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主义者,才是笑到最后的人

你对完美主义者有什么印象?是不是要求极高的工作狂?是不是在职场上叱咤风云风云的精英?还是折腾下属的大魔头?若用三个词来形容,大概就是:成功,极致,严格,是世人眼中的楷模。
但我们都错了,完美主义者并不是最后的赢家,相反不完美主义者才是。《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的作者斯蒂芬 盖斯将我们的误区清清楚楚地呈现在眼前。
完美主义的陷阱
完美主义的错觉就是它能让人不断进步、不断获得成就,这源于完美主义的驱动作用。在本书第二章中,作者列数了完美主义的好处:不满足现状,追求卓越,满足自我强大的感觉。万事都有两面性,完美主义的副作用是造成拖延不前、自我设限。一旦副作用全开,完美主义者就会暴躁地打转,不完美主义者则继续前进,可想而知谁会笑到最后呢?
不过完美主义怎么会和拖延、自我设限联系在一起呢?
如果了解过拖延问题,就会知道有一种拖延是因为目标太难,无法达成的畏惧感让人止步不前无法行动。这个目标太难,有可能是客观实际情况,也有可能完全是当事人自己的高要求造成。后者就是被作者归结为完美主义作祟。
自我设限的问题更复杂一点,涉及到心理层面——找借口。人都有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为各种自认为失败的事情找借口。考试没通过,我们可能会说考试时候旁边那个怪人影响了我,也可能会说天气太热,教室空调坏了影响发挥。基本上将一切失败的原因归于客观层面,一句话“事出有因”就消除了面对失败的沮丧。如果将这个当作失败的唯一原因,那么我们的行为就会受到这个想法的影响——永远找借口,却不找到进步的阶梯。换句话说,我们用一个外在的理由逃避失败,并将这个理由作为自己的武器保护自己。结果武器制造了一个结界,保护我们的同时,也将我们圈死在这个保护圈里。如果读过《成长性思维》,就更能理解自我设限是怎么回事了。
完美主义的陷阱无非是让我们看到完美主义光鲜的形象,却忽视了背后晦暗面的破坏性。
不完美主义的进阶钥匙
仅仅知道完美主义的两个危害并不够,作者继续挖掘完美主义背后的心理因素,并总结为五点:
  1. 过高期待——完美主义者总是想获得最好的结果

  2. 纠结不放——对于不良后果,无法接纳,反复纠结在当时当景

  3. 认同需求——想通过他人的认可获得自信

  4. 过失担忧——无法放过过程中的错误,忐忑不安地继续做,结果越来越差

  5. 行动顾虑——行动前预设各种问题,绝望到无法开始

无论作者如何归纳这些因素,其总领的要点是完美主义者关注结果,不完美主义者关注过程。以此为脉络,上述五点很容易就被击破。将每一个过程都达到“普通标准”,那么结果自然不会差。一个普通标准的普通结果,不是过高的期待,也不算不良后果自然不用纠结。既然有了一个普通的结果,大家自然能够接受,认同问题也就不是问题。无论过失如何,你已经获得了结果,更不要说行动顾虑了,一切都已经完成。如此想来,做不完美主义特别容易呀。
如果没有看过作者的书,就大言不惭地说容易,那恐怕要栽跟头的。人的行为习惯是很可怕的。一个普通结果对于完美主义者而言,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灾难,即便关注了过程,完美主义者仍然会为结果而揪心。如何将不完美主义的行为模式一点点养成,将完美主义的行为模式一点点褪去,作者以其《微习惯》的核心原理提供了21个方法,只要根据自己不同情况,从21个方法中挑选适合自己的并养成微习惯,潜移默化中就能蜕变为不完美主义者。
以纠结不放为例,作者提供的方案是:接受现实,采取行动,分清意外与失败,改进自我对话方式,计时器介入。
对于完美主义纠结的后果,已经发生,纠结毫无意义,不如接受现实——你已经不能改变什么了,但是你可以改变将来。所以采取行动弥补原来的结果,是第二个方法。如果无法立刻采取行动,那么借助计时器设定1分钟,告诉自己1分钟后就抛开任何想法,开始行动。
分清意外和失败,主要是为了减轻心理负担,我们无法分清意外和失败时,一股脑都会认为是自己的问题,但是区分之后会释然很多。我们把意外归于自身原因是毫无道理的,因为意外都是客观因素,和我们自身没有关系;而失败本身并不是我们不够好,仅仅是自己出了状况,通常没有这些状况我们都能做好。用这样的方式对不良后果进行区分,为将来积累经验:状态不好可以调整,意外我们无法阻止。这么一来,思想包袱没有了,人自然轻松。
自我对话方式是另一种自我解放。我们的成长经历中,有太多的命令语句出现:不可以这样做!不允许这样!你怎么呢?!你不应该!最早这些语句恐怕都来自父母,我们不知不觉就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了。这样的语言有强烈的谴责意味,不仅在日常对话中会造成沟通障碍,还会为自己套上一个枷锁:不做到就不够好。因此改变命令话语,多用允许的语句进行自我对话:我可以/我能。慢慢地我们内化的那套命令式就会退出思维的舞台。
结语
文章篇幅有限,自然无法将整本书的精髓一一道尽,在此提及的内容是我近来感触最深的,我曾深深陷于纠结中不可自拔,为此痛苦不已,向诸多前辈求教也不得要领。却是这本书让我茅塞顿开,希望这些内容对读者有一定帮助。
最后一个小问题:当一个老板说我只关注结果,不看过程,这样的老板算不算完美主义呢?
【文/云玖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