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内省为枢纽的儒家修持方法

儒家修持属于人生主体自我的规范、改造和完善,是完善人性的自觉活动。提升道德意识,加强德性修养,是儒家修持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因为得益于其学术体系的根本特点,儒家修持思想和实践指向明确,境界高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儒家修持以学习和体悟为基本阶梯,以反思和内省为主要特点,以内圣与外王为最终结果。其方法针对性强,进阶清晰,简捷明确,行之有效。但是,由于儒家修持方法渊源悠久,必须深入实践,才能进入堂奥,获得真谛。

1.端正心志

(1)好学。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是行为的思想前提和意识基础,对其认识愈深刻,修持的态度就愈正确,自觉性也就愈高。孔子指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而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1)。一个人只有好学,仁、知、信、直、勇、刚等良好品质才能真正得到发挥,否则,就容易走向极端和反面。在儒学体系中,“学”并不单纯表示知识的获取和积累,而是意味着“圣人之学”,即崇高的道德修养。孔子重视学,把学作为自立的根本,是所谓“君子学以致其道”“不学礼,无以立”(2),认为只有学,才能真正具备“仁、智、信、直、勇、刚”等德性。

孟子则把学放在了“明人伦”的高度,说“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3)。荀子同样有着非常明显的重学意识,他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4);学是成就大业的根本:“……故礼之生,为贤人以下至庶民也,非为成圣也;然而亦所以成圣也,不学不成;尧学于君畴,舜学于务成昭,禹学于西王国。……”(5)儒家对学还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和方法,一是博学多识,“博学于文”(6),“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述”(7);二是谦逊好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9);三是“学而不止,积善成德,学不可已矣”(10),只有“积学而不息”,才能“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11)。荀子还认为,纵使是“涂之人百姓”,只要“积善而全尽”,也会成为圣人。

儒家圣贤在求学上表现了许多可贵品质,最典型的如孔子的“十有五而志于学”“学而不厌”“废寝忘食,乐以忘忧”的忘我精神,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弘扬。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12)又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13)认为自己只是比别人更为好学敏求而获得知识,并非天赋使然。孔子弟子众多,但是得到“好学”雅号的却只有颜回一人:“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14)孔子心目中,“好学”是进德修身以成“仁”者的基石。孔子强调,人生来是善的,生就很好的道德品质,可是关于礼的知识则要向古代典籍中学习,不学习礼节条文和古代圣贤的言论,智、仁、勇等道德意识就会产生各种流弊,只有通过学习礼的知识,才能提高道德境界。

(2)深思。思,即思考,就是对所学进行理性思考,实现认识向理性的飞跃。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15)儒家认为,思维就是要坚持理性,随时发现言行、意念是否符合或违背道德标准和儒家风格;如果符合,就要坚持。而且学、思不能偏废,因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6)

孟子把思作为理性认识,认为思就是修得道德品质。“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17)

荀子提出“心以知道”的命题,说:“仁者之思也恭;圣人之思也乐:此治心之道也。”他的“心以知道”实质上就是“思”而知“道”。关于思的内容,主张“好思”“静思”(18)

(3)立志。“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19)。立志为儒家修持第一重要课题。儒家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独立意志,具有独立人格,而有无远大志向就是判定能否取得完美人格的关键。“不降其志,不辱其身”(20),“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21)。孔子在回顾他自己的经历时指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愈矩。”(22)从中可见,他将“修身”作为毕生的事业,上述六个阶段,都是靠一步步地去实现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23)。”只有保持自己的独立意志,才能完成使命。

孟子更加重视个人的独立意志,他指出:“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又说:“夫志,气之师也……志至焉、气焉次。”(24)他主张通过立志养气,促使意志不摇,“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25)。认为只有经受这种挫折和磨难,克服种种艰难阻险,才能使意志得到磨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荡涤精神

(1)克己。“克己”最先由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26)克己就是克制自己那些悖于仁德的欲望,以合于道德规范。克己之道在于守礼:“非礼忽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27)

孟子主张守礼的关键在于“寡欲”,“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然不存者焉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然存者焉寡矣”(28)。当人们面对生之欲和义之欲的矛盾时,他主张“舍生而取义”,表现了崇高的道德节操,把“克己”推到了无我的境界。荀子提倡节欲或导欲:“凡语治而待寡欲者,无以节欲而困于多欲者也。”(29)其节欲和导欲,就是用心对欲望加以节制和引导。

