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博士后工作站”成立,年薪50万起:孩子,逼不逼自己,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好书像碧玉一般珍贵!

    原创文章、新书资讯、必读书单等,伴你成长

    文|月月
    前几天,“华为北京博士后工作站正式成立”的消息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
    据知情人士透露,华为给入站的博士后开出了至少50万的高薪,极具吸引力。
    事实上,近几年来,各大企业高薪招揽人才的新闻并不少见。
    2019年6月,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EMT会议中说道,今年华为将从全世界招进20-30名天才少年,明年从世界范围招进200-300名天才少年。
    同年7月,华为内部发文公布了8名顶尖学生的年薪方案,8名人员全部为2019届应届顶尖学生,其年薪最低为89.6万元,最高为201万元。
    有网友羡慕地评论道:“这些年轻人一毕业一年的收入,差不多是我一辈子的收入了。”
    除了华为之外,其他企业也不甘示弱,通过各种方式留住人才。格力企业通过为优秀员工分房的方式延揽人才,增加员工的企业归属感;腾讯企业给员工分发3~6个月薪资的年终奖,业绩好的部门,其员工甚至能拿到24~48个月的工资作为年终奖……
    看到这一则则的新闻,别急着羡慕别人的高薪,不妨看看这些人才背后的履历。就拿进驻华为的这些博士来说,他们不仅要毕业于国内顶级名校,而且还要求在求学阶段就已经有突出的科研成绩。
    你看,这个时代多公平,你有本事,市场就会给予你高额的回报。你是金子,就不怕没有发光的一天。
    可遗憾的是,很多人只看到这些“天才少年”拿着高额年薪风光的样子,却没有看到他们在背后寒窗苦读二十年,默默付出的样子,于是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咎于世界不公,生活太苦。
    殊不知,人生就像老话说的那样,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当你努力到无能为力的时候,才发现,一个人逼不逼自己,过的是两种人生。
     01 
    哪有什么天赋异禀,不过是百炼成钢
    还记得那个入选华为“天才少年”项目的博士毕业生张霁吗?才刚一毕业,华为就开出201万的高薪,招他入公司。
    可谁能想到,张霁其实并不是所谓的“天才”。当年的他,是通过一年的复读,才考上武昌理工大学。而武昌理工,当时还只是个三本学校。
    虽然高考失利,但张霁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通过一路地复读、考研、考博,最终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还记得那个11岁就在世界舞台闪闪发光的钢琴家郎朗吗?作为一名“钢琴天才”,郎朗13岁就拿下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年音乐家比赛第一名。《纽约邮报》也曾以“NO.1 Piano Man”为标题,刊印了史上最大头条头版,讲述了郎朗的传奇人生经历。
    可是,你只看到郎朗的天赋,可曾看到他背后的努力?
    网上曾曝光一份郎朗7岁时的练琴时间表:
    早上:5:45起床,练一小时琴,7:00上学;
    中午:回家吃饭15分钟,练琴45分钟;
    晚上:放学后练琴两小时,然后吃晚饭,晚饭后再练琴两小时,写作业。
    每天近6个小时练琴,若遇到节假日和寒暑假,练习的时间还会加倍,从不间断。
    你看,这世上哪有什么天赋异禀,不过只是百炼成钢。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所以,孩子,每个人的天赋或许会不同,但天赋绝不是决定一个人成败的关键要素。天赋再高,没有后天的努力,也不过是像仲永一般,落了个“泯然众人”的结局。在努力面前,天赋其实并不重要。
     02 
    请逼自己优秀,然后骄傲地生活
    前段时间,人民日报报道了一名叫魏凯伦的大学毕业生。
    从小生活在甘肃大山深处的魏凯伦,家里条件极其艰苦。
    为了走出大山,魏凯伦每天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翻越好几座大山去读书。他的整个青春时代,不是在读书,就是在去往读书的路上,没有任何的娱乐。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魏凯伦以620分的高分被国防科技大学录取。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他正在搬砖,贴补家用。
