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可阅读】走进青浦练塘东区救火会
(来源:上海市青浦区博物馆)
位于青浦区练塘镇东风街11—12号。早年间利用惠世庵旧址设置,承担练塘镇东片的消防工作。惠世庵是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里人万麟捐宅创建,清咸丰三年(1853)辟为惠世义学,光绪年间修山门及正殿。该建筑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前后二进。前进面阔二间8.4米,进深3.4米,临街,东侧门额上写有“东区救火会”五字,西侧门额上写有“青浦县公安第二分局”九字。后进面阔二间8.4米,进深6.6米,七架梁,中间有一天井,进深2.8米,硬山顶,小瓦屋面,雌毛脊。2017年被公布为青浦区文物保护点。
救火会(来源:上海市青浦区博物馆)
(来源:上海市青浦区博物馆)
19世纪初期的救火会,是以商会和地方绅士招集成立的民间组织,下有按行业、同业公会各自成立的救火会的分支机构,实施地段上的救火工作。资金由各行业捐款筹集。人员除极少数聘用者外,其主要“兵马”都是所在地方上的青壮年。救火会的设备较为简单,除水桶、木梯、铁钩、板斧和挑着球形油灯的木棍外,就是辆带有压水装置的水车——水龙。早在清末,练塘和朱家角就有民间消防组织“水龙会”。20世纪初是救火会发展的黄金时期,青浦已有多支救火会组织,青浦老城厢朱家角、练塘、方家窑、白鹤江、赵屯桥、重固等相继成立救火会。其中以朱家角救火会设备最为先进,有东、西、北、中区四支队伍。为了便于救火,还成立了各种救火联合会。青浦的民办消防组织,在清末渐盛行,后相因沿袭,在减少火灾的危害,保一方平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上海市青浦区博物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