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虚吗?学会几招“静补”,这么躺一躺,就能恢复元气!

声明:本公众号旨在传播道医(包括‘古中医’)和养生相关的知识和信息,部分内容转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所载内容仅供参考,若想深入了解和实践,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今天分享一种方法,很适合哪些睡眠不好,常年不够睡,休息不够、疲劳过度、气血亏虚的网友们,而且这方法很简单,只要这样躺着,就能补。

大家知道,在每次瑜伽结束后,老师都会带领做一些休养生息的体式,其目的就是为了收敛气血,静气凝神。

因为瑜伽是反对耗气的,它虽比其他运动和缓,但其中的拉伸、通络、肌肉练习,也多少会有些耗气血和能量。
所以古印度的东方智慧就特别注重练习结束后的静修体式,一动一静,一放一收,一泻一补,让气血和元阳重归于内,不至于耗散得太厉害。
这一步一定不能草草了事,就像我们每天外出工作是消耗,晚上必须要回家睡觉休息一样,是重获能量的一步,也是瑜伽“静补”的精华。
如果你常年感觉疲劳、精力不济,大多是因为气血、元阳耗散得太厉害,此时最重要的当然就是重获能量。
如何最高效率地休息,获取能量呢?
当然不是瘫在沙发上刷微信,也不是去跑步或运动,那样会进一步加强耗伤。真正疲劳时,最有效的是睡一觉。如果没时间没条件睡,或睡不着呢?
那就开挂这几个静修式吧~
在定兀中休憩下来,清气存,浊气除,令神思亦清明。
静修一:挺尸式——行气通脉
【方法一】平躺,将双腿放置于瑜伽椅上,体会下背部的放松。双臂自然放置于体侧。觉知自己的呼吸,在每一次呼气时,将身体重量沉向背部,安全交给地面。
【方法二】将瑜伽毯的一头卷起2-3折,横放于腋窝下方的中背部。如下图:
▼可双腿伸展平卧,也可以延续“方法一”的卧法。觉知呼吸中胸腔的变化,体会这样的卧姿5分钟后呼吸的改变。
仰卧挺尸式,在瑜伽中,并不等同于睡觉。而是充满觉知的观照。观照身体与呼吸的每一点变化。而在中国传统运动中,也常以仰卧之姿来行气通脉。
挺尸式不建议在柔软的床上进行,床垫有弹性不利于舒展。
静修二:补肾还阳卧
【做法】
仰卧于抱枕上,颈部下方可垫上叠好的毯子。双脚心相对,双膝向旁打开。双臂自然放于体侧。轻轻盖上眼枕。
这个姿势可以很快把阳气和肾气充盈起来。摆这个姿势,就是为了更有利于肾气的充足。此式补肾的作用明显。
而且这种卧姿中,胸腔、肩颈也处于打开的放松状态,利于补足元气,提升全身的气机。
静修三:小BABY天生的休养体式
【做法】
屈膝,臀部落于脚跟上。上身向前,俯卧于抱枕上。感受背部逐步的放松,以及在这个体式上的安全感。
婴儿式是个回归性的体式,回到了小baby在母亲体内的状态。所以很具有放松神经的功效。千万别小看这个动作,小baby时人的“精力”最容易这样恢复。特别劳累、特别无助时,不妨给自己十几分钟“婴儿式”的静修,尽量让思想放空,最养心神。
《诸病源候论·病热候》中有记:“覆卧气沉于里,引气下行,故能治疗身体中发热,背部作痛。”
静修四:侧伸展疏肝解郁
【做法】
屈膝侧卧,抱枕放于侧腰下方。伸展双臂,保持骨盆与上身在一个平面上。停留一会儿,反面亦然。
不知道大家有没发现这个现象,很多人在睡觉时喜欢把手臂向上伸展开。这是因为:“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人不由自主地想要疏肝解郁,会觉得这样很舒服,如果平时无名火太多,总是无端地发脾气,或者胸闷堵得慌、例假前后胸闷涨,大多是肝气瘀阻。平时可以用这个静修法,会很舒心的。
静修五:扭转放松式
【做法】
平躺,双腿屈膝。呼气时,双腿落向右侧。用手支托上身起,扭转身体向右侧,上身呈俯卧位于抱枕上。眼枕放于脖颈后方。停留一段时间后,换另外一侧。这个体式也是超级舒服,小编最喜欢了,如果经常容易头晕脑胀、胸闷气短的姑娘们试试~
静修六:终极大放松—倒箭式
【做法】

在臀部与骶髂关节下方垫上一层瑜伽毯。从侧面翻转进入仰卧,双腿靠在墙上。双腿分开与髋部同宽,瑜伽带绑在大腿中段,固定住双腿的位置。在这个体式中,可完全放松躺着,也可以勾脚,脚腿向天空方向推送。

这个是终极大爱,超级大放松。气血回流到心脏、肾脏得到最大限度的滋养和休憩。一般累到话都不能讲时,就默默地去靠墙待着~

人如果出现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烘、口干舌痛以及烂嘴

从人体构造来看,水占比大约为70%-80%。脏腑经络和组织的活动都离不开水的摄取、运行、代谢,任何一个环节受到影响都会产生水湿,如脾胃吸收水有障碍则会腹泻。外部环境对人体吸收湿气的影响也很大,例如三伏天就是湿气多的一个主要原因,而我们以下这些不好的习惯也会加重湿气的产生。

1.贪凉:冰激凌等生冷食物吃太多会导致体内寒气增加,给“湿邪”入侵创造机会。

2.不吹干头发就睡:夏天时人洗澡特别勤,有的人头发湿漉漉的就坐在空调屋里,甚至头发不吹干就睡觉,导致“湿邪”在不知不觉中入侵身体。

3.对着空调吹:从外面一身汗回来或者在运动后,对着空调使劲吹凉风,湿气会借机顺着张开的汗毛孔进入人体,损伤阳气。现在冬天很少见到真正着凉感冒的病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就是因为用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淤积体内。

4.睡眠差:很多人喜欢熬夜,从中医角度来说,睡眠不足就是脾虚的症状,表明体内湿气过重。

5.喝大酒:啤酒烧烤是很多人喜欢的消暑方式,但别忘了酒助“湿邪”,尽量少碰。

6.老坐着:久坐会使人供血不足,加重乏力和肌肉酸痛,影响湿气的排除。

7.穿得少:“只要风度,不要温度”很容易让“湿邪”侵入身体。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