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价投升级路
请注意,我用的是“直觉”对抗。是因为,不少人平时压根没有往10倍股,50倍股的方向想,你突然提出来了,直觉上他感觉与自己平时的思考不一致,于是,很自然的、不知不觉的、直觉上就产生了对抗。
开读书会当天,我还不理解,费雪如此有格局的投资理念,我分享出来,书友们不领情,却还以为我要强行灌输给他们思想,还有人认为我死读书,哈哈。
但,静下心来,当回想我的投资之路,我终于明白,价值投资是需要一步步走出来的,就像练武功,需要一重重的往上练。不同阶段get到的认知是非常不一样的。
曾经,当我最早看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当我最早读费雪的《怎样选择成长股》,我还不是一样置之不理。当初还不是一样痴迷于技术分析,痴迷于龙虎榜机构买入卖出,痴迷于关注短线“大师”。
现在回想当初,觉得自己曾经就是个笑话,谁还没有幼稚过?
如今,当我看到书友们对费雪的理念产生直觉对抗,我觉得有必要将我自己曾经走过的路,告诉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
第一阶段:16年接受价值投资
我发现,中国的价值投资者都是熊市促成的,因为股灾之后,爱思考的人们终于意识到,技术分析、打听消息等等,在大熊市面前都不堪一击,人们此时才终于发现,之前被束之高阁的价值投资,才是真正的知识宝藏。
红林也不例外。
2015年的股灾,2016年初的熔断,一直延续到2016年中的大熊市,让我亏的稀里哗啦。其实,让人恐慌的不是账面的亏损,而是辛苦积累的逻辑被证伪,那意味着希望的破灭。
现在我也想不起原因了,反正,那段时间,就是喜欢看《伟大的博弈》。那段时间,看见有人对股票感兴趣,我就会给他推荐《伟大的博弈》,我还给人买过。我自己呢也就读了10遍左右吧。也许,我就是相信读史使人明智吧,我就是相信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吧。
华尔街300多年的历史,融合在一本书里,那个格局真的不一般。历史上的股市大机会,每个阶段的风云人物,每个阶段的大事件,一幕一幕,仿佛电视剧一般在你面前播放,那种震撼度就是会让人产生灵感。
2016年,我刚开始写公众号的时候,就选取了华尔街历史的弄潮儿作为素材,见下图。
起初,我只是对其中的人物和事件感兴趣。每读一遍都觉得,其中似乎有些投资机会可供借鉴,但具体是什么,我也说不上来。
当我读第7遍左右的时候,我终于被一句话点醒了。
对于一个没钱的人来说,居然读很多遍才意识到这是个宝藏,真的是失败。
当我意识到这句话的分量的时候,我准备下单去买《聪明的投资者》。没想到,一翻书柜,发现这本书就躺在那里。原来,2013年的时候,我就买过这本书,只不过当初翻开一两页,就觉得写的不合我胃口。
这个事件其实说明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在投资上能取得多大成绩,真的和一个人的认知高度关联,你信奉什么理论,就决定了你取得多大成绩。而你相信什么理论,跟你当时的认知又高度相关。
2013年,我满脑子都是龙虎榜机构买入卖出、KDJ金叉死叉那些,就是有知识的巨大宝藏,躺在我的书柜上,我也不会去取,去接受。
但2016年中旬,当我再翻起《聪明的投资者》的时候,我立刻被格雷厄姆的智慧征服了,并在读完那本书之后,就决定了未来投资的大逻辑和方向,从此信奉“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入要有安全边际”的理念,一直到今天,从未动摇。最多改变的,只是具体执行的细节。
为啥我的观点会出现如此180度的大转弯?
