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知新|新慢慢挖封神(十七)姜皇后竟然是白种人,你相信吗?

《封神演义》里,梅伯一死,姜皇后就出了事。这有点意思。因为在历史上,姜皇后的原型叫“鬼侯女”,梅伯就是她和帝辛的婚介人。而后来梅伯的死也与这个有关。

?xml:namespace>

“鬼侯女”,这个名字让人背脊冒汗。其实这是个误会。因为这位不幸女性的名字在历史上早已经失落。人们不得不以她的父亲的身分:鬼侯来称呼她。而“鬼侯”其实也没那么阴气森森。因为在上古神鬼不分家。甚至可以说,神就是鬼,鬼就是神。“鬼侯”也就是“神侯”,准确来说,就是“鬼方侯”的简称。所谓“鬼方”,其实是指的商代时一个崇尚神的国度。

而这个神国的真实地望,也就是地理位置足以让人惊爆眼镜。它并不在商朝的东面,而是在其西北面。而且极有可能是后来秦汉中原王朝的大敌:匈奴的祖先。

商朝和鬼方都是当时的地区性强国,曾多次爆发战争。可能后来正是通过这次联姻,让鬼方和商朝联合实现了双赢的局面。鬼侯进入商朝的政治体系,成为了地位最高的“三公”之一,同噩侯、周侯发同殿称臣。在这中间,梅伯居功甚伟,也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鬼侯只是个职位名称,他的本名到底叫什么呢?姜恒楚?可能性不大。因为之前说过,姓名连用是后代的传统,不是商周的。而且姜恒楚这个名字,不见于我到现在找到的任何史料。倒是姜恒楚之子“姜文焕”这个名字见于《灿烂的殷商文化》一书,将其做为东夷之君。但这本书本身就不够严谨。

要说到东夷,它位于商朝的东面,起源极早,这是个英雄倍出的民族,据说炎帝、蚩尤、羿、舜帝还有本来大禹的助手兼最初定的继承人伯益都是东夷族的,由多个大的部族构成,故又叫九黎或九夷。作为是黄河下游文明的主要代表。

《封神演义》中提到的东伯侯:

镇于东鲁,雄兵百万,麾下大将千员;长子姜文焕又勇贯三军,力敌万夫,

当非虚妄。

东夷有过灿烂的文化与历史,他们的图腾——凤,现在已经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与夏族的龙图腾互为辉映!甚至他们就被认为是“华夏”中的“华”。
凤凰其实只是东夷的鸟崇拜其中之一。传说上古天帝之一的少昊,就在东方建立了一个属于鸟的王国,在那里,由鸟治理着国家,这很可能就是东夷族的起源神话,所谓由鸟治理国家,其实也就指的是九夷族内部每个族群都有不同的鸟类崇拜。
大家应该还记得之前介绍的“玄鸟生商”的传说。这玄鸟,其实就是燕子。这说明商朝也是以鸟为崇拜物。这里面就隐含透露出商王朝的真实来源其实也就是九夷族的一支。 

从渊源上来说,商族本应该和东夷亲近。但正象源出中国的日本、越南反脸成了白眼狼一般。商族后来却与东夷成为了死敌,两者反复征伐交兵。可是其中的是否恩怨早就成了一笔糊涂帐了。

东夷和鬼方,位置一东一西,相隔万里,那么它们本来应该没有什么关系。《封神演义》的“东伯侯姜桓楚”纯属剧情需要的虚构?

其实也未必。第一,鬼方这个族群似乎的确和炎帝姜姓有些联系。第二,人类的迁徙能力相当地强。

唐僧玄奘去西天取经,在路上的时间耗费了三年多,其间还经历各种险阻,也从长安走到了印度。而上古游牧民族,骑着马儿赶着牛,老婆娃儿装车上。那时没有国境线,天地到处都是他们的家园。速度慢一点不要紧,因为他们有一生的时间可以用来行走。一百年,两百年。父亲死在路上还有儿子,儿子死在路上还有孙子。除非汪洋阻隔,世界的哪个角落他们不能到达?

现代物种的分布就是很好的例子。

比如小麦,考古证明,其原产于中东地区,但在商周之交,已经在中国大片地区种值了。它的本字为“来”,意思说这是一种外来物种。很有可能就是迁徙的人带来的

更为神奇的是,在殷墟中曾发现产生今马来西亚的龟壳。西周时代的贵族墓中竟出土过形如黑人或鸭嘴兽那样的玉雕。一切都证明,古人也不是我们想象那么封闭。

在古代,当一个族群开始强大后,为了争夺更好的资源,势无可挡的要走上分脉迁徙的道路。位于山东一带的东夷就分化出位于淮河一带的淮夷。淮夷也是很强大的军事集团,但他们的辉煌主要在西周时代。

在先秦时代,分隔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万里长城尚未建立。文明只存在一个个小城堡之中。出城不远就是茂密的森林、草原。大片大片都是未曾开垦的荒地。人们迁徙极为容易。特别适合与马匹共生的游牧民族。他们的行为几乎不会受到任何阻碍。

