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彩历史发展与鉴别方法
珐琅彩瓷,作为宫廷御用瓷,为“釉上彩之冠”。以雍正、乾隆时期的产量最 大,乾隆以后即少有制作。乾隆时期,宫中收藏的珐琅彩瓷器曾集中存放在端凝殿,据档案记载有400多件。
珐琅彩瓷器初创于康熙晚期。据清宫造办处档案记载,其制作程序是:先在景德镇烧造里白釉外无釉的瓷器,送进宫中(个别的使用宫中收藏的明代永乐白瓷),再由清宫造办处珐琅作画师遵照御旨,在碗的外部涩胎上用进口珐琅料描绘纹饰,然后入窑焙烧而成。雍正以后则以景德镇新创的细白瓷为胎,在白釉上施彩。康熙时期珐琅彩瓷器主要模仿铜胎画珐琅器,传世品多为色地画珐琅瓷器,均署“康熙御制”款。
清康熙时,铜胎画珐琅技法被成功移植到瓷胎上,珐琅彩瓷由此诞生。雍正、乾隆年间,珐琅彩瓷的发展达到兴盛。细润的瓷胎、精致的画工、明艳的色彩,对于珐琅彩瓷的美,很多人早已如数家珍。瓷器收藏家苏玉铭先生的镇宅之宝,当可启发我们不一样的审美感受。 自诞生之时起,珐琅彩瓷就是清宫御用,瓷、画、料都带着皇 家气派。珐琅彩瓷的底可黄可红,可蓝可绿,其中尤以黄底最 具皇 室风采。苏先生珍藏有一套黄底珐琅彩瓶:“黄底珐琅彩瓷不稀奇,如果这底色不是施釉而是贴金,那就不一样啦。”
西学为中,中学固本,潜心研究,不懈努力。是珐琅彩这种原本立足于西方的装饰艺术,能够在中国繁殖并且茁壮成长的原由,是“洋为中用”的产物,同时也体现出康熙皇帝的学习精神和治国理念。清代继承了明代政 府在景德镇设立御窑厂的做法,对御窑厂所提供的陶瓷器皿的样式和图案有过问的习惯。康熙皇帝本人勤奋好学,他认为:“虽古圣人,岂有生来无所不能者,凡事俱由学而成。”他在学习中国传统经史文化的同时,还把学习范围扩大到国外的新思想、新科技等领域,并多次召见西方传教士进宫讲课。珐琅彩瓷器在康熙晚期出现,就是康熙帝喜爱和直接授意下研发和创烧的。它从问世之初就由皇帝直接干预,由宫廷画师出具样稿,由皇宫内“造办处” 选取景德镇御窑厂烧制上好的白瓷素胎,再经“如意馆” 画师打稿、绘画、填彩等绘画工序之后,然后将其放入宫内窑炉烘烧后,得出的具有极强立体感和艺术表现力的旷世之作。
珐琅彩看构图风格。对最常见的莲纹,故宫的杨伯达有如下总结:明早期莲瓣尖丰满,莲形有花瓣包拢。明中期花型有绽放感,瓣尖变长成钩状,方叶、逗号叶开始流行。明晚期莲花瓣扭曲如菊花瓣。
清代的景泰蓝工艺胎薄,掐丝细,彩釉也比明代色彩要鲜艳.花纹图案繁复多样。在康、雍、乾三朝得以发展,三朝作品在造型、釉色、纹饰、落款等方面都各具特色。康熙时期的画珐琅釉色亮丽洁净,纹饰以写生花卉及图案花卉为主。雍正年间的画珐琅器型制作工整,黑釉光泽亮丽,超过康、乾二朝。乾隆年间的画珐琅器装饰趋向”稠密”、“细致”的堆砌式,更多了中西合璧的装饰方式,工艺上出现了画珐琅与内填珐琅、掐丝珐琅等相结合的现象。
2010年秋拍,在英国拍卖公司,一件清乾隆搪瓷彩“吉庆有余”转心瓶以4300万英镑,加上佣钱折合港元约6.9亿天价成 交,创下中国艺术品买卖的新国际纪录,超越估价40倍,一时受到很多业界人士的关注。竞拍者被业界权 威人士证实为来自中国大 陆的藏家,这再次显现国际拍卖界中的一股势不可挡的中国巨浪力气日益增强。这不由让大家对国内行将到来的秋拍高 潮有了更多的报价幻想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