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学校教育形成“倒班”互补是校外教陪服务最好的出路
育邻梦
网友提问:你们建议取消校外辅导班吗?
回复:与学校教育形成“倒班”互补是校外教陪服务最好的出路,在教陪服务形式、陪伴时间、教授内容上弥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间隙是校外教陪服务最好的抉择。因为,人类社会文明越发达,留待孩子们“学以备用”的智慧知识越多;人类社会分工协作体制越精细,家庭生育对集中教陪服务需求愈盛。所以,校外教陪服务不但不应该被取消、反而应该被系统性优化完善,使其能够更好的为家庭生育服务。
倒班,现代社会中职业化生产劳动过程中,某些分工形式需要保证长时间提供不间断服务12小时以上至24小时。因此,某些工作通常采取AB两班制、甚至ABCD四班制。
生命,被赋予了繁殖能力+生长周期+小部分损伤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质组合形态,每种自然生命都必须从外界摄取养料才能实现自我生命延续、成长。人类,自然生命体系中最具智慧、降生时最初级【孩子降生之时不能自己寻找食物、不具备任何安全防护能力、无法控制自己的身躯】的高等级哺乳动物。自然生命体系中唯有人类进化出了抽象社会文明,唯有人类在漫长辅助孩子学习成长过程中创造出了系统性的教陪服务。
1岁左右试探性的练习直立行走+使用信息交换工具【语言】、三岁左右开始自主进食+排泄、15岁之后【根据各国司法界定的不同,全世界法定成人年龄从15岁到21岁不等,我国规定18岁以上、体力+智力发育正常的的人为完全民事行为成年人】基本实现完全生活自理......见识-模仿-实践是人类个体获得基本生存能力的基本方略。因此,人类孩子的综合可塑性极强,农民的孩子学会了种地、牧民的孩子学会了放牧、工人家的孩子从小就知道了如何适应坐班、商人家的子女从小就知道通过转手赚差价等等。
童年需要多样化的成长体验
学校,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对孩子们进行成长辅助的集中场所。自夏商,我国便有了“庠、序”(即学校)。孟子曰:“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学校一出现,便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为己任,从而出现为培养人才所采取的因材施教等教育之法,历史赋予学校较高的地位。二千多年前齐国的稷下学宫引发了百家争鸣、孔子在大成殿的甬道开设杏坛以六艺而教众贤、宋朝的六大书院所承担着选俊功能、辛亥革命以后“学堂”一律改称“学校”并沿用至今。
统一教学内容大纲、统一施教规范、统一教育作息、大班制授课......学校教育是现代人类社会辅助孩子们学习成长效率最高的方式,也是最常见的形式。但是,终因学校教育节奏太统一、假期过多、缺乏“因材施教”的灵活性,催生了需求庞大的课外教陪市场。因为,现代职业家庭家长极少能够有时间、有精力专注陪伴孩子学习成长。
课堂之外无人陪护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课外的孩子们无人看护拉低家庭生育积极性、严格细分+定时的课外教陪模式极少有家庭能够长期享有......城镇化这颗强效“避孕药”终于还是给我国人口生育制造了不小的麻烦。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每个家庭户平均人口数已降至2.62人、全国人口总和生育率已跌至1.3,确保人口生育平稳回升已成“十四五”期间最大的民生工程。
《关于加强和改进住宅物业管理工作的通知(建房规〔2020〕10号)》、《“十四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实施方案》、《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关于编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建议的通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从未像2021年这般关注孩子们的课后成长陪伴问题、从未像2021年这般关注家庭生育的“后顾之忧”、从未像2021年这般密集出台关于缓解家庭生育“后顾之忧”的政策法规。
家庭、学校、社会是辅助现代孩子长大成年的“三驾马车”,并且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存在的根本就是辅助家庭完成对孩子学习成长的集中教陪。因此,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本职能就是替国家&民族培养人才、为家庭生育纾困、赋予孩子们适应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所以,与学校教育形成“倒班”互补是校外教陪服务最好的出路,在教陪服务形式、陪伴时间、教授内容上弥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间隙是校外教陪服务最好的抉择。
育邻人的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一套以邻里互助方式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