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过往几年,从我自身的操作经验看,我彻底认为技术分析毫无意义,而聪明的投资者对技术分析的否定,其逻辑之缜密,远超我自己可以达到的高度。
当时,我心想,经历过一战、二战和美国大萧条的格教授,肯定是经过多少个不眠之夜,才能悟出如此犀利的智慧。
第二阶段:形成初级投资框架
在否定了技术分析、趋势投资等方法后,格教授又提供了靠谱的盈利路径。助我形成投资逻辑基石的有两句话。
第一句话是,格教授建议积极关注“不太受欢迎的大公司”;
第二句话是,“从一家公司的投资中获取的巨额财富,几乎总是由下列人来实现:他们与特定的公司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雇佣关系和亲属关系等),从而使他们讲自己大部分的资金以一种方式投入进去,并且在各种情况下都始终持有这部分投资”。
其实,第一句话的财富价值更大,当时我对这句话的重视程度不够。要知道,当时正是茅台被冷落的时间点,如果我当时真正理解了这句话,买了A股之王贵州茅台,那现在真的是至少5倍在手了。我只能说投资真的是认知的变现。
但偏偏我重视的是第二句话,这也跟我的个人经历有关。
我记得很清楚,有两家上市公司,中顺洁柔和华帝股份,这两家一直都是基本面非常好的公司,但是很多年,股价就是不涨。
两家公司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启动了股权激励计划,调动了公司管理层的积极性,不久之后,两家公司股价纷纷创出历史新高。中顺洁柔非常厉害,2015年到现在,从3块,最高到27。
两个案例,充分证明了,一旦内部人获得了股权,他们的动力是多么的强劲。
书上的道理,加上我自己观察到的实践,就形成了早期的、非常粗糙的投资框架。
之后,那些一直默默无闻的“失落的公司”,突然之间,“历史上首次搞股权激励”的公司,就成了我主要的关注对象。这两个关键要素,也相当于把格教授的两句话融合在一起了。
有了方法,人就有了希望,因此,2017年的春节前后,我发了几个充满春天气息的公号文章。
靠着这个方法,我当时挖掘出山鹰纸业、三一重工等公司。山鹰纸业帮我赚了30%,我就走了;三一重工,我也只是赚了20%左右,事后看,三一重工是个超级大牛股,2016年到现在,从5块到30。
其实,那个时候我研究过非常多首次搞股权激励的公司,有一段时间,我公众号有个栏目就是“跟着内部人买股票“。
这个阶段大致延续到2018年底,我这个阶段,最大的问题在于眉毛胡子一把抓,行业不够聚焦,对每个公司其实都只懂得皮毛,自己又疲惫。
因为,有经验的人肯定知道,A股每年搞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非常非常多,我没有做过统计,但我觉得每年100家上市公司搞股权激励是有的,毕竟A股的总盘子已经3000多家了,2020年已经4000多家了。
100家上市公司搞股权激励,每个公司又分步在各行各业,研究起来真是麻烦,费劲,不省心,而且并不是所有搞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都会上涨。
有部分上市公司甚至借着股权激励的名义,搞市值管理。所以,我早期的这个方法,是非常粗糙的。
当我对价值投资的阅读日益深入,当我得投资实践日益丰富,当我看到能力圈概念,当我看到巴菲特一辈子都追求消费垄断型企业企业的时候,我就把能力圈渐渐缩小到只关注大消费行业的股票上。
第三阶段:大消费行业里的低吸高抛
从投资逻辑上来说,这个阶段只是对上一个阶段投资逻辑的深化,即在“长时间不被人关注”+“首次搞股权激励”双加持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大消费行业”,也就是说只关注大消费行业里面、首次搞股权激励、并且股票长时间不被关注的公司。
下图是这个阶段,让我感触比较深的部分案例:
就像图中标示的红点所展示的,这个阶段的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总想着做波段。总以为做波段低吸高抛可以提高收益率,但最终总是弄巧成拙,错过属于自己的大牛股,千禾是我过往几年付出最多精力的一家公司,结果,眼睁睁的错过了今年2倍多的涨幅。做波段的危害还在于他让你每天精神不宁,好像每天都要做决策一样,这样会让你经常忘记一些重要的事情,最终就会感触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事情;长时间想着做波段,只会让你变得越来越糊涂,因为你必须耗费一部分精力去猜测股价短期,比如1个月,3个月的涨跌,要知道,股价短期的涨跌是由一帮激进的短线资金决定的,他们容易亢奋,容易消极甚至悲观,情绪极其不稳定,去猜测他们的决定,一个人你都猜不透,何况是一群人,格教授统筹他们为“市场先生”。
二是容易忽略大股东和管理层的靠谱程度。当天洋是舍得大股东时,股价一直被压制,天洋离开后,舍得很快翻倍;中国平安进入上海家化后,上海家化管理团队就开始分崩离析,骨干力量走的走,散的散,到现在都没有恢复元气。这些案例都充分说明了,优秀的管理层创造价值,平庸的管理层抑制价值。巴菲特选股的4把尺中,第3把尺,就是德才兼备的管理层,管理层靠谱,多么重要。在一些充分竞争的行业中,公司之间的差异化其实就是管理层的差异化。人始终是企业经营最最最重要的因素。
三是容易忽视行业因素,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舍得和山西汾酒选择时,其实我对白酒行业的趋势并不了解,只是单纯在两家公式之间选择,如果想做出正确的选择,应该把行业龙头茅五泸以及行业分析师的研报都读一遍才行。今年在我做了上述事情后,才意识到白酒行业当下的产业增长,其实是高端白酒对二三线白酒和部分地产酒的挤压式增长。这也让我更加认定了,投资要缩小能力圈,真正做到关注“懂得行业”。集中优秀兵力主打一处,比分散兵力都是散兵游勇好得多。