(2)内省。“内省”是内心反省,是提高道德境界的重要方法,所以儒家提倡“吾日三省吾身”(30),认为真正的过错是不改正过错:“过而不改,是谓过矣”(31);改正错误是光明磊落的行为,反之,文过饰非才是一种欺人害己的罪恶。所以,能否认真对待自己的过失,是有无高尚、完美人格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区别善与恶、美与丑的关键标准。儒家将能否坚持自我内省看成是判断君子和小人的主要标志。孔子说:“小人之过也,必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32)孟子说:“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33)讲的都是这个道理。向前贤时哲学习,自省、自反,“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34)。“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以仁礼存心,言以是存于心而不忘也。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此仁礼之施。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此仁礼之验。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35)。恪守“自省”与“自反”的信条,则可以寡过寡尤。在处理个人与别人关系时,重在“利人”“自责”的原则,“躬自厚,而薄责于人”(36)。儒家学派认为,“反求”是孔子“君子求诸己”思想的发展,是孟子从性善论角度而提出的。孟子认为,“仁,人心也……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37)学问之道在于把那失去了的本心找回来罢了,找回自己心中已有的仁德;又如,“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38)。要求凡事善于主动从自身寻找原因;再如,“万物皆备于我,反揣而诚,乐莫大焉”(39)。反躬自问,强固已有的道德品质。孔子提出“内省不疚”的主张,即自我反省,无愧于心,择善弃恶,弃恶扬善。儒家内省包括自省和自讼。自省主要是看到别人的过失而自我检查,看看有无这方面问题;自讼则是对自己的过错作自我批评。有人见到自己的过失而在内心责备自己的是不多见的,所以孔子感叹“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40)。自省和自讼都是高度自觉的自我约束的心理机制,即通过反思,对自我进行再观察、再认识,知过必改,得能莫忘,调节自我行为。儒家特别强调,能自觉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品行,使道义时时刻刻伴随,不断强化自我的道德意识,提升人格境界。

(3)正心。正心的核心内容是排除各种杂念,使心归于正。由于人们都是生活在复杂的客观环境之中,喜、怒、哀、乐之情随时都会影响思想和行为,如果只凭个人感情去对待周围事物,难免会发生偏颇,所谓“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感情、欲望的偏向。人类不可能避免愤怒、恐惧、好乐、忧患等感情,但防止、克服不正当的感情、欲望还是必要的:“所谓修身养性在正其心者,身有所愤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41)尽量克服感情的干扰,就可以减少外界的诱惑,增强克制欲念的决心,坚持原则,公平合理。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取与、生死、是非、义利等辩证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戒绝四种错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42),即不主观臆断凭空猜测,不教条机械绝对肯定,不刻板拘泥固执己见,不唯我独是排斥其他。

(4)诚意。所谓诚意,就是扫清心灵世界,纯洁品德动机:“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徵,徵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43)可以说,诚意是修身的基础,是正心的前提,是修养品德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之一。

(5)慎独。儒家学派提出“慎独”主张,旨在形成并巩固高度的道德自律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人们往往碍于公开的场合形格势禁,不好违背道德规范,言行有所顾忌。而索居独处、无人监督之时,则容易暴露一些负面的品性,甚至私欲膨胀,丝毫不具备高尚人格所要求的思想、感情、言论、行动。“慎独”是“立诚之始”“成德之基”。“故君子必慎其独也”(44),“莫见乎隐,莫显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45)。朱熹解释道:“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迹虽未形而几则已动,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则天下之事无有著见明显而运于此者。是以君子既常惧戒,而如此尤加谨焉。所以遏人欲于将荫,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以至离道之远也。”可见,慎独就是要修就高度的道德自律和坚定的道德信念。

3.培育正气

(1)养气。孟子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46)孟子认为,身体的气,要“直养而无害”,“配义与道”才能成为“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朱熹在解释孟子所谓的浩然之气时认为,浩然之气与“血气”是一气。义理附于其中,则为浩然之气;若不由义而发,则只是“血气”。又说:“浩然之气,只是这血气之气,不可分作两气。人之言语动作所以充满于一身之中者,即是此气。只集义积累到充盛处,仰不愧,俯不怍,这气便能浩然。”(47)“善养浩然之气”就是用义与道养气,使之升华为浩然之气,是道德修养与养生的统一。

先秦儒家十分重视高于生命的仁义道德。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48)孟子也讲“舍身而取义”(49)。荀子说:“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歾颈也,愚莫大焉。”(50)他们把道德修养与养生结合在一起,认为道德修养具有实际意义上的养生功能。

孟子把“浩然之气”解释为“配义与道”“集义所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51)。不难看出,这种“浩然之气”是义、道等崇高道德的凝结,它表征了各种道德情感和道德品质的固立。“浩然之气”可以升华为“大丈夫”的高尚道德气概,“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52)。后来荀子提出更为明确的意见:“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僈;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夫是之谓治气养心之术也。”(53)

董仲舒进一步提出中和的思想:“顺天之道,节者,天之制也。阳者,天之宽也;阴者,天之急也;中者,天之用也;和者,天之功也。举天地之道而美于和,是故物生皆贵气而迎养之,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者也,谓行必终礼,而心自喜,常以阳得生其意也。泰实则气不通,泰虚则气不足,热胜则气寒,寒胜则气泰,泰劳则气不入,泰佚则气宛至,怒则气高,喜则气散,忧则气狂,惧则气慑,凡此十者,气之害也,而皆生于不中和。’”(54)经过历代儒家的疏证,养气之法就变得具体而可行了。

(2)践行。行即道德生活中的实践活动。孔子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否高尚,不能只看其言论,还要看他的实际行动:“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5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5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57),又,“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58),“先行其言而后从之”(59)。一个有道德的人,不仅思想意识要符合道德准则,而且道德意识要落实到行动中去,达到言行的统一。荀子对孔子的力行思想作了进一步发展,把行为作为达到圣人之境的必经之途,他说:“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60)儒家修持就是依此力行,方可最后成圣。(徐兆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