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的种种表现,是他内心世界的投射。
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是他所处关系的反映。
一个孩子所处的关系,主要是他和父母的关系。
我们拯救一个孩子,主要是捋顺他背后的那些关系。
小时候,在老家,我有个邻居,每到晚上十一二点,他们家就会响起打骂声。他们家的打骂声如此激烈,常常伴随着辱骂声、殴打声、尖叫声,搞得我睡得正香突然被惊醒。这一场又一场战争的导火索,是他们家的小女儿,又尿床了。问题是,他家的小女儿,当时已经十来岁了,而且经常性夜间遗尿。令我都感到不好意思的是,这个小女孩的妈妈,常常在村上逮着人就说她家小女儿爱尿床的事儿,还给孩子贴上“孬东西”“就是故意的”等一系列羞辱之词。而这个女孩的爸爸,在家中其他孩子告发小女儿又尿床后,常常拎起棍子凳子就开始殴打,并叫嚣着“不打死你,你就不长记性”。后来,我离开家,考上高中,又读大学,有次回故乡,和我妈闲聊,说起邻居家的几个孩子。不知道为什么,我脑子里首先闪现的问句竟然是:“她遗尿的毛病治好了吗?”我妈说,早就好了,她十来岁不是辍学了吗,去南方打工,出去后病就好了,还特别能干,先跟着人家学技术,年纪轻轻自己就开了厂,还找了靠谱的男朋友,可能赚钱了。我那时还没有学心理学,但我懵懵懂懂地察觉出,那个姑娘童年尿床,和她第一次尿床后,她妈妈到处抖擞她的隐私,她爸爸狠狠殴打她有着某种关联:被贴了“尿床精”标签的那孩子,在精神和身体的双重折磨里,陷入了极度恐惧中。她不知如何排解内心的恐惧,甚至因为越来越恐惧,最后跌落破罐子破摔的自暴自弃中。直到后来,她逃离了把她钉到耻辱柱上的小村和双亲,来到了陌生的城市,靠自己的双手和双脚,找回命运的掌控感,遗尿的毛病竟然不治而愈。原来,一个孩子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她身边的人和环境的问题。小D和我儿子年龄差不多,两家住的也不远,俩孩子经常凑到一起玩,小D有时还来我家吃饭。都是六七岁的孩子,我娃遇到问题,直接表达,开心就是开心,不满就是不满,反抗就是反抗。但小D不是,他总是先观察大人的脸色,看看大人想听什么答案,他就顺着大人的意思说。这在一般人看来,会觉得:“哎呀这孩子不得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将来一定是个左右逢源的人。”后来,我又认识了小D的爸爸和妈妈,发现了更有意思的现象:小D的爸爸张口闭口就是“小D的妈妈怎么怎么烦人,怎么怎么懒惰,怎么怎么爱花钱,怎么怎么恶心人”。而小D的妈妈张口闭口就是“小D的爸爸怎么怎么自私,怎么怎么无能,怎么怎么花心,怎么怎么不负责”。而小D在妈妈陪同他时,就总顺着妈妈的意思,去谴责爸爸。而在爸爸陪同他玩时,又顺着的爸爸的意思,去诋毁妈妈。小D之所以是两面人,是因为长久以来,他都活在父母的互相嫌恶的战争里。妈妈生气时,他要看看妈妈的脸色,去攻击爸爸,安抚妈妈。而爸爸暴躁时,他又要去顺从爸爸的旨意,去诋毁妈妈,讨好爸爸。但是,在这个孩子心里,不管是爸爸还是妈妈,都是自己最亲最爱的人啊。他不愿真的辱骂任何一个,就从躯体内分化出一个和年龄极其不符的八面玲珑的虚假自我,过早学会了察言观色。时间长了,他自己也分不清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我。除非有天,小D的父母意识到问题所在,并愿意付出相应的努力和改变,向小D真诚道歉。所谓,幸运的人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说的就是孩童时期的经历,对性格和命运的影响。