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之記:走進數學之美
记/于/2015/09/11/14:56:29
数学改变人生,对我有切“生”之痛。因为学不好数学是常态,所以,对其畏与恨交织了我的童年生活与少年心路,并影响了当年的高考与择业。如今它一如既往,欲阻我于考研路上,无奈之余,也只能换个心态,努力与之和解。世物之义源于其生活之用,专研之趣源自现实所益,走近数学就要使其生活化,当它跳脱应付考试的狭隘应用而进入更广泛领域时,数学也是可以多姿多彩的,以下谨从严密逻辑、和谐秩序、思维范式与哲学气质四点试析之。
首先,数学有逻辑之美。逻辑之美在于全面思考与严密推理,比如(例1):已知a>b,且a、b都不为0,当ab>0,推出1/a<1/b;当ab<0,则1/a>1/b;又比如(例2):a>b>0,m>0,可得:a/b>1,且a/b>(a+m)/(b+m);也可得出:0<b/a<1,且a/b<(a+m)/(b+m)。以上两例可粗略窥见数学思维的严谨与全面,有赖于论证条件的充分依赖,推理过程的环环相扣。这两则例子也具现实内涵:例1中,当a和b同属一个集合,正负一致时,其倒数大小相反,饱含着生活中“爬高摔重”之理,但这种比较只限于集合之内,一旦跨集合就失去了意义,道理也简单,瘦死骆驼仍比马大,由此可见真正的死亡深渊是阶层之堕落,《红楼梦》中四大家族的没落便是随着阶层的甩出而终结的;例1也包含另一个道理: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一方面,有恒心者得恒产,好日子靠打拼得来;另一方面,富贵乡也非永久乡,应具忧患意识,懂得未雨绸缪,做到有备无患,如不努力前行,命运之河终会将人带入下一个瀑布。例2又称糖水理论,诠释了生活中另一件事情: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加码于优劣明显的强大势力时,这点M之力是那么无关紧要,相反用于培植亟需力量的弱小势力时,M才是千钧之重,百元之馈微不足道于富人,而生死不忘的贫者,此之谓也。
其次,数学有秩序之美。正态分布的优美曲线,数字循环的动态规律,杨辉三角的对称分布,就如爱因斯坦类似的表达:上帝不掷骰子,宇宙万物是秩序与和谐的统一,数学就是对秩序的追求,对规律的探寻,对真相的揭示。比如(例3):a, b, c, d, e, ...的算数平均数,且a,b,c,..>0,当且仅当a=b=c=d=.....时,取到最小值。也就是说,当数字间差距越小,形成曲线的波幅越小,平均数越能反映这些数字本身的情况,而当数字间差越大,则曲线波幅越大,平均值就越发偏离数字本身的真实情况,于是就出现了现实体验与数据披露相背离的情况,虽然数据与论证本身没有错误,但某种程度上,平均值有人为掩盖真象之嫌。这便说明:工具有助于挖掘真相,但真相并不赖于工具,对本质的探索也赖于人心。在通往真理之路上,不应满足于被普遍认可的观点、广泛接受的论证与未曾质疑的解释,人可以且应该有自已的分析与判断。
再次,数学具简约之美。数学所提供的(解题)方法论是一种思维范式,时而行云流水,又或精深微妙,闪现着简洁的智慧之光。比如排列组合中插板问题(例4):把5本相同的书分给4个人,允许有人分不到球的方法数——就可以转化为数学语言,运用一个简洁的公式或模型来解决:Xa+Xb+Xc+Xd =5(把五个相同球分成四组,任意一个X可以为0,或者,可以同时几个X为0,即1+1+1+2=5,0+0+1+4=5都可以),因为插板法不允许空分现象,所以分组之前要在每个数前+1,即(Xa+1)+(Xb+1)+(Xc+1) + (Xd+1)=5+4,于是,问题变成了将九个相同的球一字排开,分成四份,九个球彼此间形成八个空位,任意放三个插板即可分成四堆,复杂的表述经过一番玄妙的数学语言的整理,化繁为简,豁然开窍,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同样的,若抓不住破题要领,寥寥数语的简单提问也会成为费时费力的复杂问题,当言语与思维被形象以数学形态呈现出来时,通达真理的体验与艺术享受无异。例4承载着“借鸡生蛋”的生活艺术,能过借用外力巧办难事,现实也要求人们进行团队合作来适应快速发展、日益复杂的社会。例4也说明:世间所有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归根结底又是思维的问题,不要作茧自缚,走不出去,思考问题能理的清、绕的开、跳得出,透过名相凝视背后的深渊。
最后,数学自带哲学气质。它既是基础科学,也饱含哲思锋芒,基础科学看似脱离生活,其实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的一言一行,可以说它是认知的底层设计与架构,就如谁都不会质疑1+1=2一样,只是不自知罢了。
相关链接:
尋古|旅攝|詩書|江南
BE LIVING, BE FEELING, BE READING, BE INTERESTING
⊙我們將會不定期分享更新,歡迎關注隨時瞭解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