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想读的书:一场跨越3年的选书之旅
以前我总是不理解为什么有人会让别人推荐书单,因为喜欢什么样的书,是一件很私人化的事情,每个人的偏好、阅读能力都不同,因此其他人推荐的书很可能不是自己喜欢的。
回想起来我似乎没有经历过主动去找书的过程,更像是想读的书自然而然地出现了眼前。昨天打开了《阅读浪漫小说:女性,父权制和通俗文学》这本书,开始阅读序言时,突然想到,世上的书那么多为什么我要读手头的这本书呢?所以我去找了源头。
2018年我为了找工作中的资料,浏览澎湃网站,看到一篇文章
《这世上的盖茨比很多啊》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38336)当时读完觉得很有意思,印象深刻。我是那种吃了鸡蛋就一定要见到母鸡的那种人,所以看了一下这篇文章作者的名字,就去微博搜索,然后就关注了,关注是因为好奇作者创作外的生活是怎样的,是什么样的生活能让他写出来这样的文字。当时作者的粉丝并不多,即使三年后的现在,他由于一些段子出圈过,也只有5000来个粉丝。
这三年间,我一次都没跟作者互动过,倒是在豆瓣的主页上看到其他友邻转载的他的日志。期间默默地看着他发一些时事评论,讲到他开了一个音频博客“席地而坐”,数据不是很理想,但也没想到主动去搜一下听听。
直到又很久过去,在豆瓣看到有友邻推荐一集他的博客,这集博客的名字叫《偷情文学的前世今生》,我在上班路上听完了。节目中提到了一些书,回去后我就找了朱天心的《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读完后,还有感而发写了一篇随笔。
之后找来了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这种中小学必读名著,我还没有读过,读完之后,觉得这样的作品其实不该让中小学生读的,因为他们的阅历会造成理解角度过于单一,比如把爱玛的悲剧归结于选错了人,或者自己沉迷于幻想。反倒是到了一定年龄后,才能真正理解爱玛这个角色的复杂。
《包法利夫人》这本书的前言是由艾珉撰写的,读完之后觉得这写得太棒了,搜了一下才知道原来是著名的学者型编辑,今年六一刚刚去世。
《包法利夫人》这本书还没读完,我又在豆瓣看到友邻标记了一本书,叫《阅读浪漫小说:女性,父权制和通俗文学》,包法利夫人悲剧的原因很复杂,有时代原因,也有社会问题,但其中问题之一,是她深受浪漫小说的影响,小说的丰富和现实的贫瘠让她痛苦,以至于在寻求爱的过程中走上歧途。我觉得阅读这本书,会让我对包法利夫人的了解更深入,再加上我一向对女性题材的书比较感兴趣,所以标记了一下放到了待读清单里。目前刚开始读这本书,即使读几页后发现自己不喜欢,也不算浪费时间。
目前这本书还没有读完,可能阅读的过程中,可能又会有新的书想读,这一切都起源于三年前,我在浏览网站时,看到的一篇文章。
这个选书过程可能没有代表性,但起码说明,契合自己的书,是需要偶遇的。带有好奇心,去阅读一本书,这本书不仅会带你进入一个新的世界,还会引领你去遇到更多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