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铜佛像的鉴定方法。读熟了,藏友也可自己鉴定鎏金铜佛像
藏传佛教是藏语系佛教,也叫喇嘛教,是佛教传入中国西藏的分支。藏传佛教所制作的佛像与我们汉传的佛像在外型上有明显的区别的,但是目的都是教人行善。它主要聚居地区(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蒙古、尼泊尔、不丹、印度的喜马偕尔邦、拉达克和达兰萨拉、俄罗斯的卡尔梅克、图瓦和布里亚特。下方是一些铜鎏金或纯铜的老佛像,都是先人用落后的工艺手工制作而成,但因为对佛的虔诚所制作的佛像在形态和细节上十分的考究。
从佛像的艺术价值来看,明清时期的佛像工艺登峰造极,甚至连现代先进的工艺都不能与之比拟。佛像的历史、艺术以及文物方面的价值也决定了其市场价格的高昂。
佛像的材质有金、铜、石、玉、木、漆、陶瓷、泥塑等多种,其中以金铜佛造像最受人们欢迎。所谓金铜佛造像,一般指铜质鎏金的佛教造像,但实际未鎏金的铜佛像,也往往被收藏爱好者归入金铜造像的范围中。金铜佛造像起源于印度,东汉时期传入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佛教全面发展的时期,西域与中原的僧侣交往频繁,许多西域佛像随着僧侣们的背囊抵达中土。现藏于日本东京永青文库的刘宋元嘉十四年(公元437年)的韩谦造鎏金铜佛坐像,就是南朝佛教造像的典型,它是目前所发现纪年最早的小型鎏金铜佛像。隋唐两朝,南北统一,国富民强,佛教造像也进入了成熟期。唐武宗“会昌灭法”及此后的五代战乱使佛教传播遭受挫折,佛像也随之走下坡路。宋代时期南方禅宗得到大力发展,宋代佛像注重于写实,其题材大多以罗汉与祖师为主,当时曾出现了大量的五百罗汉、三百罗汉、十八罗汉像等。
作伪的佛像一般都比较重,一是因为制作者不知道原物的重量,随意铸成;二是因为伪作 存世短,没有一个长时间氧化腐蚀的过程,所以分量偏重。当然亦有走向另一极端的,浇铸的胎体过薄,分量很轻,甚至有一种失重的感觉。
佛像中有一种鎏金工艺,多用于铜造像,俗称“鎏金铜佛像”。这种佛像是供宫廷、寺庙、使用;它的出现始于两汉,盛行于隋唐,延续至明清,常见的有释迦牟尼、观音、文殊、普贤、天王、母度等。
当今收藏界,佛像收藏不仅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增值投资。随着各类明清金铜佛造像在国际拍卖市场上大放异彩,佛像越来越受到收藏家的追捧,尤其是保存完整的金铜藏式佛造像,因其工艺精湛、造型传神,在拍卖市场上屡创高价。
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主要是金铜佛像,而且以明清时期金铜佛像居多。现在拍卖会上,比较常见的要属藏传和汉传两种系列的佛教造像,相对来讲,藏传佛像的拍品更多,而且目前留存下来的佛像又比较成系列,特别是其中明清时期的佛像,代表了藏传佛教造像成熟的艺术特点,工艺和材质都更为讲究,也更有观赏性,所以在市场上一直受到藏家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