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不断闯祸?家长千万要重视建立孩子的规则意识!

前几天,一条“超市帮忙教育熊孩子”话题引发热议,有网友评论“这波极度舒适”。“熊孩子”究竟是多让人抓狂,各种“案例”比比皆是:有的在动车上肆无忌惮地上蹿下跳、大肆喧闹,有的在电影院旁若无人地狂踢椅背,有的在电梯内小便致使失火被困,有的甚至在校辱骂老师、霸凌同学……

每当有人想纠正孩子的错误行径时,个别家长则跳出来,以“他还是个孩子”、“她还不懂事”为由替孩子开脱。“子不教,父之过”,孩子胡作非为,折射的是父母的失职。孩子因缺乏规则意识初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的错误处理无形中助长孩子变本加厉、误入歧途。殊不知,这般袒护或将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家长应及时介入,正向引导孩子建立规则意识,能帮助孩子将不恰当行为转化为“有效犯错”,让每一个小错误能成为孩子成长的养分。

通过绘本阅读,让规则意识开始扎根

规则意识不是与生俱来,很多孩子的规则意识比较淡薄,是因为家庭教育对于其早期养成的缺失。那么,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呢?

阅读绘本是个不错的选择。涉及日常行为准则的绘本,能够以孩子喜爱的形式把生硬、晦涩、难以理解的内容变转化为柔软、生动、易于接受的实践认知。有的绘本充满想象力,如KaDa故事中《美慧树原创绘本》合辑中的《小孩的规则》将幻想与现实相结合,并以逆向思维“明之以害”,浅显易懂地道出各种安全规则,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要遵守规则及如何遵守规则。

家长在陪伴孩子阅读的时候,还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与其一起讨论,向孩子传递“规则”就像安全带、就像桥上的栏杆,引导孩子理解规则意味着安全、保护,而不是束缚,慢慢地在脑海中植下“规则意识”的种子。

抓住关键时期,让孩子参与规则制定

孩子进入3-6岁,正处于建立规则意识的重要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一书中曾提到:让孩子参与到规则的制定当中时,他们更愿意去遵守规则。

有人说,没有自由的规则是专制,而没有规则的自由是放肆。鼓励孩子参与规则制定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在参与制定规则中,家长允许孩子在合理的限度内表达自己的诉求,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应对方式,能让他们感受到真正的平等,家长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深入孩子的内心。

规则不是宣泄“家长权威”的麦克风,若家长一厢情愿地制订一大堆复杂的、严苛的规则,严重违背孩子的意愿,不仅会引起孩子的抵触,执行起来难度较大,且不利于亲子关系发展。反之,孩子作为规则的制定者,内心会自然而然地接受并自发的遵守规则,比单纯地执行更具有自觉性。比如,让孩子自行安排放学回家后的时间,看多久的动画片、完成什么兴趣爱好、穿插吃饭洗澡、决定入睡阅读读物等,家长温和而坚定地协助孩子一同遵守。久而久之,孩子不断地获得尊重感和自信心,能够获得更好地经营自己人生的能力。

灵活运用技巧,让规则执行温情落地

日常的饮食起居、再到校园生活、邻里往来、语言行为、人际交往等都充满了这样那样的规则。家长需要运用一定的技巧来告诉孩子行为的边界,不能越过边界冒犯他人,也要防范自己的边界被别人冒犯。

首先,要建立仪式感。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将共同制定的“守规约定”以绘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再用装饰物装裱成手工作品,悬挂在客厅或餐厅等显眼的位置,起到一定的督促效果。

其次,安排孩子担任“家庭管理员”。每到周末的时候,邀请孩子参与家庭生活的管理,督促家长树立好榜样。例如,提醒爸爸在洗菜时节约用水、提醒爷爷记得按时喂鸟、跟奶奶逛超市时顺手将误拿的商品归位好、跟妈妈到动物园游玩时注意不随地乱扔垃圾等。

最后,体验“自然后果法”。有些孩子对家长的“说教”不为所动,甚至吃定家长不忍心惩罚而一再藐视规则、变本加厉。法国教育家卢梭曾提出“自然后果法”,让孩子体验到自己的行为导致的后果,用过失产生的后果约束孩子的自由,从而促使孩子汲取教训。如,孩子起床磨磨蹭蹭,家长不必急于催促,而是让他体验因迟到带来的后果;如孩子挑食,每次吃饭都拖拖拉拉,家长不能因为心疼就立马送上各种零食,孩子饿了自然就会好好吃饭。

蒙台梭利博士说,建立在规则之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有规则的爱,才是智慧的爱。只有从小树立规矩意识,把好原则和底线,让爱与规矩并行,才能帮助孩子守住本心,在纷繁复杂的江湖中行稳致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