昨天,有个读者在微信上咨询我,说她和丈夫都在外地工作,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在老家养。小时候偷针,长大了偷金,一个七八岁的小屁孩,还要翻天呢,打!然后,俩人回到老家,轮番上阵,狠狠殴打了孩子,让他记住这教训。结果,他们刚回城里上班,又接到老人的电话:“孩子去亲戚家玩,又偷了亲戚50块钱。”一家大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说着义正辞严的邪恶之语,还扛着“教育下一代”的伟大之旗。这个孩子为什么会拿大人的钱,我仔细询问后,发现是有着深层原因的:6岁之前,这孩子跟着爸爸妈妈生活时,从来不拿大人的钱。后来,爸妈为了生计,离开他去远方,隐遁为视频里的面孔和缥缈的声音。爷爷奶奶把钱看得比较重,他想要超过2块钱的东西,都不被允许。七八岁的孩子,正是金钱观和边界感的懵懂期,他第一次拿了爷爷100元后,原以为“爷爷的,就是我的”。谁知道爷爷发现后,不仅骂他“小偷”,而且给他爸爸妈妈打电话告状。揍了后,俩人又觉得自己平时管孩子少,孩子才偷东西,就非常内疚,带着孩子去镇上超市买了很多好吃的好玩的。这个孩子在整个事件里,并没有得到关于“偷”和“拿”的区分引领,也没有收到“花钱需要经过大人同意”常识的强化。拿了别人的钱,就可以见到爸爸妈妈,哪怕被揍一顿,也能看见他们的真人,牵着他们的手,得到很多爱。这样以来,“拿别人的钱”,就成了孩子吸引大人注意,呼唤爸爸妈妈回来陪伴的手段。他只要一想爸妈,他就去偷钱,通过犯错来博取大人的爱和关注。这也是很多没有得到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孩子,都特别喜欢采取的“伎俩”:所以,要想让孩子停止犯错,不是给他贴上“坏”“偷”“渣”的标签,用鞭子和棍棒让他屈服。而是回到他身边,给他关注和回应,教他边界和常识,让他在引领和矫正中,在拧巴中得到舒展,在自伤中得到关照。从9月来学至今,我已经接到了至少100位家长的“控诉”。“救救我的孩子,他患上了抑郁症,情绪消极,学业荒废……”沉迷游戏的孩子,是对现实世界失望——现实中,他没有游戏没有玩伴没有乐趣,所以才到虚拟世界里获得弥补;没有叛逆的孩子,只有叛逆的父母——所谓叛逆,是父母感到权威遭到挑战,但又不愿平等和孩子对话,而给孩子贴的标签;至于学习困难的孩子,除了智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在他生活中,受到的干扰和控制太多,所以才在学习之外的方面,找到自主感……拯救一个孩子,从来没有什么灵丹妙药,也没有什么立竿见影,更没有什么捷径快路。唯一且正确的做法,就是慢慢捋顺他的关系,他和父母的关系,他和家庭的关系。孩子是家庭的产物,是关系的体现,是能量的馈赠,是教养的回馈。家病了,关系断了,能量死了,教养丢了,却偏偏指责一个孩子“你怎么了”,这太不公平了。负责且真爱的父母,会看见孩子的每个问题,并探究背后的原因,进而通过修复关系,来治愈孩子,带孩子打开一扇扇门,穿过一段段迷雾,来到高山流水或春暖花开的开阔之处。焦躁且自大的父母,会把孩子的所有问题,都推给那个幼小的生命或者无关的闲人,然后一辈子活在受害者的监牢里,还抱怨外面的太阳不够耀眼,大路不够宽敞。那就修好自己的心,捋顺自己和自己、和他人、和世界的关系。你每一次向内的审视和察觉、探索和建设,都是给你的孩子在种善因、修福报。因为,所谓真爱,就是我爱你,所以我做好了自己,来靠近你。作者简介:闲时花开(ID:xsha369):作者刘娜,80后老女孩,心理咨询师,情感专栏作者,原创爆文写手,能写亲情爱情故事,会写亲子教育热点,被读者称为“能文艺也理性的女中年,敢柔情也死磕的傻大妞”。图源:电影《白兔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