四是对小市值公司有不正当的偏好。2012年到2015年小市值公司的暴涨,给人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拐点股一旦逆行成功,带来的暴涨是迅猛的。正是这种心理,让我在选择上,心理上就偏好小市值公司。但这其实是不合逻辑的,投资不应该以大市值和小市值来选择公司,更重要的是,公司所在行业正在发生什么产业趋势,相关公司能否继续维持高增长,大市值公司有时也能维持每年15%到20%的高增长;小市值公司有时一年可以增长100%,但接下来却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命运。存量市场里,大公司对小公司的挤压,是很残酷的。
上述4点教训,如果让我剖析最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我得思维仍停留在价值投资1.0阶段,也就是格教授早年追求烟蒂股的阶段,尽管实操方法不一样,但是精神内核是相似的,就是希望在大家认为股价低估的时候买入,在股价高估时卖出,低吸高抛的情节过于浓厚;且在格局上不够大气,不懂得取舍,什么机会都想去抓住,20%的机会,50%的机会都想去试试,这样会让自己持股过多,精力不集中,从而错失大机会。
也就在这个阶段,我反复阅读《怎样选择成长股》,我看到费雪直到八九十岁的时候,还在说“寻找能够持有30年的股票”,看到他书中言必称“10倍股”的话,才第一次受到震撼,并且开始接受他的理念。
如果你以追求10倍股为己任,那么你做出的选择必然是万里挑一的,并且是超级谨慎的。这样选出来的机会必然不会太多,精力就会非常集中,精神也不会那么疲惫,也能真正实现快乐投资快乐生活。
此刻,你再听听巴菲特说给学生听的那些话,感触就会完全不同:
一辈子给你20个打孔位的卡片,打的孔位越少的人,越富有。
当你真正意识到“少就是好”的时候,投资的思维模式就渐渐进入到价值投资2.0时代。
第四阶段:坚持“两好三有” 追求10倍股
格雷厄姆将巴菲特带入到价值投资的殿堂,费雪让巴菲特由价值投资1.0时代升级到2.0时代。所以,巴菲特说自己是85%的格雷厄姆,加上15%的费雪。
2.0时代非常重视能力圈概念,非常重视选择确定性的行业,选择垄断性的公司,大家的思维模式都是希望长期持有公司,做公司的股东,因此,对管理层的要求也非常高,当然,买入的时候股价也要足够便宜。
2.0时代应该追求什么样的公司,巴菲特自己给出了4个标准:
一是我们懂的生意;二是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三是德才兼备的管理层;四是吸引人的价格。
他在某些场合也高度概括为,right business,right people,right price。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中,也说过:他一生追求消费垄断性公司。
巴大师的说法越来越精练,很多初学的投资者,读起来也会越来越迷糊,想要理解老巴的话,有时需要很多年。
红林个人在实践中、在错失不菲收益的背景下,总结出了一套标准,用来指导买入公司。我认为是非常具有实操性的。现在分享给大家。见下图:
“两好三有”,在我来看分为静态关注和动态跟踪。
首先,静态上关注“两好”的公司。
静态关注的核心目标在于,你要把优秀的公司和平庸的公司区分开来,找到真正你有能力预测、且未来能够可持续增长的公司。
要达到这个目标,每个人都得有自知之明,得明白自己其实很渺小,能搞懂的公司其实是非常有限的,务必明白自己能力圈,以及能力圈的边界,没有边界的能力圈不是真的能力圈。
每个人应该选择自己熟悉和能够看得懂的行业作为自己的能力圈,在看得懂的行业里面,选择有护城河和定价权的公司。红林之前主要关注食品饮料、中医药等行业,也研究过化妆品和证券行业,未来也大概率以这4个行业为基础,深挖四个行业里面的机会。
平日里多关注行业动态,多阅读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多仔细思考相关公司的商业模式,多看相关公司的董事长访谈。段永平说过,看懂一个公司的难度,不亚于读一个本科学历。
王菲那首歌是这么唱的:经过的路都是必须,磨难尽收获。当你深挖一口井的时候,你真的会挖出水来,一旦出水,便是源源不断,你会充分感受到“做时间的朋友”这句话的含义和意义。
其次,按照“三有”的标准对公司进行动态跟踪。公司股价每天都在变化,股市一旦暴跌,那些垄断性的公司如贵州茅台、片仔癀就会有机会,买入公司的时候,股价一定要低,估值一定要低,只有估值足够低,才能享受“戴维斯双击”;同时,尤其要关注“有管理”的机会,那些横盘多年或者下跌多年的垄断性公司,一旦管理层被授予了股权,或者有了激励,股价就如同被扔了火苗的柴火,火势那个旺,青岛啤酒、山西汾酒、新宝股份都是这样的案例,有心人可以去做个复盘。当然,无论是有价格,还是有管理,你都要想明白公司未来增长的逻辑。
“两好三有”可以帮助选择到低估的、最优秀的公司,5倍股,10倍股在向我招手。但红林必须提醒大家的是,10倍股可遇不可求,但依然是我的目标。“取乎其上,得乎其中”。
当我的投资逻辑和框架升级到“两好三有”这个阶段时,我似乎感觉与巴菲特、费雪等人的大逻辑有些接近了,也渐渐理解了巴菲特为何可以持公司那么多年不卖。
逻辑和认知到了,但是做到,达到真正的知行合一,要走的路还很长。好在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
-------------------
“两好三有”树立了一套股票日常关注和买入的规则。就整个股票的操作全流程来说,红林的赠言是:
以低估的价格,买入曾经证明过自己的、优秀的上市公司;耐心持有,不买不卖,不做波段,学会熬;等公司高估时,或者发现更好的投资机会时,卖出。
--------------------
是不是有启发意义?
多多转发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