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斤重的非洲大蜗牛, 已“潜伏”我国, 某地损失惨重“谈之色变”

1、非洲大蜗牛的两极分化。非洲大蜗牛原产自非洲东部,其中坦桑尼亚的奔巴岛、桑给巴艾弗森是最主要的产区。如今除去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少数几个严防死守的国家外,美洲、亚洲、太平洋、印度洋等多个地区,已被非洲大蜗牛攻克,个别地区饱受侵害,每年损失达千万美元。

点击加载图片

非洲大蜗牛,顾名思义是一种生活在非洲体积硕大的蜗牛。成年的非洲大蜗牛体长7-8厘米,体重20-30克;外壳略厚、有光泽,壳面多是黄或黄底色;蜗肉为灰棕色、有韧性。相比其他品种的蜗牛,体型大是它最显著的特点。1978年诞生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蜗牛,壳长27.3厘米,完全展开时鼻子到尾巴的长度更是达到了39.3厘米,且顺利通过世界吉尼斯纪录,至今还未打破,而这正是非洲大蜗牛。

点击加载图片

开篇提到非洲大蜗牛已布满多个国家,并且深受其害。非洲大蜗牛属于典型的杂食性生物,偏好绿色植物,像蔬菜、花卉、水果、林木、枝叶都是它的摄食对象,饥饿状态下甚至蚕食同伴,能啃食、消耗掉水泥、碎砖屑。生物学家统计,世界上至少有500种绿色植物、农作物受到过非洲大蜗牛的侵害。

1969年美国佛罗里达州评估,每年因非洲大蜗牛的肆意破坏,至少损失1100万美元;1947年印度爆发了非洲大蜗牛式的“虫灾”,奥里萨邦的大量稻田、蔬菜被损,其中花园里的花卉、木薯、面包果等几近绝产,一些农户瞬时倾家荡产。

点击加载图片

然而,非洲大蜗牛的原产地却是另一番景象,甚至可以用“爱不释手”形容。资料显示,单单是非洲的加纳,每年随便就能吃掉1500万公斤的非洲大蜗牛,并且遇到干旱、灾荒的年份,非洲大蜗牛扮演“赈灾粮”的角色,捕获量至少增加20%。

非洲物质匮乏,缺少油盐酱醋等作料,所以加工非洲大蜗牛并没有烹饪技巧可言,把大蜗牛的外壳敲碎,取出肥肉直接烧烤即可。非洲大蜗牛长时间栖息在野外环境,附着了大量细菌、病毒,简单地清洗、烧烤并不会将它们驱除,以至于食用后常感染结核病、脑膜炎,但为了果腹活命也只能这样。

点击加载图片

2、非洲大蜗牛入侵我国。

非洲大蜗牛进入我国,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1930年非洲大蜗牛率先在福建的厦门大学发现。到底如何流入我国,已无从考证,鉴于当时的运输条件,极有可能是通过轮船运输货物时携带而来。非洲大蜗牛栖息在气温较高的非洲已有数万年,所以对气温的要求极高,15-38℃是它的最适宜气温,意味着气温一旦大幅度降低,大蜗牛的活性、状态均受到抑制,甚至引起死亡,这就决定了非洲大蜗牛主要的栖息范围。

从1935年起,非洲大蜗牛开始向广西、南部、广东、海南岛、雷州半岛等气温略高且稳定的地区扩张。等到了1979年,云南河口等地,也陆续发现了非洲大蜗牛的活动痕迹,至此南方的几个省份几乎是“全军覆没”,再难找到一片全无非洲大蜗牛的净土。另外,个别大蜗牛这时还北上湖南、江西。

点击加载图片

非洲之所以能够在包括中国在内的过个国家攻城略地,源于它强大繁殖力和竞争力。非洲大蜗牛类似黄鳝,属于雌性同体;幼小阶段时,非洲大蜗牛的器官发育尚不成熟,无法承担繁殖的任务,所以一般只产生精子;等到成年后,非洲大蜗牛捕食能力提升,足够应对能量的损耗,这时则会产生卵子。

一般情况下,非洲大蜗牛一年产卵5-6次,每次产卵150-200枚。一只非洲大蜗牛每年最高可产下1200枚左右的幼卵。需要注意的是,非洲大蜗牛属于外来生物,入侵后还未进化出吞食它们幼卵的天敌,决定了大部分的幼卵都能发育成非洲大蜗牛。据统计,仅需要15天左右的时间,幼卵就能发育成非洲大蜗牛,孵化成立率最高可达到95%,相比其他蜗牛而言,无异于一个恐怖的数字。

点击加载图片

另一个令人担心的是,非洲大蜗牛对本地物种的威胁。前文提到,非洲大蜗牛属杂食性,且不怎么挑食,除去瓜果蔬菜外,还能接受藻类、真菌等,每日的进食量能到达体重的十分之一,虽然绝对量不高,但是本地土著蜗牛的数倍。侵入厦门、漳州、福州的非洲大蜗牛,致使辛苦培育的园林植物损失掉20%。最严重的还是云南麻栗坡、河口等地种植的十字花科蔬菜,因为大量非洲大蜗牛的干扰,由最初的大幅减产,直至现在彻底无法种植,不得不更换红薯、芋头等以根茎为果实的蔬菜。

再者非洲大蜗牛与本地土著蜗牛存在食物上的重叠,但本地蜗牛体积小,在食物争夺中只能甘拜下风。目前已经发现数个本地蜗牛存在数量大幅萎缩的情况,甚至个别处于灭绝的边缘。这对于云南蜗牛物种的多样性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点击加载图片

3、如何消灭非洲大蜗牛。对于中国人而言,对付外来物种最佳的方法,似乎只有“吃”能排在首位:小龙虾就是经典代表,还不得不扩大范围养殖。当时台湾引入大蜗牛的初衷,也是食用,过程中却是意外频发。1985年,一台湾家庭因蒸煮的大蜗牛欠火候,竟导致4人死亡,5人重伤。1999年附着在大蜗牛身上的圆线虫,引发了食客脑炎膜,6人全部感染。

原来非洲大蜗牛和福寿螺相似,是极佳的中间宿主,像西伯利亚原线虫、曼氏血吸虫、广州管圆线虫都喜欢寄宿在大蜗牛身上。研究进一步表明,至少接近90%的大蜗牛携带了假单胞菌,五分之一的大蜗牛含有有肠杆菌,三分之一的大蜗牛被费氏枸橼酸杆菌侵占,所以吃大蜗牛风险系数暴增。更要命的是,到处飞舞的苍蝇,也常和大蜗牛混聚在一起,有些细菌通过苍蝇传递给了其他生物。

点击加载图片

彻底消灭大蜗牛的方法,估计一时半会不会出现,因为彻底消除必然会用到化学试剂、制品,而这属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一些原始的土办法似乎更恰当。比如灌溉时不再大水漫灌,而采用喷灌、滴灌的方式。再者使用水泥、草木灰及类似白石灰的东西,把农田和大蜗牛隔离,保证农作物继续生长的同时,也减少了大蜗牛的食物来源。

原创:老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