    当他得知自己被录取时,魏凯伦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冲着大山喊道:“山,山,我走出去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已到2020。今年7月,魏凯伦以专业排名第二的成绩,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成为了一名军官。他再也不用回到那闭塞的大山,再也不用去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如果你问,魏凯伦的人生苦吗?当然苦。十几岁,最是青春洋溢的年纪,可魏凯伦的青春却是寂寞无趣的。可是,没有年少时逼自己一把,魏凯伦恐怕还得回到那寸步难行的大山,重复他父辈们艰难的命运。
    所以,孩子,你要相信,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很多时候,你不逼自己一把,生活就会反过来逼你。你逼自己,只是逼一阵子,而生活逼你,往往会逼一辈子。
    还记得几年前,有网友在玉林本地论坛曝光了一篇日记。
    日记的主人公叫李菊兰,是一名农村女生,初中毕业之后,李菊兰就和同学一起到广东打工赚钱。
    她们在东莞的一家电子厂落脚,在流水线上做着简单又重复的工作。
    时间才过去不久,李菊兰就崩溃了。电子厂的工作枯燥又乏味,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早晨六点半起床,晚上12点以后才能睡觉。
    工作时间长不说,强度也大。上班期间,李菊兰连上个厕所都要叫人顶替,一分钟都不能偷懒。
    直到那个时候,李菊兰才怀念起上学的时候,甚至怀念那个常常惩罚她的“整人班主任”。
    日记结尾,女孩一句话让人读了心碎:“我不想打工了,我想回家上学。”
    李菊兰的经历,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很多人表示,当年读书的时候总觉得读书太苦,想要出来打工。等出来打工才知道,努力读书才是最容易的那条路。
    原来,和生活的苦相比,读书的苦,真的不算什么。
    所以,孩子,多希望你能明白,你所学到的知识和本领,都会化作你对抗生活的铠甲。你要知道,人生虽然漫长,可是关键的就那么几年。逼自己一把,固然会苦,可那并不算太苦。真正的苦,是被生活扼住了喉咙,无法动弹。
     03 
    孩子,别等长大了,埋怨爸妈当初没有“逼”你
    还记得很久之前那部经典的家庭情景剧《家有儿女》吗?剧中,刘星和妈妈刘梅的对话让人印象深刻。
    刘星向小雨抱怨,妈妈小时候没给自己报兴趣班。而刘梅委屈地说道:“我也有给你报这班那班,想让你学,你自己不学啊!”
    刘星回道:“我那时候还小,我还不懂事,您也不懂事吗?您应该从小教育我、逼着我呀……”
    刘梅瞬间哑口无言。
    其实,像刘星这样想法的人,还少吗?
    多少成年人在看到别人有这样那样的才艺,或是看到别人考入名牌大学,拿下高薪工作时,他们内心也会有过一丝的埋怨:要是当年我不好好读书,不好好努力的时候,爸妈能逼我一把就好了。
    你看,那些看似无情,看似整天逼迫孩子的父母,往往才是有远见的父母。他们难道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吗?并不是。只不过父母之爱子,必为其计深远。父母之所以“绝情”,不过是怕你在最好的年纪选择了安逸,却要用后半生的岁月弥补。
    所以,孩子,请不要抱怨父母太“狠”。在你年纪还小,自制力还不够强的时候,父母逼你一把,是为了把你往正道上推。为人父母,谁人不是一边深爱,一边“狠心”,一边爱孩子,一边“逼”孩子。惟愿这一份“狠心”,能让孩子被世界温柔以待,更能得到孩子的理解。
     04 
    《黄金时代》里说:“人的一生,可以自己选择的事情非常少。我们没法选择怎么生、怎么死,但我们可以选择怎么爱、怎么活。”
    孩子,希望你知道,当你每天在逛商场、打游戏、刷抖音的时候,这世上有另外一些人,正在坚持努力,用心学习……
    一天两天的时间,或许看不出你们的差距,可是一年两年,十年八年呢……很有可能,你们会过上不一样的后半生。
    所以,请相信,逼不逼自己,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人生路上,你总要逼自己的一把,才能遇到更好的自己。
    共勉之。

    作者:月月,碧读好书签约作者,一个追求“琴棋书画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佛系妈妈。本文为“碧读好书”原创,好书像碧玉般珍贵!提供原创文章、新书资讯、必读书单等,伴你成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