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评教”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建构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是引领课堂教学改革的指挥棒和风向标。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研发或制定,与课堂教学的基本形态和价值取向有着直接的关系。传统课堂教学以知识的掌握为价值追求目标,这种价值取向与教师讲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形态是分不开的。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行,现代的课堂教学形态已经由教师讲授为中心向学生学习为中心转变。课堂教学评价所特有的诊断、导向、激励的功能可以促成教师的关联性体验,帮助教师尽快摆脱传统教学的“惯性”,把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落到实处。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制定以学习中心为价值取向的以学评教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对学习中心课堂的建构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以学评教的内涵

以学评教最早来源于20世纪20年代哈佛大学,是学校组织学生对教师教学做出评价,即现在流行于各大高校的“评教”活动。但以学评教的本质不是“学生评价教师”,而是“学生评价教学”,是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状态来评价教师教学的成效。以学评教不是以评定教师教学质量好坏为目的,而是通过评教,教师系统地听取学生的意见,目的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其核心是由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促进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学”所起到的作用。其内涵包括了强调学生学习需求、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突出学生学习成效。
1

强调学生学习需求

以学评教将评价的重心转移到了学生身上,课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课堂更加高效就必须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学生课堂教学中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不仅仅局限于知识方面,还有情感、交流、体验、兴趣等。以学评教通过评价的方式将学生的需求由隐性显性化,让教师可以通过感知学生的诉求进一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师集中注意力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状态,让学生获得持续学习的意愿和感受生活的能力,引导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积极的生活者。
2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由于不同的学生在知识、能力、意志、性格、情感等多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倾向,只有足够重视并尊重这些差异,才能够促成全体学生的发展。现有的班级授课制在发展学生的个性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教师必须在照顾好共性的前提下发展个性。以学评教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基本顾及到了每个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以学评教注重个体差异蕴含了人文关怀,体现了人文思想。
3

突出学生学习成效

学生在评价教学时不会单纯考虑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如果学生在课堂教学不愿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那么即使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得再认真、再辛苦也是无效的。以学评教本质上将学生的进步程度纳入了教学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包括多个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做到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的统一,促进其知识与能力、情意与态度、学习方法与策略、社会意识与能力和个性化等多方面的发展。

二、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建构依据

首先,有效教学的理论为以学评教的价值取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人们就关注教学的有效性,此时是以探讨好教师的教学特征和品质为切入点的,其理论基础是有优秀品质和某些特征的教师,其教学必定是有效的。很快这种观点受到了质疑和否定。其后,学者开始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认为教师行为是决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决定因素。20世纪70年代,有效教学从关注教师的教转移到关注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学行为的评价由学生的学习行为来测量。这是由于教师的教学行为只有有效地被学生感知、接受、配合,从而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行为,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
其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也体现出以学习为中心的追求。如卢仲衡的“中学数学自学辅导教学模式”、邱学华的“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魏书生的“语文课堂结构改革实验”、黎世法的“异步教学模式”、上海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等等,都体现了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理念。到20世纪80年代,以洋思中学和杜郎口中学为代表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教与学的关系、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活动方式,并创造了“以学为本(少教多学)”“以学论教”“先学后教”等新的教学策略和教学理念。这些中小学的经验对高校也有借鉴作用。
第三,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的教学过程,成为“以学评教”的主要依据。当代教学追求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过程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价值取向,凸显了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在全面发展的教学取向下,仅凭书本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如何实现身心素质的发展呢?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借鉴苏联维列鲁学派以及皮亚杰、杜威等人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形成了“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的机制在于学生自身的能动活动,或者说,学生主要是通过自身能动活动实现自身素质发展的”的理念。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的教学过程,更加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的激发、调动、组织和促进。也就是说,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将学生能动的学习活动作为教学的本体和目的,教师只是实现学生能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和促进学生有效完成学习过程的帮助者和引导者。

三、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1

设计思路

指标体系设计的前提假设是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学习的效果之间存在必然的对应相关性。即好的学习行为对应良好的学习效果,因而也就具有有效性。这样学生的学习行为状态就决定了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效果,教师的教导行为只有通过作用于学生的学习行为才能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效果。所以以学评教的指标就定义在学生的学习行为上。研究表明,能够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教学行为有如下特征(表1)。
有效教学行为的针对性、能动性、多样性、选择性这四个特征是辩证统一的,构成了一个统一整体。针对性是学习行为的基础,是内在反应,针对性通过能动性、多样性和选择性表现出来。因而当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教学条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一致时,学生的学习行为自然会具有能动性、多样性和选择性。
找到了有效学习行为的特征,就等于找到了以学评教的本质要素。教学的有效性是任何一种教学评价方式追求的目标,要设计出合理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只需要将这些有效学习行为的特征具体化,让具体化的指标能够全面可观测,同时也要将学习行为和学科的具体特征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学科教学的本质。
2

具体内容

根据表1中对有效教学行为的界定,结合数学学习的特点,设计了“以学评教”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从有效学习行为的四个特征出发,设计了11项评价指标,再结合数学学习的特点,将这11项指标体系细化为29个观测点,具体见表2。

