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姓’到底是怎么来的?

中国人的姓氏为什么如此之多?

鲁迅先生的著名小说《阿Q正传》写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阿Q喝了两碗黄酒,手舞足蹈地说自己是赵太爷本家,结果被赵太爷痛骂一顿,还挨了一记耳光。小说中的赵太爷,是一位权势者。在他看来,像阿Q这样的“浑小子”不会姓赵、也不配姓赵,根本不可能和自己是本家。村庄上的人也都认为阿Q不一定姓赵,即使真姓赵,有赵太爷在这里,也不该胡说。

这是为什么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必须从中国古代的姓氏说起。

中国社会在秦汉以前,姓和氏是严格区分的。“姓”是一种徽号。同一个姓,代表同一个血统的强大氏族。从字形上分析,“姓”是“女”和“生”构成的合体字。它最初的意思是为某女人所生。远古的人认为,同姓的人都出自同一位女性祖先。母系社会,子女知母不知父,跟母亲姓,所以,很多古姓,都是“女”字旁:

姜嬴姚姬妫妊姒妘媚嫪姞

从这些字可以推测,“姓”和远古社会母权文化有关。

中国上古社会有一些势力很强的庞大的宗族集团,每一个宗族集团有一个姓。当时一些没有势力、没有背景的平民,是没有姓的,所以,鲁迅笔下的赵太爷认为阿Q“不配姓赵”,反映了赵太爷的宗族优越感。至于小说中的其他人认为阿Q不一定姓赵,或者即使姓赵,也不该说是赵太爷本家,则反映了人们的权势崇拜心理。

在中国人眼里,姓不是一个空洞的符号,而是有着丰富的文化含义的。每一个血亲集团的起源和发展,迁徙和分化,兴旺和衰微,都可以从“姓”这个徽号中去透视。例如,从吴姓进行文化寻根,可以一直追溯到中华民族的始祖神炎黄族系,根据《路史·国名纪》的记载,黄帝的母亲叫吴枢,炎帝也有一个臣子叫吴权。吴人最初居住在现在的山西、陕西一带,随着炎帝族系和黄帝部族向东扩展,吴人大规模东迁。到尧舜时代,吴人已经有许多支系迁居到东南海滨长江三角洲一带,从而告别了原始森林,去征服波涛汹涌的江海。公元前476年,越王勾践灭吴,国破家亡之后,吴姓子孙辗转迁徙,在漫长的历史进化过程中,出现了许许多多风云人物:战国时的军事家吴起、秦代农民起义领袖吴广、西汉长沙王吴芮、东汉名将吴汉、南梁文学家吴均、唐代画圣吴道子、宋代抗金英雄吴玠、吴磷兄弟、明代开国元勋吴良、清代小说家吴趼人、太平天国顾王吴如孝……这一串长长的名单,也是中华民族历史天幕上一颗颗夺目的明星。吴姓不仅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支优秀族姓,而且他们的成功,在海外也令人瞩目:吴太伯后裔,衍化为日本皇室;吴姓分支夫余氏,在朝鲜称雄百济王室;吴权创立越南独立王朝;此外,缅甸总理吴奈温,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前总理吴庆瑞,美籍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等都是吴姓子孙,在吴姓族谱中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姓,是宗族的文化标记。有了姓,就表明得到了某个宗族的承认,所谓“天下同姓是一家”,就是这个意思;相反,没有姓,就是一个没有历史背景、来路不明的人,一个社会地位低下的人。所以,一个人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常常被认为是最不幸的人。中国文学作品描写某个人的不幸身世,常常说他没有姓。

由于姓是宗族的徽号,同姓的人可能有着一定的血缘关系,所以中国古代很多地区,尤其是汉族居住的地区,从周代开始,就禁止同姓通婚。“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同姓男女结婚,不利于繁衍后代,这也许是中国最早的优生学观点。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姓常常成为个人身份、荣誉的象征。如果一个人被皇帝赐姓,将被视为至高无尚的光荣。唐代初年的大将李勣,本来姓徐,就是因为有功于朝廷,被赐予皇帝同姓的,这是封建皇帝对臣子的最高赏赐。

与姓相关的一个问题是氏。氏是由姓衍化派生出来的分支,是一个族分化为若干个支系的符号。一般来说,在姓、氏分化的时代,姓最初是母系社会同族人血缘关系的标记;氏最初是父系社会男性氏族首领的标记。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说,中国古代社会最初是女姓男氏,就是用姓称呼女子;用氏称呼男子。进入父系社会以后,血缘关系按父系计算,随着人口增多,同姓的一族又分化出许多支族,这就导致了氏的产生。后来,原先用于女子的姓,逐渐被用于男子的氏所取代,所以,中国古代社会女性丧失的过程,同时也是母权丧失的过程。

由于男性氏族首领的产生,常常和村邑、居地、权力分配有关,所以,中国古代常常以封地、居地、官守为氏。如:

韩氏赵氏魏氏吕氏申氏——以封邑为氏

东门氏西门氏东郭氏——以居地为氏

史氏师氏司马氏司空氏——以官守为氏

秦汉以后,姓和氏不再分流,而趋于合一了。姓、氏由分而合的历史过程,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性质的转变。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废除分封制度,采用编户制度,以姓表示宗族、以氏表示身份的现象。渐渐地成为历史。到了汉代,因汉高祖刘邦出身低微,氏只能显示他的布衣身份,不如不要。所以,汉代开始,姓和氏合二为一,通称姓。有时也“姓氏”连说,但是意思却只有“姓”,而没有“氏”了。

姓氏,看上去好像只是一个简单的符号,其实它博大精深,广泛涉及语言学、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文化学、统计学等多种学科。比如《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记录了一个人名叫“郈昭伯”、《汉书·五行志》写作“后昭伯”、《汉书·古今人表》写作“厚昭伯”,历史学家认为郈昭伯、后昭伯、厚昭伯是同一个人,东汉王符《潜夫论·志氏姓第三十五》考求了邱、后、厚是同一个姓氏的不同写法;再如“苦成”这个姓氏,由于方言关系,音变为“库成”;“申屠”这个姓氏,由于音近变为“胜屠”,这些,都是姓氏背后的知识。

中国历代有很多学者,十分重视研究姓氏,从汉代到清代,有关姓氏的著作至少有三百多卷。另外,像《唐韵》、《广韵》、《集韵》、《正字通》、《字汇》、《日知录》、《康熙字典》等,或注明姓氏源流、或注明姓氏用字、或考求姓氏问题,古人的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查考姓氏的字形、读音、来源、演变、分布等情况,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