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写作与发表入门(3):创新与自由阶段

本文根据罗老师的讲座视频整理而成,文稿未经专家本人审阅。

作者简介:

罗老师,985大学、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985院校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发表核心期刊20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主持、参与国家、省级课题多项。

所谓的创新阶段,就是说在前面认知和模仿的基础之上,能够自己独立去写作。这里的创新并不是说发现了一个前人没有发现的问题,或者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框架,这些是不太现实的。创新就是对前人的进一步的研究,哪怕一点点。比如一个新的视角、一个新的史料、一个新的角度,这都叫新。我们能用一点点“新”打动期刊的编辑,就已经很不错了,这一点就可以决定我们这篇文章是否能够被接受。

▶重新组合

我们去看很多期刊会发现它在观点上没有特别的创新,但是在逻辑架构上是有一定的创新的,这些也是需要我们总结、模仿的一个东西,就是它的框架的结构、框架的酝酿,然后我们把这些吸收过来,看能不能打破,然后把我们自己的想法插进去,然后重新的架构、组合,形成我们小论文的写作,这就是一个创新。

▶新知发现

新问题、新诠释、新方法、新内容、新论证,这都算创新。当然这里要在基本的逻辑和话语没有问题的前提下,我们能有一个新的角度,那这篇文章就是成功的,这也就是我们在前期论文酝酿的时候需要考虑的问题,我有没有一个新的角度去切入,我有没有一个新的办法去切入,我有没有新的内容去补充,对不对?我们尽量在每个环节上做到最好。就是说我们对这篇文章就不要抱有缺憾,感觉这部分写的不行,就是在我们的认知范围内,要感觉自己写的每一句话,每一部分一定都是令自己满意的。然后再去寻求其他人,特别是专家的意见,在专家的认知范围内,我们这篇文章还有哪些缺陷?还有哪些需要补充、改进?这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如果他能把这些意见或者问题反馈给我们,我们能够改进,那这篇文章就成熟了,就代表着可以发了。但是,对于我们的研究生或者博士生,还有一些年轻的老师,与期刊编辑接触的机会相对来说比较少,那我们可以找自己比较熟悉的朋友、师长都可以,这需要一个过程。

上个月有一个C刊的编辑,他可能是追踪到我写的一篇论文,想问一下我手里还有没有相关的稿子,我刚好手里面有一篇,但是发过去之后,发现与期刊栏目契合度不是那么高。然后那个编辑就提了一个要求,就问我能不能去重新酝酿一下这篇文章的框架,从题目到框架,先酝酿框架,然后反馈到期刊,他们再做调整。然后框架结构完善之后,我再去写、再去论证。这就是他们对于新进老师、学者的一个约稿过程。当然对于一些老教授、老专家的约稿可能就不会这么麻烦,一般他们有稿件就可以发。而对于我们新人来说,要求相对来说比较高,当然这也从一个层面印证了你写作论文的一个标准和程序,就是这个程序,跟我们写博士论文硕士论文是一样的,需要经过一个过程。

所谓的自由的阶段,就是我们真正成为了一个领域的专家的时候,我们写的东西都有需求,都有市场。我们解读的东西都是新的,说白了就代表着权威,可能就不需要经过前面的很多阶段,甚至稿件连查重都不需要,这就是很多期刊他们约稿的一个模式,取决于一些领域内很权威的、知名的专家。

前一段,新疆师范大学的学报(社科版)的一个主编写了篇文章,说他们的期刊90%是约稿,10%是由自由来稿。也就是说各个栏目所需要的稿子,90%都领域内的专家来稿,剩下的10%是从自由来稿里面挑写得好的。就此可见我们作为一个新人,作为一个博士或者作为硕士来说,发表是多么的艰难。当然这只是一个个例,可能其他期刊的这种分配比例就没有这么大,可能有的是30%约稿,那另外的70%就是我们的机会。

……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