《春秋公羊传》评价这种情况有句很经典的话:南夷北狄交。中国不绝如线。在这情况下,东夷人要迁徙到西北并不难。

更关键的是,鬼方与东夷之间,至少现在已经证明了,他们之间是有血缘关系的。他们都有雅利安人的血统。

要说对世界史影响最大的人类迁徙。当居首位的是雅利安人的迁徙。

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在亚欧大陆腹地东部的外高加索地区,居住着一个叫“雅利安”的古老民族。这个民族的人们身形高大,皮肤白晰,长着金色或黑色的头发,高鼻深目。是的,他们就是现在白种人的祖先。

雅利安人以游牧为生。为了追寻更好的水草,他们的部众从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就不断向外迁徙。

他们外迁的路线大概可以分成三支:西、南、东。至于北方,再走就进北极圈了,生活太艰苦,就不考虑。

向西的一支,越过小亚细亚半岛,进入巴尔干半岛,他们分成了两支,一支在中东居住下来,他们就是现在阿拉伯人的祖先,另一支进入了希腊,来到了欧洲,他们就是欧洲人的祖先。

正因为迁徙的时候带去了属于自己的神灵,虽然后来分化了,但欧洲人的上帝耶和华和中东人的真主其实是同一个神明,他们自己并不讳言这一点。

向南的一支进入了伊朗高原。在那里留下了一些人后又进入了印度河流域,把当地的土著打得落花流水,建立了自己的王国。这些走了的人就是印度人的祖先,留下的人就是伊朗人的祖先。

联系同样表现在宗教上。古伊朗的国教琐罗亚斯德教(简称:拜火教)的主神阿胡拉,在印度教中就成了天神的唯一对手阿修罗。而佛教的过去佛燃灯,也与阿胡拉的形象有重合之处。

这两支迁徙大军都所向披靡,赶走了很多原往民,但奇怪的是,向东方的那支迁徙大军的行踪成为了一个悬案。似乎在历史上消失了。

但他们肯定存在,日本有个叫阿伊努的白种人少数民族,就被认为是东迁雅利安人的后代。

然而要到达日本,就必须经过中国的土地,那么这些白种人怎么就消失了呢?难道他们都去了日本,一个也没留下?

秘密在二十世纪被一步步的解开了。在殷墟出土了有鲜明的雅利安族的特征的头骨。山东考古也发现了白种人的墓葬。央视也作过特别报道,认为现在山东人所以有着高大的体格,就是因为融合了雅利安人的基因。

同样,在匈奴人的基因和记载中,也彰显了与雅利安人融合的存在。很多匈奴人有着高大的身材,甚至还长着金发碧眼。

一切的一切都证明东支雅利安人已经被中华民族所融合,就象倒入水的牛奶一般,血统不断被融化稀释,最后了无踪影。这也从另一方面证实了中华民族的祖先:华夏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就连远道而来的异族也能融入,而不是象其他地方一样最后演化成对土著人的征服。

当然,就现有的资料来看,要明确厘清东夷、鬼方、雅利安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还有待时日,但在这之前请不要因为有些东西是小说记载的就为否定而否定。也许,在这些“错误”之中,隐藏着历史的秘密。

现在还是说说这位“姜皇后”,其实应该是“鬼侯女”。她的身份其实不是皇后或王后。事实上,在商代是否有“王后”这一身份,尚待考证。因为现在有比较明确记载的后宫等级制度是在周代,而且影响了后来各代的后宫建设。而在《封神演义》中的描述明显是属于后世的。皇后或王后是六宫之主,她才是帝王的合法妻子。其他的妃嫔其实都只不过是终生制员工,或者可以说是女佣。当姜王后坐着的时候,等级为“美人”的妲已就只能站着(并不是没有椅子)。当然,这引起了妲已的嫉恨。所以才使了毒计。

但商朝的后宫女性也是有一定政治地位的。她们中甚至出现了位军事家妇好。但真要说她有名是谈不上的。其实只是殷墟考古的一次意外发现。妇好的墓不大,只是出土了军事用品和一些记载着她生平战绩的甲骨让学者们激动。正好让她乘上了宣扬男女平等的东风。然后四十年来好事者对她不断的美化,已经把这位早就在正史上失落的女性捧成了商代第一战神了。但其实历史上没有留下来与妇好有关的任何文字。只记载有她丈夫武丁的赫赫武功。

而妇好的真实地位,可能也只是个受宠的妃子。武丁的正室很可能是生下下一任商王祖庚的妇姘。祭祀她的“后母戊鼎(原名:司母戊鼎)”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重的青铜礼器。

“一代战神”其实很年轻就去世了,死因可能是难产。也许,如果她能够生下一个聪明健康的王子的话,“后母戊鼎”将会归她所有。

这充分说明了,那个时代的大部分女人的命运还是掌握在男人手中,因男人的好恶而影响一生。

鬼侯女应该也是个千里挑一的美人,也许由于血缘的关系,长着高个子,白皮肤吧?凹凸有致的身材和层次分明的五官,甚至还有可能是金发呢。所以当帝辛刚得到她的时候真的是百般宠爱。这据说甚至引起了妲已的嫉妒。可能是因为对方将会是自己成为皇后的绊脚石吧。

而且鬼侯女的性格比较正直。史书上说她“不喜淫”,也就是不喜欢帝辛放纵欲望的那套生活方式。这真的是位端庄娴淑的好老婆人选,于我们凡人可谓打着灯笼也找不着,如果换了其他帝王可能还是会对她比较尊重的,至少会相安无事。但她不幸遇上了千古第一暴君。因此,注定了悲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