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市场实现“第一名”的过程
从7月20日电影院正式开门算起,到10月27日为止,中国电影市场复工已经整整100天了。灯塔专业版显示,在这100天的时间里,国内电影市场总票房成绩累计120.32亿,达到去年同期的56%。其中,国庆档8天创造了近40亿的票房,成为仅次于2019年、内陆影史第二高的国庆档。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10月15日,中国内陆市场就以累计129.5亿元的票房成绩超越北美市场,成为今年全球累计票房最高的单一市场。
不过受疫情影响,全球各大电影市场普遍遭遇了重创,所以当下的各类数据并不能反映其实际市场规模——而相比“世界第一”的名号,更重要的是中国电影市场实现这个“第一名”的过程。
正式复工后,在电影院上座率30%限制的情况下,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内陆大盘的单日成绩都仅为去年同期的十分之一,以至于行业普遍预测,市场要等到国庆甚至年底才有望迎来复苏。
低迷之际,《八佰》的上映成为冰点被打破的开始。由于点映期间已经收获了不错的口碑(点击阅读:点映破纪录,《八佰》能复制《药神》《哪吒》的成功吗?),因此8月21日《八佰》正式上映当天,单日票房就直达1.42亿,累计票房高达3.77亿,并连续10天保持单日票房破亿的势头。
最终,《八佰》以超过31亿的总票房成绩,跃居今年全球电影市场的票房第一,在上座率有所限制的特殊情况下,杀进了内陆影史票房前十。
在《八佰》火热的基础上,8月25日的七夕档在《我在时间尽头等你》的助力下又实现了一次爆发。在过去几年里,已经很少有爱情电影在七夕档期内上映并拿到漂亮的票房成绩,《我在时间尽头等你》打破了这种局面:上映首日票房高达2.7亿、总票房超5亿。
作为一部非大制作的国产爱情片,《我在时间尽头等你》的表现同样释放了诸多积极讯号,成为复工后行业的第二针强心剂(点击阅读:七夕档刷新多纪录,《八佰》为何没拼过《时间尽头》?)。
在紧接着到来的“国庆+中秋”档中,《我的我的家乡》(档期票房18.71亿)《姜子牙》(档期票房13.79亿)、《夺冠》(档期票房3.58亿)等多部国产影片,则共同创造了近40亿的票房成绩、拉动了近1亿的观影人次,彻底点燃了疫情之后的电影市场。
“整个行业复苏得速度如此之快,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也给到了我们极大的信心。”在26号由毒眸(微信ID:DomoreDumou)和灯塔联合主办的、主题为“重启百日 电影市场全面繁荣有多远”的第12届“眼界沙龙”(以下简称“沙龙”)上,伯乐营销创始人张文伯、阿里影业宣发总经理杨海、灯塔研究院院长牧晨三位嘉宾共同感慨道。
第十二届眼界沙龙现场
而比起票房数字的恢复本身,更重要的是,在复工后的百日里,行业虽然经历了一系列充满变数的艰难时刻,但从业者们也从中看到了电影宣发打法规则、观众观影期待喜好等产业端所存在的变化。
从内陆市场创造的100天里120亿票房的结果来看,行业已经释放了全面复苏的良好信号,如何借助这股热潮,利用好过去百天里总结到的经验,打好贺岁档、春节档这两场重要的“战役”,成了接下来所有电影人都在思考的关键。
复工百日的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
复工百日,整个电影行业的复苏过程中,充斥着太多的“意料之外”。
首先是原本被寄予拉动市场票房厚望的外片的严重缺席。复工初期,在影院限流、前景尚不明朗的情况下,国产头部影片普遍选择了观望的态度,而早在今年上半年,就有多位从业者向毒眸表示,复工初期想要激活电影市场,大概率还是需要寄希望于《花木兰》这类映前热度较高的进口片来打头阵。
《花木兰》海报
但是随着北美地区疫情的恶化,《花木兰》《黑寡妇》《新变种人》等好莱坞大片纷纷宣布撤档、改档,不仅仅浇灭了内陆靠进口新片带动市场复苏的希望,甚至还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往年的8月末和9月,进口大片本就是拉动大盘增长的主力。
2017年9月31.46亿的总票房中,光是《蜘蛛侠:英雄归来》就贡献了7.7亿,2018年9月《碟中谍6:全面瓦解》10.7亿的票房占当月总票房的近三分之一,进口大片对大盘的强势拉动效应一直都十分明显。
“当行业都在预期会有好莱坞的大片把整个市场带热,国产电影陆续跟上时,由于国外的疫情,进口片这一能占到市场40%到50%的体量消失了,整个电影市场要全靠国产电影支撑,这是大家都意料之外的情况。”杨海在沙龙上说道。
外片缺失,使得行业复苏的不确定因素陡增,虽然彼时出现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星际穿越》等一大批热门复映片,但有影院行业的从业者曾告诉毒眸,这类影片比较难调动起下沉市场的观影热情,因此彼时有不少非大城市的影院,在复工问题上都处在观望状态。
可就在不少从业者们心里都对行业复苏没底的时候,第二个“意外”发生了:国产电影强势发力,彻底改变了电影市场悲观的局面。截至目前,复工百日120亿的票房里,国产片票房为103.6亿,占比高达86.1%,票房排名前五的影片均为国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