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连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77)
原著连载(77)
第七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特征
(三)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体现在人生价值观上,主要是围绕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生意义展开的。
[厚德载物] 是对中华民族崇尚道德、高度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建设的优良传统的高度概括。语出《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说,大地顺应客观规律,以无限宽广的胸怀和无比肥厚的土壤资生、养育着世间万物,君子也应像大地一样以深厚而高尚的品德来承载万物,包容万物,滋养万物,造福万物。这句话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卦》)相对应,表现了中华民族顽强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胸怀宽广、注重群体利益、无私奉献的优良品格。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这是马克思主义对道德的现象和本质的深刻揭示和高度概括。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以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好与坏、荣与辱、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基本范畴作为评价人们行为的标准,通过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人们形成一定的信念、价值观、习惯和传统,从而引导人们对社会实际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思想和行为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道德并不是超自然的、先验的或主观自生的东西,而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又对社会存在有着巨大的反作用。无论是对于一个民族或国家,还是对于一个人来说,道德都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种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它是人类前进的“目的地”;作为一种思想境界和内在力量,它是人类前进的“发动机”;作为一种价值标准,它是人类前进的“方向盘”;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它是人类前进的“交通警”。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而确立的治国方略。“以德治国”,揭示了道德在现代社会生活特别是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公民道德建设入手,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努力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对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经磨难而不倒,始终保持着生生不息的活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这个民族拥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以贯之的文化传统和道德精神。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只有植根于民族的优良道德文化传统之中,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才能获得取之不竭的思想资源,保持旺盛而强大的生命力,才能具有中国特色,并为中国的老百姓喜闻乐见,易懂、易记、易行。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一种“道德性的人文主义”,它以“崇尚道德”作为最高价值取向,确立了以“仁者爱人”为核心,以孝悌为根本,包括忠、恕、礼、义、廉、耻、敬、让、公、诚、智、勇、恭、宽、信、敏、惠等在内的一整套伦理道德体系。儒家重视群己关系,强调群体的利益高于个体的利益,使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上的价值取向。剔除其中“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之类的糟粕以后,它所包含的重视人与人的关系及其互助友爱的道德意蕴,是可以融通于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之中的。
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途径是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人的社会实践。因此,必须贯彻“重在建设、以人为本”的方针,在全社会牢固确立人的主体地位、主体价值、主体尊严和主体权利,真正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为目标,抓住一个核心(为人民服务)和四个着力点(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持之以恒、深入细致、扎扎实实地推进。
毛泽东提出的为人民服务,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对儒家仁爱思想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儒家的“仁者人也”, 强调人是同类,个人不能离开群体而独立存在,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爱。儒家的“仁民爱物”,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心,主张经世致用,强调“修己以敬”, “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并要以仁人之心爱护天下万物。儒家的“仁者爱人”, 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的忠恕之道,强调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他人,是一种可贵的利他意识。儒家的“杀身成仁”,把实践“仁”的精神、体现“仁”的精神、实现“仁”的精神视为人的价值之根本所在,为此而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这更是一种为真理和正义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所有这些,都是为人民服务的题中应有之义。正是由于“为人民服务”这五个闪闪发光的大字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精神,因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了时代的弘扬和科学的升华,使集体主义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新的道德风尚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成为中国人民道德生活的精神支柱,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以为人民服务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首先是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同时也是对全体公民的要求。只有把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贯穿于各种具体的道德规范之中,才能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有效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才能在此基础上,在社会先进分子的带动下,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发扬光大。
加强个人品德建设,是提升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根本。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内化,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化了的道德特质。儒家历来强调修身是做人的根本,提倡“修身克己”,认为只有通过学习、“内省”、“慎独”,克服违背社会道德的私心、私欲,心中才能容得了他人,才能装得进天下,才能弘扬仁爱之道。这是一个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过程。我们今天讲个人品德建设,还必须强调社会实践的锻炼,只有在道德实践中,个人品德才能形成、巩固、成熟,成为人生整体行为的一贯倾向和稳定特征。也只有通过道德实践,人们已经形成的不良习惯才能得到改变,好的品质才能不断积累和升华。当前,在私人生活领域存在大量法律与制度难以约束的问题。近年来,一些高官、富豪落马的现象告诉我们,虽然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动机和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就主观原因而言,问题的根源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忽视个人品德修养,没有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闸门”。人之所以为人者,是因为有信仰、有道德、有美好的追求,集中体现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它是人们判断是非、决定取舍的行为准则。失去了这个准则,就会变得是非不分、美丑不辨、无所顾忌、贪得无厌,进而不择手段地去追求日益膨胀的私欲,滑向罪恶的深渊。有鉴于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个人品德建设,意义重大,也是对儒家以修身为本的伦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个人品德是“内在的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实现最终都要诉诸个人品德。个人品德提高了,就可以“内德于己,外德于人”,促进社会道德进步。“内在的法”强化了,人就有了“主心骨”,有了辨别善恶、美丑、是非、荣辱的能力,就可以不断提高遵守国家法纪的自觉性,进而达到孔老夫子所说“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的最高人生境界。