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kh》第一课时的教学回望

下课了,一群孩子围着我,要我手里的音节卡片,问我明天还来不来。因为,在上课做游戏时,我把一些卡片送给了领读对的孩子,其他的孩子自然希望也拥有。于是孩子们排队通过读对音节换卡片的场景,成了今天最温暖的画面。
今天,我去武陵小学上了一节拼音课。我执教的是《gkh》的第一课时。去上这节课前,我一直告诉自己,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我一定要坚守儿童立场,放慢节奏。回望这节课,有以下几点感触:
一、创设情境,趣学拼音
本节课,我设置了和孩子去拼音王国找朋友的大情境,在些大情节中,又用复和韵母朋友找招呼、把生母朋友请下树、寻找新朋友,把新朋友送回家、请新朋友做客一连串的小情境,贯穿全课。整堂课下来,学生不为学拼音所累,反倒觉得这是一次快乐的旅程。
二、给他机会,还你精彩
今天,我在《gkh》一课的教学中,试着让学生想办法记住声母时,学生迫不及待地编起了儿歌:“蝌蚪水草kkk”“哥哥哥哥ggg”“像个9字ggg”“像把椅子hhh”……除了引导他们观察情境图和唤醒生活经验外,为了不限制学生的思维,我甚至没给学生做任何的示范。可没想到的是,学生的回答如此精彩。孩子们就这样轻松地掌握了声母的形和音。
统编教材拼音教学内容还有一个变化,就是将拼音教学与认字教学结合起来,学拼音结合认字,彼此融通。为此,在教拼读章节的环节时,我让学生利用一些简单的词语作为桥梁帮助孩子巩固音节的拼读。所以,我在教学拼读“ga”等两拼音节时,我问孩子们在哪里看过“ga”。孩子们纷纷编起儿歌:“小鸭玩嘎嘎叫”“我吃过的咖喱饭”“嘎嘣脆”……
当教学生拼读两拼音节(本课不是第一次出现两拼音节)时,我采用了半扶半放的方式,请学生先自读,接着小老师教读、同桌相互读,最后游戏巩固。在学生读不准3声时,我亲自示范,教学生一边读一边用手做手势进行拼读,教他们用词组的方式帮助拼读。我力图在学生有困难时,出手帮他们突破难点。
不得不承认,当我给他们尝试的机会,唤醒他们的生活经验时,学生的呈现可谓是百花齐放,他们的思维和语言都呈现出意想不到的精彩。
三、细节处理,生为中心
为了让学生在第一次学习k时,不被k的印刷体影响,我昨晚用最笨拙的方式,花了近半个小时,改掉课件上所有的印刷体k的字样。今天在教学k的书写时,对于“左斜右斜”这个笔画的指导有很大的帮助,有效地避免了以前学生受印刷体的影响把“左斜右斜”写成两笔。
课堂上对于孩子没有橡皮又借不到橡皮的学生,急着抢答问题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宝贝类似的情况都会及时地给予关注和干预。或许,正是这无数个细节串成了一节让学生感到温暖的安全的拼音课。
为了适应一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我在今天上课时,取消了一些原来习惯用的“遨游”“碧空如洗”之类的语言,去掉了ppt里的学生看不明白的字,而选择了用最简单平实的语言直面学生。
由于我是个急性子,说话语速较快,加上本堂课的容量较大,所以我害怕自己在课堂上把节奏带得太快,让学生受不了。课上,我特别关注自己的语速,感觉稍微有些快了马上调节。所幸,今天没在这个地方栽跟头。
四、 遗憾之处,还需警醒
在“我会认”“我会写”这两个环节中,本想更多地放手,给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和空间,可放得太多,导致学习时间长了点儿,学习效果不高效。
在学生用拼读“ɡè”这个音节时,有好几个孩子都说出了“9个……”,我要是能提醒孩子,还可以用其他词语,比如“3个人”等,来帮助拼读。这样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
原本我希望学生在探讨如何记住“h”的样子时,会把以前学过的“n”和他进行对比。可今天的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没有如我所想,而我也没有去引出来。现在想想,好遗憾……
自此,小学语文涉及“拼音”“口语交际”“习作”“阅读”“语文园地”这几个板块,我全尝试过了。虽然过程煎熬,但是每次都会收获成长。值!
您若宠爱,就点“在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