识。进入新世纪以来,脑科学的研究突飞猛进,对学习机制的了解和认识也日益丰富,学习科学、认知心理学等也随之有了诸多的理论创新,对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价值。对该领域相关书籍的广泛阅读,有助于教师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
第五个板块是资源整合的知识。布鲁纳的认知主义教育思想对当今的世界教育影响深远,它所提出的知识的结构、螺旋式的课程体系、思维的价值以及内在动机的激发,至今仍然被学校教育所推崇。但他在即将进入新世纪的时候,对自己的教育思想进行了颠覆,倡导要建立文化主义教育观,提醒人们不要将学校变成一座孤岛,要关注孩子所处的文化环境,并将文化、心灵和教育作为新的教育观的三个主要概念。家庭、学校、社会给孩子所营造的成长环境,所提供的教育资源,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第六个板块是教育哲学的知识。哲学总是不断地把终极性问题放到人的面前,引发深入的思考。时常读一些哲学著作,会让教师在司空见惯的教育行为之中发现颠覆原有观念的问题,走向“原创”之路,引领学科甚至教育的发展。
第七个板块是“五育并举”的知识。在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背景下,一些学校很容易将“五育并举”变成五育的“拼盘”,动用了很多的力量,花费了很大的精力,但相互之间内耗很大,劳民伤财。叶圣陶先生说,空无依傍的德育似乎是没有的。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并非要在现有的课程之外再去建设新的课程,而是要将“五育”融入现有的课程教材之中,发掘现有课程的潜能,让学生获得全面的教育和成长。
有了这样的阅读体系,我的阅读就有了依循。我会经常检视自己一个阶段的阅读状况,并不断加以调整,以便让这“七巧板”都活跃、丰满起来。
(作者系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副院长、中国教育报2012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