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藏作品](7077)文化科技融合催生新业态 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文化科技融合催生新业态 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本报记者 张 晔科技、文化、教育、旅游如何完美结合?虚拟人技术、360度全景直播、沉浸式互动体验空间……10月23日,2021年中国(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览交易会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闭幕。在这里,科技不是冰冷的,文旅变得更加丰富立体。值得注意的是,本届文化科技融交会设置的五大板块中,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成果展区板块充分展示江苏在文化产业数字化建设中的斐然成绩。文化科技融合催生的新型业态、新产品和新模式,正在成为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为产业发展插上翅膀今年7月,上海社会科学院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发布长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驱动力指数报告(2020),长三角城市群27个城市中,南京排名第二,仅次于上海。南京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全国首个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自2013年获评“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以来,南京将文化产业纳入全市“4+4+1”主导产业体系,把“文化+科技”写入“1号文件”,着力打造全国文化科技融合示范中心。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为产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近年来,南京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南京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12.67亿元,比2020年同期增长29.2%,比2019年同期增长29.7%,两年平均增长13.9%。1818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中146家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71.17亿元,同比上升30.7%。数字出版、动漫、多媒体等16个文化新业态的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呈现两位数高速增长。57人入选2020年“紫金文创英才”,人数位居全省第一;10家民营企业入围2020—2021年度江苏民营文化企业30强。而作为全国首个聚焦文化科技融合和文化产业数字化方向的专业性展会活动,中国(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览交易会聚焦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是全国文化产业数字化的“风向标”与“指南针”。自2018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三届,累计服务各类市场主体3000余家,达成交易300亿元,接待行业观众超5万人次。在今年的文化科技融交会上,南京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组团参展的企业和展品展项亮点纷呈,南京市本土参展企业数量达317家,在文化科技融合领域的应用场景更丰富,不少应用成果在国内都属于领先地位。文化产业数字化闪耀创新光芒今年9月27日,国家科技部公示了《拟认定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截至目前,江苏已有南京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无锡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常州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苏州高新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以及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陆续入选。在今年的文化科技融交会上,江苏的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集结亮相,闪耀着江苏在文化产业数字化建设中的夺目光彩。苏州高新区通过展陈数字出版物、数字内容、文化装备、文化遗产数字化等,集中展示苏州高新区科技融合的产业业态和多层次、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格局。展会期间,有文化遗产数字化、文化装备、数字出版、数字内容生产制作等文化科技融合产品现场展出,参观者可以现场体验机器人、康体训练装备、AI虚拟人、AI书法互动产品、AR绘本等产品。从常州走出来的江苏金刚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业内知名的文旅项目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合作项目遍布全国各地。公司负责人介绍,目前的主题公园和游乐园还是偏被动式体验,没有主动式感知和互动的,公司会用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研发,提升智能感知,让游客的黏性更强。早在2019年,科技部、中宣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其在主要目标中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覆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体系,建成100家左右特色鲜明、示范性强、管理规范、配套完善的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200家左右拥有知名品牌、引领行业发展、竞争力强的文化和科技融合领军企业,使文化和科技融合成为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文化装备、文化旅游、影视演艺、创意设计、广告传媒、数字网络等产业集群在江苏迅速发展,文化创新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旋律,本次文化科技融交会上,各参展企业的展示推介为这份创新写下了生动注脚。(《科技日报》2021年11月1日第 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