加强个人品德建设,要注重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近年来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充分说明提高个人品行修养,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是时代的强烈呼唤,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加强家庭美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家庭是一种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自然基础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是社会的“细胞”,也是每一个人的“心灵港湾”。只有家庭幸福、美满、和睦了,才会有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家庭美德建设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第一站,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树立健康向上的家庭风气,建设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不仅是党和政府的神圣职责,也是千家万户的共同追求和理想。《中庸》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孟子说:“国之本在家。”(《孟子·离娄上》)《大学》也强调:“家齐而后国治。”可见,儒家的道德实践是从家庭中开始的,儒家对国家、民族乃至天下万物的全部伦理感情是在家庭中孕育的,儒家对家庭道德始终予以高度的重视,提出了一整套详尽的行为规范,形成了中国家庭道德的深厚传统。按照“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观点来看,其中那些反映封建宗法关系的狭隘、落后的东西,应予剔除,但儒家关于家庭道德理论中许多合理的、积极的成分,深化了人类对家庭生活、家庭关系的认识,对于协调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培养人的优良品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仍然具有宝贵的价值和重要的作用。儒家的“父教子孝”,强调家庭的养育功能,认为亲子关系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延续,更是人类文明的传递;后代不仅要延续祖先的血脉,更要继承和发扬祖先的事业。父母之爱的实质在于教育子女,子女尽孝的最高境界是勤奋刻苦,建功立业,为社会作出贡献,“以显父母”(《孝经》)。儒家的“兄友弟恭”,强调兄弟的手足之情,褒奖兄弟间的友爱。“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更是把兄弟关系延伸扩展为同胞关系,把兄弟、同胞关系视为人际间最亲密、最可信赖的关系之一。一个人,只有处理好兄弟(姊妹)、同胞关系,才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人生的乐趣、人世间的真情。儒家的“夫妻相敬”,强调夫妻为人伦之始、风化之原,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夫妻交往相敬而有礼,才能维系家庭的和睦,并处理好与亲友、邻里的关系。清朝道光二十八年的《李氏家法》中,就有这样的家规:“夫妇乃人道之始,万化之基也。相敬如宾,岂容反目。虽夫为妻纲,固当从夫之命;然妻言而有理,亦当从其劝谏。”儒家的“勤俭持家”,强调勤俭是对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物质资源的爱惜,是对人类劳动成果的珍重,更是孝敬父母、养育儿女的资本。因此,勤和俭不仅是生活的原则,还是人的道德修养,是传递给后代的优良家风。所有这些,对于我们处理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家庭问题,悉心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每一个公民都能在家庭中做一个好成员,是十分宝贵的文化资源。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包括从业人员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等要素。现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组织结构进一步分化,职业分工的专业化程度愈益增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思想道德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使做官的具备“官德”,治学的具备“学德”,执教的具备“师德”,行医的具备“医德”,从艺的具备“艺德”,经商的具备“商德”等等,无论是对于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来说,还是对于改善各行各业的风气来说,都显得格外重要和迫切。儒家倡导的职业道德,产生于农耕文明时代,是与小农经济所固有的家庭传承特征、手工业劳作相联系的,不可避免地带有行帮性质、技术封锁、眼光狭隘、保守固执等时代的局限性,但其中以敬业、尽责、诚信、精业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念,对于今天的职业道德建设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儒家在职业观念上,突出了一个“忠”字。孔子把“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看做君子仁德的重要内容,他总结出君子“有九思”,其中之一就是“言思忠”(《论语·季氏》),强调忠于职守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最基本的品德,是一个人社会责任感的体现,职业活动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人生所追求的事业。儒家在职业态度上,突出了一个“敬”字。子路请教老师怎样才能算是一个君子,孔子说:“修己以敬。”(《论语·宪问》)子张请教老师君子怎样才能行得通,孔子告诉他两句话:一句是“言忠信”,一句是“行笃敬”(《论语·卫灵公》)。朱熹对儒家的“敬业”精神做了这样的诠释:“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就是要用恭敬严肃的态度一心一意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儒家在职业操守上,突出了一个“信”字。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他认为,讲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是一个国家、一项事业能够立得起来的根本,也是伦理道德的基石。儒家在职业技能上,突出了一个“精”字,就是要精益求精。儒家崇尚日新之德,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就是强调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取、永不自满、永不停滞的精神。儒家还告诫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勇往直前的意志,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力求尽善尽美。所有这些,对于在当今社会形成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是维护社会正常秩序、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前提。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的本质属性是人的社会性,任何人都是作为社会一员而存在的。因此,维持社会的有序与和谐就是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提出的最基本、最普遍的道德要求。如果有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能够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人,从而时时注重自身的形象;能够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有着密切关系,从而珍惜这种关系,那么,个人的文明素质就会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也就随之而提高了。儒家把人与人交往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要求概括为一个“礼”字,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孔子强调,“礼乐”之重要,不在于它的表面形式,而在于它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移风易俗的教化功能。一方面,他认为“仁”是“礼”的人性根源和内在依据,是“礼”的根本,人如果失去了“仁”,就不可能心悦诚服地实施“礼”。另一方面,他又强调“礼”对于“仁”的规范作用。“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就是说“仁”的思想和行为要有一个社会认可的标准,这就是“礼”。“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这句名言,清楚地表明孔子把“礼”作为治世的手段,把“和”作为治世的目的。他认为,“礼”的作用就在于规范社会秩序和人们的行为,实现社会有序运转和人际关系和谐。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要成为一个君子,就必须“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雍也》),具有广博的人文学识,而又能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借鉴这些深刻的思想来加强社会公德建设,一是要大力倡导文明礼貌,与人交往时仪容端庄,举止文雅,说话和气,用语得当,守时守约,谦逊敬人,宽以待人,礼让为先。在公共场合自觉遵守各种规定,不影响、不妨碍他人的正常活动。二是要大力倡导助人为乐,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关爱他人,热心公益,对遇到困难的人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三是要大力倡导爱护公物,始终不忘自己是社会的主人公,要爱护国家和集体财物,爱护各种公共设施,珍惜社会共同的劳动成果,自觉保护文物古迹,反对一切化公为私、损公利己的行为。四是要大力倡导保护环境,强化可持续发展观念,珍惜自然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养成节约的好习惯,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的卫生。五是要严格遵纪守法,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不做任何有悖于法律、纪律的事情,认真遵守市民守则、乡规民约和有关规章制度,勇于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