以学评教是通过观测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学的,这种评价不仅仅是评判教师的教学行为,同时也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是进一步促进教学不断完善的评价。学生应该通过评教反思自己的学习,教师通过学生的评教,反思自己教学,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但是评价仅仅停留到指标体系上是不够的,学生和教师对表2中指标体系的认识可能各有差异,因此在教学评价中,应该做到认知一致,这样就需要教师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有效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评价。也可以让学生对评价体系的指标进行讨论,形成自己的理解,这样才可以将指标体系转化为评价状态的评价表。

四、以学评教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

以学评教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合理、科学、全面地评价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核心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教学由重视教师的“教”向重视学生的“学”转变 

在以学评教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影响下,教师不再一味地关注课堂教学环节的完整性、教学内容的全面性、教学进步的时效性,而是把关注的焦点很自然地转移到了学生的学习状态上,这种转移是内部驱动的结果,是自发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克服课堂教学中学生遇到的困难,学生的意志、与他人交流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以学评教的教学理念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情感的体验程度、学生的整体参与度等,来重新反思和审视教学的合理性、有效性和科学性。正是由于站在了学生的角度,才促使教师的教学行为不断地变化,与时俱进,才使得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关注学生教学成效的输出、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对课堂的满意度,以此来调整教学。以学评教,使得教师更加关注学情,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完善教学素材,调整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以求达到教学成效的最大化。教师只有懂得如何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互信、尊重、理解、彼此接纳、和谐的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学生是否喜欢教师所教的内容,是否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
2

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

以学评教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有了这一指标体系,首先教师可以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审视,达到自我反馈、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目的。通过评价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实到了具体操作上,使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由理想转变成为现实。其次学生对教学的评价激励了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同时促使教学效果欠佳的改进教学,通过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教师还能及时了解自己在教学中己有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倾听学生的需要和要求。所以,在以学评教过程中,不仅仅是关注学生如何来评定教师的教学,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观察、反思、推敲、调整、优化等过程,探索出一种最为理想的师生合作互动的教学模式,从而挖掘出师生双方最大的潜能。
3

达到了学生全体进步、全面发展的目的

“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是每一个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永恒的话题。要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差异性,做到不同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尤其在大班教学中很难做到。而以学评教发挥了学生学的能动性,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够体现出自己的价值。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总是处于被提问、被考试、被评价的地位,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批判精神。以学评教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与教师交流的平台,学生以平等的地位与教师交流,主动地参与课堂,师生的关系更加融洽,营造了民主和谐、体验成功、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从而照顾到了学生的差异,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4

起到了教学有效管理和质量监控的作用

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评判课堂教学的好与坏,更深层次的意义是为了改进、反馈、调控。改进教学是评价工作努力的方向,评价要致力于对学习过程的促进和形成。通过以学评教,教师可以进行自我反馈,学校也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教师的教学状态。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各教研组的比较分析,推动教师之间合理竞争,不断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同时,我们应该辩证地看“以学评教”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评价体系,规范评教过程,合理运用评教结果,促进学生成长发展。
谢谢阅读,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和关注。
(0)

相关推荐

  • 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验

    课堂教学评价,是以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现代课堂教学观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评价主体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课堂教学的各个要素及其发展变化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可以为被评价者设计教学 ...

  • 美国丹佛市教师有效教学评价模式探析及启示

     原载<教育测量与评价>2020年第4期 作者介绍 王  瑞/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管理系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顾鑫城/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管理系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

  • 教学质量究竟如何?这所高校首创实时监测大数据平台

    "双一流"建设中,人才培养是关键一环,而课堂教学质量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石.为了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改进教育教学和教学管理,西安交通大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手段, ...

  • 以学评教,高效课堂的评价机制

    何谓"以学评教"? 简单地说,就是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学"包括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学习状态.既然 ...

  • 读书研修、四学课程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读书研修.四学课程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缪建平名师工作坊举行第7次研修活动 石榴花开艳似火,绿木茵茵初入夏.2021年5月20日下午,缪建平名师工作坊暨四校共同体小学数学专题研讨活动在跨塘实验小学如期举 ...

  • 高效课堂的“以学评教”系统

    高效课堂的评价机制可以概括为"以学评教"系统,即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以学评教"的主体是学生,内容则是通过与 ...

  •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

    第 1 页 / 共 4 页 第 2 页 / 共 4 页 第 3 页 / 共 4 页 题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用好类比法启发式教学,方法?怎么想到应该用这样的方法求解?‛笔者明白,他们欠缺的是知识的积累, ...

  • 自主探索----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亮点

    许福年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 ...

  • 教学技能 | 教师应如何做学情分析,让课堂教学更富成效?

    历史园地 中学历史教学第一公号 23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本文共3793字,仔细阅读需10分钟 本文授权转载自研修苑(ID:yxy_444) 一.什么是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是伴随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产生的, ...

  • 前进小学召开“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讨会

    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3月2日,前进小学召开了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讨会,副校长陈霁精心策划,带领教务主任和全体班主任参加了近两个小时的学习. 会上,陈校长就& ...

  • 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操作流程

    一.围绕目标,自主设疑 1.设置问题情景,导入新课.设情激趣,使学生开始上课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板书课题.疑题 3.出示教学目标,激励学生围绕目标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梳理问题 ...

  • “主动参与”模式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

    在小学教育阶段,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思维性以及抽象性较强的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更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只是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重视的现象依旧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其学习的主体能动性 ...