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故事——《斑蝥篇》发泡疗法拔癣疾
小指月说,斑蝥有大毒,怎么用啊?
爷爷说,那要看你治什么病,既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不管内服、外用都要谨慎。即使是外用,它对皮肤黏膜仍有很强的刺激作用,所以能引起局部皮肤发红、灼热、起泡。甚至溃烂。所以用斑蝥应该小心谨慎,不过正因为它有这种作用,才可以把身体里的毒疮拔出来。
有个病人,颈上长了一片顽癣,每当春夏季多雨湿的时候就发作,局部瘙痒红肿,甚至渗出黄水。
爷爷便教他用斑蝥微微炒干,打成粉,再加进蜂蜜,调和成膏,每年春天敷于颈部,局部发泡出水,然后整年癣疾没再发作。随后爷爷又叫他不能吃海鲜、韭菜,以及动物内脏、酒等发物。这样连续治了3年,彻底根除。
爷爷说,像这种发泡疗法,不仅可以拔癣疾,其他的头痛、风湿痹痛,甚至是面瘫都可以用这种外治法,往往起效迅速。斑蝥有以毒攻毒、消肿散结、逐瘀止痛给邪以出路之功。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外台秘要》记载,治干癣积年,生痂,搔之黄水出,每逢阴雨天,瘙痒加重,用斑蝥半两,微炒为末,蜜调敷之。
《江西草药手册》记载,治剧烈头痛,用斑蝥(去头足)三五个,研细末,以布句,贴痛处,局部起泡后,用针刺挑破,使浊水流出,头痛立愈,必须慎风寒。
《山东中草药手册》记载,治颜面神经麻痹,斑蝥一个研细末,水调敷在颊部。如果向左歪斜的就贴右边,向右歪斜的就贴左边,局部发泡后即可取去。
皮肤癣菌病
又称:皮肤癣,癣
英文名称:dermatophytosis
就诊科室:皮肤科
常见病因: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表皮癣菌属
常见症状:头癣,体癣,手癣,足癣,花斑癣,甲癣
分享
病因
本病主要致病菌是皮肤癣菌,主要包括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和表皮癣菌属,其共同特点是亲角质蛋白,侵犯人和动物的皮肤、毛发、甲板,引起感染。感染人类的真菌主要来自外界环境,感染途径可为接触、吸入或食入等。
临床表现
1.头癣
真菌感染头皮毛发所致的疾病。多累及儿童,成人少见。根据治病的不同,大致分为四种,即黄癣、白癣、黑癣及脓癣。
2.体癣
由致病真菌寄生在人体的光滑皮肤上(除手、足、毛发、甲板以及股阴部以外的皮肤)所引起的浅表性皮肤真菌感染。主要见于青壮年及男性,多夏季发病。好发于面部、躯干及四肢近端。引起很轻的炎症反应,发生红斑、丘疹、水疱等损害,继之脱屑。常呈环状,故俗称圆癣或钱癣。
3.手癣
为手掌的皮肤癣菌感染。男女老幼均可染病,以成年人多见。起病于手掌某一部位,缓慢扩大,最终累及大部或全部甚至两侧手掌。损害为红斑、水疱、鳞屑和角化增厚。
4.足癣
为足部的皮肤癣菌感染。多见于成人,儿童少见。发病季节性明显,夏秋病重,冬春病减。足癣以皮下水疱、趾间浸渍糜烂、渗流滋水、角化过度、脱屑等为特征。临床上可分为角化过度型、丘疹鳞屑型、水疱型、趾间糜烂型、体癣型。
5.花斑癣
俗称汗斑。常发于多汗体质的青壮年。好发于颈项、肩胛、胸背,尤其是多汗部位及四肢近心端。皮损为大小不一、境界清楚的圆形或不规则的无炎症性斑块,为淡褐、灰褐至深褐色,或轻度色素减退,可有少量糠秕状细鳞屑,常融合成片状,可有轻度痒感,常夏发冬愈。
6.甲癣
皮癣菌侵犯甲板或甲下所引起的疾病。初起甲床微痒,继之则指(趾)甲变色,甲板高低不平,失去光泽,逐渐增厚,或蛀空而残缺不全或变脆,常与甲床分离。一般无自觉症状,少数有轻度瘙痒。
检查
真菌镜检和培养。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形态及部位,结合实验室检查真菌,即可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1.神经性皮炎
有明显苔藓化,无水疱,霉菌显微镜阴性。
2.湿疹
无堤状隆起的边缘,境界不清楚,霉菌检查阴性。
治疗
对患者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作好消毒隔离工作。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